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 编辑

海南省辖地级市

儋州市儋州市

 儋州市,海南省辖地级市。地处海南岛西北部,毗邻北部湾。陆地面积3406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十分之一;海岸线300公里,约占全省六分之一,是海南省陆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市县。下辖1个街道、16个镇、319个村(居)委会。 截至2023年末,儋州市常住人口为101.56万人。

儋州古称“儋耳郡”,有2100多年建城史,是海南第一个设行政建制的地区。2015年,成立地级市。是海南文风始兴之地,拥有海南最早的州学,有伏波将军、冼夫人等诸多历史名人。儋州调声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洋浦港位于海上丝绸之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战略交汇点。自然景观有火山海岸、新英湾、蓝洋温泉、石花溶洞、白鹭天堂、松涛天湖等;历史景点有东坡书院、儋州古城、百年橡胶园、千年古盐田、歃血为盟纪念基地、渡海先锋营登陆点、伏波将军庙等。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02.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9%。 2024年5月10日,以“加强产销对接、推广订单定制、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儋州市2024年首届农产品产销对接大会在海花岛召开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儋州市

外文名:Danzhou

行政区划代码:4604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海南省

地理位置:海南岛西北部

面积:3406 km²

下辖地区:1个街道、16个镇

政府驻地:那大镇中兴大街中1号

电话区号:0898

邮政编码:571700

气候条件: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01.56 万(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蓝洋温泉、东坡书院、中国海南海花岛、叶榕海滩、石花水洞

机场:儋州加来机场

火车站:海头站、白马井站、银滩站

车牌代码:琼E、F

地区生产总值:1002.84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儋州市风光

先秦,儋州,古称“儋耳”。先秦时代为百越之地,《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秦朝,象郡之外徼,又为离耳国。一名儋耳。

汉朝,元封元年(前110年),得海上大洲,始设儋耳郡。领县二至来、九龙。始元五年(前82年),省儋耳并入珠崖郡。初元三年(前46年),并罢珠崖。永平十八年(75年),儋耳降附,以潼伊为太守。

儋州市风光

三国,吴赤乌五年(242年),讨平儋耳珠崖,以珠崖郡于徐闻。齐朝,属越州。梁朝,大同中,置崖州于废儋耳之地,即今儋州。陈朝,崖州仍梁制。

隋朝,大业三年(607年),改崖州为珠崖郡,又折崖之西南地,置临振郡。

唐朝,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郡为州,将“儋耳郡”改为“儋州”。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儋州。

儋州景观图

五代,南汉儋州仍唐制,废富罗县。

宋朝,儋州。熙宁六年(1073年),降为昌化军。端平二年(1235年),改为南宁军。

元朝,南宁军,属琼州。

明朝,儋州,洪武元年(1368年),为南宁军,仍属广西。寻废军号,复为儋州,仍领三县属广东。洪武三年(1370年),以属琼州府。洪武十九年(1386年),以感恩改属崖州。

清朝,清初琼府管州三,县十。儋州、崖州、万州。

民国,均设州为县。又称儋县,隶属琼崖道。

1950年,海南解放。至1992年,儋县建制没有改变。

儋州市风光儋州市风光

199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儋县,设立县级儋州市。

2008年7月,海南省委五届三次全会决定,儋州履行地级市权责。

2015年2月19日,经国务院(国函〔2015〕41号)批准,撤销县级儋州市,设立地级儋州市,以原县级儋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地级儋州市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3年3月,儋州市下辖16个镇、3个办事处(那大镇、白马井镇、中和镇、排浦镇、木棠镇、峨蔓镇、光村镇、海头镇、和庆镇、兰洋镇、南丰镇、雅星镇、大成镇、东成镇、王五镇、新州镇、干冲办事处、新英湾办事处、三都办事处) ,另有4个国营农场(国营八一农场、国营西联农场、国营蓝洋农场、国营西培农场)、1个开发区(洋浦经济开发区)。市政府驻那大镇中兴大街中1号。

