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部郎中 编辑
礼部郎中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礼部属官,唐朝时开始设置,清末废除。
中文名:礼部郎中
性质:古代官名
朝代:唐朝
品级:从五品上(唐朝)
唐高祖武德三年 (620) 改仪曹郎设。额一员,因其地望清贵,又掌尚书省文翰之事,故多以有文名者居之,号为“南宫舍人”,短期内即可擢迁知制诰。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名司礼大夫,咸亨元年 (670) 复旧。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改春官郎中,中宗神龙元年 (705) 复旧。五代因之。
北宋前期为五品寄禄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始有实际职掌,作为礼部之佐贰官,参领本部事务,辽朝亦设,为南面官。道宗大安 (1085—1094) 末,刘辉曾任此职。辨名数。西夏亦置,其制不详。金朝设一员,元朝设二员,均同宋制,参领本部事务。
明、清于礼部所属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吏司设郎中,为各司长官,分别冠以各司之名号。明制,司各一员,清朝各司员额不等,四司共十一人,分别由满洲六人、蒙古一人、汉四人充任,各司均有一汉人。宣统三年 (1911),礼部改典礼院,遂废。
渤海国右六司礼部属官,位卿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