-
泽畔吟序 编辑
唐代李白散文作品
作品名称:泽畔吟序
作者:李白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全唐文》
文学体裁:散文
泽畔吟序
《泽畔吟》者,逐臣崔公之所作也。公代业文宗,早茂才秀。起家校书蓬山,再尉关原作开,误辅,中佐于宪车,因贬湘阴。从宦二十有八载,而官未登于郎署,何遇时而不偶耶?所谓大名难居,硕果不食。流离乎沅、湘,摧颓于草莽。同时得罪者数十人,或才长命夭,覆巢荡室。崔公忠愤义烈,形于清辞。恸器泽畔,哀形翰墨。犹《风》、《雅》之什,闻之者无罪,睹之者作镜。书所感遇,总二十章,名之曰《泽畔吟》。惧奸臣之猜,常韬之于竹简;酷吏将至,则藏之于名山。前后数四,蠹伤卷轴。观其逸气顿挫,英风激扬,横波遗流,腾薄万古。至于微而彰,婉而丽,悲不自我,兴成他人,岂不云怨者之流乎?余览之怆然,掩卷挥涕,为之序云。
李白的这篇《泽畔吟序》表现了作者对友人崔成甫的不幸遭遇寄予的深厚的同情。文章写崔成甫因韦坚冤狱的牵连,远谪湘阴,忧伤愤懑,写成《泽畔吟》诗稿,李白为之作序,序中深刻地揭露了贪官污吏的残暴。比如说崔成辅因恐奸臣发现这些抒发对朝廷表示不满的诗稿,会加重对他的迫害,乃“常韬之竹简,酷吏将至,则藏之于名山,前后数四,蠹伤卷轴。”短短几句话,对当时权奸当道,酷吏横行,政治黑暗的批判,鞭辟入里。文章言简意深,发人深思,是与作者自己政治上的挫折分不开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