儋州市地图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儋州市位于海南省西北部,北部湾之东畔,地理坐标为北纬19°11′—19°52′,东经108°56′—109°46′之间。东邻临高县、澄迈县,南至白沙县,东南交琼中县,西南与昌江县接壤。北部和西部濒临北部湾,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越南民主共和国隔海相望(约160海里之遥),总面积3398平方千米 ,折合为4897768市亩,其中陆地面积4663540亩,占部面积的95.22%;水域面积234227.8亩,占总面积的4.78%;总面积占全省面积9.6%。

儋州市

地形地貌

儋州市大约以北纬19°40′为界,南部属印支穹窿构造,形成波状低丘陵,主要露出中生代第二期侵入的花岗岩、寒武系陀烈群变质岩、白垩系板万群和少部第四纪海相地层。南部有铁、锡、水晶和石灰石等矿藏。北部属雷琼沉降带之南端,形成缓坡阶层。主要露出新生代晚期喷出的玄武岩和第四纪海相地层。第四纪海相沉积层有褐煤、石英砂、油页岩和重晶石等矿藏,储量丰富。地处海南岛西北部丘陵地带,地形以丘陵为主,丘陵占全市面积76%,平原台地占23.6%,山区占0.4%。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下降,东南高、西北低,南部和东南部属低丘陵区,地面标高100—200米,13座500米以上的山峰分布在这一带。北部和西北部属滨海平原台地和火熔岩台地,较平坦,高5—100米,海岸线225千米,曲折绵亘。主要海岸港口有洋浦港、干冲港、白马井港、排浦港、海头港、新英港、峨蔓港、泊潮港等。沿海海域有潮涨而没潮汐而现的磷枪石岛。

气候

儋州市处于东亚大陆季风气候的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受岛内中部隆起的五指山脉的阻隔,处于背风面,又濒临北部湾,故又有独特的小气候。全年接受太阳辐射能量每平方厘米110—130千卡。南部山区较少,每平方厘米约110千卡;西部沿海最多,每平方厘米130千卡左右。夏季太阳辐射量最多,占全年辐射量的31%;春季次之,占28%;秋季占23%;冬季最少,占18%。然而,即使是冬季,南部山区每平方厘米20千卡的太阳辐射量仍能满足热带作物生长的需要。各地年雨量900—2200毫米,年均1815毫米,大部分地区达1500毫米以上。各地年平均风速1—4米/秒。南部山区年平均风速小于2米/秒,中部丘陵地区年平均风速2.0—2.9米/秒。

水文

儋州市径流由降水供给。汛期5—10月是径流量最大的丰水期,旱季11月—次年4月是径流量最少的枯水期。径流由南向北及由东向西逐渐减少;东南的1200毫米逐渐减少到西北的300毫米。最大洪峰流量多出现在8—10月,一般洪水出现在5月、6月和11月。河流最大流量、最小流量的比值和洪枯水位的变幅相当大。北门江下游地区的蚂蝗岭和水井岭有水土流失现象,其余绝大部分地区地面植被良好,极少水土流失,河水含沙量较少。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儋州市水资源儋州市水资源

儋州市多年(1953年—1980年)平均降雨量为1815毫米,年平均径流深579毫米,年地表径流量18.9亿立米;水量较丰富,能满足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地下水资源占全市水资源总量15.8%。地下水动储量11.46亿立米,理论可开采量2.42亿立米。地下水分为北部雷琼沉降带自流水盆地区和南部印支穹窿隙潜水及孔隙潜水区。北部的地下水类型有河流冲积层孔隙潜水、海滨堆积物孔隙潜水、玄武岩内裂隙潜水和新四纪承压水;南部的地下水类型有上白垩系孔隙及裂隙潜水、侵入岩类的裂隙及孔隙潜水和寒武系的裂隙及孔隙潜水。径流天然总落差643.8米,最大天然落差180.7米。

植物资源

儋州市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是无患子科、楝科、番荔枝科、梧桐科、蝶形花科、棕榈科和龙脑香科等热带植物。此外,樟科、大戟科、桃金娘科、禾本科、蕨类和水生藻类也较多。据初步统计,市内植物有644种,隶426属128科。天然林树种有530多种。其中珍贵木材树种有青梅、母生、坡垒、银珠、苦梓、油楠、红木罗、鸡占、胭脂、花梨和白格等20多种;主要乔木树种有黄杞、黄樟、香樟、红桐、香槁、黄桐、沉香、枇杷、黄牛木、三角和黄胆等450多种。人工林树种有窿缘桉、桉、木麻黄、台湾相思、非洲楝、大叶相思、银合欢、加勒比松、鸡毛松、南亚松、湿地松和樟等。

