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指肠溃疡 编辑
十二指肠溃疡是我国人群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类型。好发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冬春两季。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与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非甾体抗炎药(NSAID)、生活及饮食不规律、工作及外界压力、吸烟、饮酒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95%),以前壁居多,其次为后壁、下壁、上壁。
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自身的消化是造成十二指肠溃疡的原因之一,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酸分泌量明显增高。
2.十二指肠黏膜防御机制减弱
患者胃排空加速、抑制胃酸的作用减弱,使十二指肠球部腔内酸负荷量加大,造成黏膜损害致溃疡形成。
3.幽门螺杆菌感染
Marshall和Warren因1983年成功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ylori),并提出其感染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作用而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大量研究充分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重要原因,并形象地比喻为“无pH(酸)无溃疡,无HP无复发”,但是确切的机制仍待进一步证实。
4.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有家族史(直系亲属患此病),提示该病可能与遗传有关,但目前尚未明确。
可对十二指肠黏膜直接观察、摄像,还可在直视下取活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溃疡的最主要方法。
2.X线钡餐检查
对心脑血管疾病或因其他原因而无法耐受内镜(胃镜)检查的患者可进行钡餐检查,可发现龛影;正面观龛影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因溃疡周围的炎性水肿而形成环形透亮区。
3.HP检测
4.胃液分析
正常男性和女性的基础酸排出量(BAO)平均分别为2.5和1.3mmol/h,(0~6mmol/h),男性和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BAO平均分别为5.0和3.0mmol/h。当BAO>10mmol/h,常提示胃泌素瘤的可能。五肽胃泌素按6μg/kg注射后,最大酸排出量(MAO),十二指肠溃疡者常超过40mmol/h,对溃疡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
目标是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及避免并发症。目前最常用的药物分为以下几类:
(1)抑制胃酸分泌药 目前临床上主要有H2受体拮抗剂(H2-RA)及质子泵抑制剂(PPI)。PPI促进溃疡愈合的速度较快、愈合率较高,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首选用药。常用的PPI有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艾普拉唑等。
(2)黏膜保护剂 与抑制胃酸药联用可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减少溃疡复发。
(3)促胃肠动力药 主要用于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的患者以促进胃肠排空,缓解症状。
(4)根除幽门螺杆菌
2.手术治疗
主要用于治疗并发症(穿孔、出血、梗阻)。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