动物资源

儋州市境内兽类有野猪、黄猄、兔、金钱豹、刺猬、果子狸、包公狸、猫花狸、水獭、水鹿、穿山甲和猕猴等,蛇类有蟒蛇、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乌蛇、竹叶青蛇和过山龙蛇等。其中水鹿(俗名“山马”)、穿山甲、蟒蛇和猕猴等10余种,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野禽有山鸡、鹧鸪、毛鸡、斑鸠、猫头鹰、鹭鸶、野鸭、乌鸦、鹰、啄木鸟、燕、杜鹃、画眉、鹦鹉和八哥等数十种。其中画眉、鹦鹉和八哥是出口创汇的观赏鸟。两栖动物有金钱龟、水鳖和青蛙等。

海产资源有红鱼、石斑鱼、马鲛、乌鲳、白鲳、海鳗、红三、带鱼、鲨鱼、海鲶、鲔、宝刀、马六甲鲱鲤、五刺银鲈、长尾大眼圈、长刺圈、鱿、墨鱼等鱼类600多种和带子、龙虾、墨吉对虾、斑节对虾、青蟹、梭子蟹、海蛇、海参、海龙、海马、文蛤、泥蚶、毛蚶、扇贝、花蛤、珍珠贝以及藻类江蓠、昆布和海胆等100余种。其中白蝶贝是生产名贵珍珠的贝类,洋浦至排浦一带海域被省水产厅划为白蝶贝自然保护区。淡水水产资源有鲢、鲤、鳙、草鱼、罗非鱼、塘虱鱼、鲫、斑鱼、泥鳅、鳝、水龟、鳖和蚌等。

矿产资源

儋州市境内主要矿藏有10多种,其中长坡褐煤储量1.58亿吨,长坡油页岩28.3亿吨,光村石英砂0.85亿吨,兰洋重晶石42万吨,兰洋、八一、侨植的石灰石2.3亿吨,海头、南丰、兰洋、那大等的花岗岩100亿吨,峨蔓笔架岭的火山灰1.8亿吨,天然矿泉水储量日产运4400吨。此外,金、银、锡、铁、铅、钛、锌、钨、石油、钽、铌和水晶等藏量也不少。长坡镇、东成乡的褐煤属中型矿床、油页岩属大型矿床,有开采价值。锡矿多为矿化点。已发现的矿化点有那大镇的大宝山、兰洋镇的美元岭、大芒排和莲花岭。石灰石开采量很大,属大型矿床,市境内有石灰窑100多个,年产生石灰8000多吨。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儋州市常住人口为954259人。

截至2022年底,儋州市户籍总户数24.65万户,户籍总人口107.81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37.61万人,乡村户籍人口70.21万人。其中,男性57.32万人,女性50.50万人。常住人口98.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64%,提高1.0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94万人,出生率9.58‰;死亡人口0.64万人,死亡率6.56‰。从年龄结构看,0—14岁人口21.48万人,15—64岁人口66.85万人,65岁以上9.82万人。

儋州市户籍人口(2018年~2022年)变化儋州市户籍人口(2018年~2022年)变化

截至2023年末,儋州市常住人口101.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4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59%,提高0.9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01万人,出生率10.11‰;死亡人口0.66万人,死亡率6.61‰。从年龄结构看,0-14岁人口20.68万人,15-64岁人口70.46万人,65岁以上10.42万人。

(参考资料来源: )

民族构成

儋州市民族众多,有汉、黎、苗等20多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93%,黎、壮、苗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7%。

政治

编辑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邹广

市委副书记、市长

陈阳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马飞

市政协主席

蒋明清

市政协副主席

张广英

市政府副市长

陈明

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

杨宗峰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张云

统计截至2024年5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儋州市地区生产总值878.9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50亿元,比上年增长0.6%;第二产业增加值228.24亿元,比上年下降13.4%;第三产业增加值496.18亿元,比上年增长6.8%。三次结构调整为17.6:26.0:56.4,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分别提高0.5和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1、-3.7、3.7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0071元。

儋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2022年)变化儋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2022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2022年,儋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20.1%,其中,房地产投资54.07亿元,比上年下降18.4%;非房地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8.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5.0%;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7%;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1.8%。分主体看,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12.1%;政府投资比上年增长47.7%。

2022年,儋州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0.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同口径增长5.3%。其中,税收收入41.68亿元,比上年下降10.7%,同口径下降6.5%,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9.3%;非税收入18.48亿元,比上年增长5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3.14亿元,比上年增长26.2%。

2023年,儋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002.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54亿元,比上年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28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4.0%;第三产业增加值557.50亿元,比上年增长8.4%。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5.9%、28.5%、55.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分别下降1.7和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1.3、5.7、4.8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430元。

第一产业

2022年,儋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2.58亿元,比上年增长0.8%。从内部行业看,种植业产值72.45亿元,比上年增长6.2%。粮食产量11.11万吨,比上年下降17.9%;播种面积29.51万亩,比上年下降1.2%。水果产量12.66万吨,与上年持平;收获面积7.33万亩,比上年下降1.9%。蔬菜产量40.13万吨,比上年增长9.1%;收获面积24.11万亩,比上年下降0.7%。瓜果类产量3.94万吨,比上年增长5.3%;收获面积1.82万亩,比上年增长17.0%。林业产值11.50亿元,比上年下降24.1%。橡胶收获面积106.40万亩,产量3.69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10.2%和43.3%。畜牧业产值44.75亿元,比上年下降6.1%。禽类出栏1526.4万只,比上年下降24.6%;年末禽类存栏652.1万只,比上年末增长70.0%;生猪出栏62.46万头,比上年下降13.8%;年末生猪存栏68.22万头,比上年末增长37.5%。渔业产值97.92亿元,比上年增长8.3%。水产品总产量32.07万吨,比上年增长2.1%;其中海产品产量30.06万吨,比上年增长6.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96亿元,比上年增长7.5%。

第二产业

2022年,儋州市工业增加值190.76亿元,比上年下降1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5.9%。

2022年,儋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13.6%。从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生产情况看,全市14个大类行业中,有6个行业产值实现增长,增长面42.9%。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54.1%,造纸和纸制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7.0%,医药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50.2%,金属制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0.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产值比上年增长0.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0%。

2022年,儋州市建筑业增加值37.55亿元,比上年下降0.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单位10个。2022年全市资质内建筑企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5.3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3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5%。本省资质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6亿元。

第三产业

2022年,儋州市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496.18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97.53亿元,比上年增长22.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5.32亿元,比上年下降3.7%;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5.10亿元,比上年下降11.6%;金融业增加值24.20亿元,比上年增长3.1%;房地产业增加值57.30亿元,比上年下降6.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02.86亿元,比上年增长5.4%。

2022年,儋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03亿元,比上年下降9.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8.9%,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12.5%。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比上年下降10.2%,商品零售比上年下降9.3%。

截至2022年底,儋州市各项存款余额637.78亿元,比上年增长7.3%;各项贷款余额591.73亿元,比上年增长3.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39.7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22年,儋州市开展脱贫户实用技术培训班20期96场,培训脱贫户12093人次,成功举办儋州市第十八届科技活动月,积极组织33家科技企业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暨海南省第八届“科创杯”创新创业大赛,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69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9家,发放市级科技创新奖励等经费1076.59万元,争取省级研发经费增量奖励等经费1178.56万元,2家企业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4家企业完成其他企业研发机构备案,技术合同成交额15064万元,儋州市在海南省2022年度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三年行动实施情况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单位。

教育事业

2022年,儋州市职校招生人数1260人,在校生3210人,在校生比上年增长8.5%;普通高中15所,招生8427人,比上年增长19%,在校生23504人,比上年增长21.9%;普通初中39所,招生15345人,比上年增长7.7%,在校生45850人,比上年增长10.3%;普通小学160所,招生14996人,比上年增长7.5%,在校生95572人,比上年增长10.5%;幼儿园290所、学前教育幼儿在校生人数39951人,比上年增长10%;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90人,比上年增长2.0%。

儋州校区东湖儋州校区东湖

文化事业

2022年,儋州市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共20场次,惠及群众近万人;开展各类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班,今年已开设书法、美术、器乐、舞蹈、瑜伽、国学、陶艺等公益性免费培训班22个,参加培训学员600多人;开展10余场推进非遗保护活动,举办22场“传承·创新”2022年儋州调声风情歌舞展演活动和100场濒危戏剧种公益性演出活动。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底,儋州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488家。全市医院共24家,其中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3家,农场医院6家,地方农场医院2家,其他驻市医疗机构2家,9家私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454家,其中有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3家乡镇卫生院,266家村卫生室,145家诊所,4家门诊部。其他卫生健康单位8家。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共有床位数4591张,民营医院共有床位498张;儋州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总数为646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356人,注册护士3112人,药剂人员311人、检验技师(士)236人、影像技师(士)89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361人。

体育事业

2022年,儋州市举办第六届省运会羽毛球场地测试赛、2022华夏城市篮球联盟首届“中国银行杯”篮球邀请赛、首届(西部体育杯)海南九人制排球精英邀请赛、2022年儋州市第五届“海南西部杯”足球赛、2022海南儋州马拉松赛、2022年海南儋州第十三届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超霸战、2022“儋州杯”全国高尔夫球邀请赛暨海南省第六届运动会高尔夫球测试赛等体育赛事。

2022年,儋州市参加海南省第六届群众体育项目比赛,我市代表团以35枚金牌,总奖牌92枚领跑奖牌榜,位列全省第一。海南省第六届运动会比赛中,我市代表团斩获64枚金牌,50枚银牌,66枚铜牌,总奖牌数180枚,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均位居全省第二,创造历史最高记录,我市荣获海南省第六届群众体育项目优秀组织奖,全民健身优秀奖及特殊贡献奖,市旅文局荣获2018—2022年度海南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底,儋州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368人,比上年增长3.3%;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252人,比上年增长8.3%;特困供养对象1508人次,比上年增长1.8%;临时救助9505人次,比上年下降27.4%。

截至2022年底,儋州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80万人,其中,在职人员15.73万人,离退休人员7.07万人。全年全市共有6.89万名退休(职)人员调整增加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16.57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50万人,其中,在职人员10.61万人,退休人员5.8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4.4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1.1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1.51万人。扎实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新增参保单位11956家,新增参保人数13997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75.19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79.07亿元。

2022年,儋州市农村危房改造88户,改造面积0.704万平方米;竣工88户,竣工面积0.704万平方米,竣工率100%。

交通运输

编辑
儋州市拥有洋浦港、白马井港等天然深水良港,环岛西线高速公路、粤海铁路(在该市设有那大、八一两个站)贯穿境内,环岛高铁西段于2015年12月30日开通运营 (在该市设有海头站、白马井站、银滩站),交通发达,已形成水陆交通网络,是海南西部的交通枢纽和连接内陆、通往东南亚地区的桥梁。

儋州市干线公路网是以“两纵两横”交成“井”字形结构骨架,成为市内对外主通道。“一纵”由省道S307+S308组成,可沟通海南东部万宁市、中部琼中县、直达洋浦经济开发区及洋浦港;“二纵”由S315组成,沟通白沙黎族自治县,进而沟通五指山市及海南南部地区;“一横”由S110即海南西线高速公路组成,向东沟通海口市、澄迈县、临高县,向西沟通昌江黎族自治县及海南西南部沿海市县;“二横”由G225组成,走向大体与西线高速公路平行。儋州市乡镇一级政府基本为干线公路网通达。

2022年,儋州市货物周转量8170.85亿吨千米,比上年增长13.2%,其中水运货物周转量8161.52亿吨千米,比上年增长13.2%;旅客周转量5.36亿人千米,比上年下降33.3%。

历史文化

编辑

民俗文化

儋州力乍村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间,讲学明道,使儋州教化日兴,“书声琅琅,弦歌四起”。海内外名士接踵而来,从师东坡。儋州在此时成为了全岛文化的中心,也培养了民众尊师重教的传统。苏东坡北归九年后,儋州人符确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此后,儋州人才辈出,名声远播,在海南历史上曾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儋州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在苏东坡带来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影响下,这里的人民爱好吟诗作对,使儋州素有“诗乡歌海”之称,有许多民间诗社。儋州荣获有“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书法之乡”。

民歌

儋州民歌种类繁多,其中儋州山歌和调声最为盛行。革命战争年代,人们利用山歌和调声等体裁编写《抗日状》等,产生过宣传鼓动的巨大效果。每年正月十六、八月十五,儋州中北部地区的男女青年,穿着统一的服装,汇集山坡或沙滩,举行赛歌会。他们对歌调声,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对生活的赞美。儋州调声节奏鲜明,旋律流畅而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

2006年,海南省儋州市申报的“儋州调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项目类别。

本地方言

儋州语言有儋州话、军话、客家话、临高话、白话(即广州或高州话)、黎语、苗语、海南话共8种。在公共场合,一般用普通话交流。

儋州话属汉藏语系汉语粤语方言系统,操儋州话的人口有80万左右,约占全市总人口的80%,主要分布于儋州北部、中部、西部和南部。

客家话,操儋州客家话的族群约有20万人,占全岛的三分之二。儋州市南部的南丰镇、那大镇、兰洋镇、和庆镇四镇,是客家人在儋州的主要分布地。儋州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南丰镇,曾有“客家镇”之称。

军话(官话)属官话语系,说儋州军(官)话的人口约5、6万人,占总人口的5.7%,主要分布于中和、王五、长坡、那大、光村等墟镇和海头、木棠、排浦等地区的老市。

临高话,说临高话的人口约4万多人,主要分布于和庆、那大等地区。

白话属粤方言,儋州市内操白话的人口有1万人左右,原籍梧州、高州、川一带,分布于那大、东成的一些村庄和海头镇的渔村。

黎语,说黎语的人口约4万多人,主要分布布于南丰、兰洋、雅星等地的黎族乡村。

苗语,说苗语的人口约2000人,主要颁布于南丰、兰洋镇山区的苗族村庄。

海南话、广州话、潮州话是一些机关干部和农场职工的生活与工作用语。

风景名胜

编辑
儋州市旅游景点主要分为景观点和古迹文物点两大类。景观资源有“宝岛林园”华南热作“两院”植物园、“天上平湖”松涛水库、“沙河春色”云月湖、海滨娱乐场——海头至排浦金滩和光村银滩、白鹭天堂、龙门激浪、兰洋温泉、鹿母湾瀑布、干冲神头以及英岛山天然溶洞等;古迹文物点有“天南名胜”东坡书院、东坡井、宁济庙、伏波庙、白马涌泉、儋州古城等,且有“诗乡歌海”之美誉。

儋州市人文地图儋州市人文地图

蓝洋温泉

蓝洋温泉位于兰洋农场,距离那大镇12千米,距省会海口市140多千米,到国家级洋浦经济开发区约70千米,交通地理位置优越。温泉旅游度假区是利用当地温泉资源开发起来的海南省特色旅游度假胜地,这里温泉水不但储量大,温度高,水质更佳,温泉最高温度达97.3℃,无色无味,热矿水经国家地质权威部门检测,热矿水中含有丰富的锌、锶、溴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利用温泉泡浴,对人的神经衰弱、心血管、风温类等疾病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东坡书院

东坡书院位于海南省中和镇,离现市政府所在地那大镇40多千米,是为纪念苏东坡而修建的。建于1098年,后经重修,明代更为现名。东坡书院,为历代儋州最高学府,培养了不少人才,成为海南重要的人文胜迹之一。

东坡书院东坡书院

载酒堂为苏东坡被贬昌化军(现儋州市)时居住、讲学的场所。载酒亭为重檐歇山顶结构,上下两层,上层四角,下层八角,各角相错,角角翘起呈欲飞之势。亭的东西两侧是莲花池,亭、池相依,倒影成趣,中绘东坡居儋三年的生活情景图录。书院内大殿和两侧耳房,展出苏东坡许多书稿墨迹、文物史料和著名的《坡仙笠民图》。还有郭沫若邓拓、田汉题咏的诗刻及书画名家的艺术作品。

书院大殿在载酒堂后面,两者相隔一庭院,左右两侧是廊舍,与载酒堂相连,形成一个四合院,庭院中有一棵上百年的芒果树,叶茂荫浓,使整个庭院显行幽静肃穆。东坡讲学的彩雕陈列大殿正中,苏东坡、苏过、黎子云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院前,东坡笠屐铜像矗立在姹紫嫣红的鲜花丛中。

松涛水库

松涛水库源发自五指山流经白沙进入儋州境内。全库水面面积130平方千米,库容33.45亿立方米,集雨面积1496平方千米。库岸线长达544千米,水域主要航线66.5千米,其中南丰至白沙牙叉港约39千米,南丰至松涛大坝约27.5千米。

松涛水库松涛水库

松涛水库始建于1958年,费时10年建成,是中国最大的土坝工程之一。高81.1米,长760米,将奔腾的南渡江水截在南洋和番加洋河谷里。它把南渡江上游两岸1400平方千米地区的雨水蓄存起来,通过各级渠道联结着一大批水利工程,组成统一的灌溉系统,松涛水库浇灌着海南岛西部和西北部的大片土地。

海南热带植物园

海南热带植物园位于海南省那大镇西郊,是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植物标本园,占地32公顷,1958年建立。有40多外国家1000多种珍稀热带植物。是中国热带植物资源的宝库,也是世界热带作物资源的缩影。现有热带珍贵树木、热带香料植物、热带药用植物、热带果树、热带油料植物和热带观赏植物7个区,是很有观赏价值的景点。

石花水洞

石花水洞位于雅星镇八一农场的英岛山下,距离儋州市区仅28千米,北临两院热带植物园景区,南临著名热带雨林尖峰岭景区,为海南难得的特色地质景观。石花水洞1998年,八一农场进行石灰石采掘时,在英岛山意外发现了一个石花溶洞。次年,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专家考察后认为,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十分罕见的石花溶洞,形成于140万年以前,并当即建议将其命名为“石花水洞”。

光村银滩

光村银滩光村银滩

光村银滩位于光村镇北部,距洋浦千年古盐场38千米,距龙门激浪20千米,距海口120千米。度假村沿海沙滩既平坦又宽广,沙滩长达8千米,最宽处1.7千米,最窄处有300米,总面积达488公顷。

白马井古迹

白马井古迹位于白马井镇,距那大镇50多千米。主要景观有"白马涌泉"和伏波将军庙。传说汉代英雄马伏波将军南征时,因将军的白马用蹄刨沙涌出清泉得名。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汉代英雄而造伏波庙设伏波井,于是"白马涌泉"和伏波将军庙便成了旅游胜地。

鹭鸶天堂

鹭鸶天堂位于海南省屋基村。村中三、四层楼高的三棵大榕树和茂林修竹,成为万只白鹭生活的"天堂"。白鹭又称鹭鸶,属鸟纲鹤形目鹭科,是世界上受保护的珍禽之一。白鹭群栖于屋基村已有多年。每年临近清明成群结队飞来,12月以后分批离去,在此生活八、九个月之久。为便于观鸟,村中修建了高达6层的观鸟楼。

中国海南海花岛

中国海南海花岛位于排浦港与洋浦港之间的海湾区域,南起排浦镇,北至白马井镇,距离海岸大于600米,总跨度约6.8千米。由三个独立的离岸式岛屿组成,规划填海面积约8平方千米,规划平面形态为盛开在海中的三朵花,故人工岛取名为“海花岛”。

叶榕海滩

叶榕海滩叶榕海滩

叶榕海滩位于排浦镇叶榕村沿海,西临北部湾,西北隔五海里与洋浦经济开发区相望,海岸线长5千米。沿海沙滩狭长飘逸,沙质细小银白,国家沙滩排球队曾到这里取沙用于比赛,海滩基本上是原生态状态,纤尘不染,在海防林的护佑下,这里阳光温和、波浪平缓,海水会随着阳光的照射不断变化,五彩斑斓,美丽无比。

特色美食

编辑
儋州市海产品产量冠海南省,其中以马鲛、石斑、龙虾、螃蟹、红鱼粽、光村沙虫、邻昌海参出名;热带经济作物和水果有胡椒、槟榔、咖啡、菠萝、西瓜、香蕉和菠萝蜜等;饮食风味有那大狗肉、洛基粽;旅游产品有东坡帽、东坡屐、十三麟表带和西华矿泉水等。

新英红鱼粽

红鱼粽又称鱼筒,是以新鲜红鱼加工成的腌制品。3斤左右的红鱼,掏出内脏腌制,成品外观整齐,不留刀痕,肉质松软,芳香可口,历来誉为佐餐佳品。红鱼粽以新英镇产的出名。

洛基粽子

洛基粽子洛基粽子

北方的粽为圆锥形,多用苇叶包得小巧玲珑,内装糯米,有花样的再在粽中加上赤豆、红枣、火腿等,多以甜味为主。海南的粽则与内地不同,多用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在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腊肉、红烧鸡翅等,多以咸味为主。

长坡米烂

长坡米烂长坡米烂

长坡米烂又称长坡米粉。其以优质大米制成细条状食品,宛如云南“过桥米线”,佐以配料,风味可口。

松涛鳙鱼

松涛水库是儋州市著名的旅游区,鳙鱼是水库的名鱼,它在水库中自然长成。鳙鱼俗称大头鱼,其头大身小,肉质细嫩,而鳙鱼头最好吃。

光村沙虫

光村沙虫光村沙虫

沙虫貌似蚯蚓,生活在浅海沙泥中。沙虫营养丰富,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沙虫干。沙虫在市境内沿海海滩均有出产,但不如光村出产的质优,个儿肥软,肉厚味佳。光村除盛产沙虫外,还出产泥虫。

著名人物

编辑
符确,宋代儋州高麻都(今南源村)人,父会安。少年时代,沉静好学,长大后博通经史,才识逸群,“平居常经天下事自任”。大观二年(1108年),赴省城参加乡试而中举,为发派镇州(今东方市)解元。翌年,大观三年(1109年),赴京殿试而中进,成了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位进士。

薛远,字继远,明进士,薛官都(今峨蔓镇笔架村)人。其敏而好学,精于礼乐、兵刑、天官、律历,尤其娴熟典故。明宣德十年(1435年),中举、正统七年(1442年),考中进士,任景泰官户部郎中、天顺元年(1457年),提任右侍郎,后改任工部。成化初年(1467年),督两广军饷,位至南京兵部尚书。任职期间,治政严明,官吏敛手,百姓安居。

黄河清,字浚如、号巽山,清进士,祖居干冲镇,后迁居王五镇徐浦村。乾隆十八年(1753年),中举,乾隆廿六年(1761年),中恩科进士。

王云清,原名奉三,号月樵,清进士。松林乡兰山村人。昆仲三人,其排行第三,少年生活艰苦,捕鱼度日。但其攻读勤奋,笃志潜研,遍读百余名家之文:求文理、学写法、寒暑无间;先生讲课,洗耳恭听,手不离卷。于是成绩超群,笔力冠众。造诣深醇。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了进士,任湖北知县。但不久便辞官归乡,而于丽泽书院、东坡书院执教。

张绩,张纲二是民间的昵称,他本名叫张绩,因为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当地人尤其喜欢在姓名之后加上个排序,所以很亲切友好地称他为“张纲二”。据新编《儋县志》记载:“张绩原名张纲,号治堂,中和镇水井村人。赋性聪颖,读书过目成诵,博通经史,能文章,工诗赋,尤精书法;善学宋代米芾赵孟頫等名家之长,而自成风格,时人以得其片纸只字,珍如拱璧,曾为定安探花张岳崧所器重。

蒲公才(1908年—1982),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反“扫荡”、反“清剿”、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解放海南岛等大战役。历任中共儋县县委峨蔓总支部书记,新四军二师作战参谋、作战科长等职。1957年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海南军区副参谋长。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5月18日,儋州市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11月3日,“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TOP100”发布,儋州排名第41。

2020年5月19日,儋州市入选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9月29日,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10月20日,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1年1月,入选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命名名单。 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9月27日,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县城)”荣誉称号。

2023年7月19日,被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军区授予“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相关文件

编辑
2024年6月14日,儋州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4年第一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2024年儋州市人才工作要点》等相关文件。

下一篇 东坡村

上一篇 翰林侍读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