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 编辑

广东省茂名市代管县级市

化州市化州市

化州市,广东省辖县级市,由茂名市代管,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总面积2354.2平方千米 ,是广东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 。2023年,化州市常住人口131.0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41.21%。 化州市古称石龙,因盛产化橘红而被命名为“中国化橘红之乡”,素有橘乡、橘城、橘州之美誉。其地形狭长,状若坐狮。

唐武德五年(622年),罗州徙治石城,另置南石州,治所在石龙,领石龙、陵罗、龙化、罗辩、慈廉、罗肥六县。此后,属县或省或并。贞观九年(635年),南石州更名辩州。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辩州改称化州。1994年,撤化州县为化州市,仍属茂名市辖。 截至2022年10月,化州市下辖6个街道、17个镇。

截至2022年,化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651.57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1.6%,比三季度增长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29亿元,同比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72.73亿元,同比增长0.8%;第三产业增加值326.55亿元,同比下降0.1%。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化州市

外文名:Huazhou

别名:橘城,橘州

行政区划代码:440982000000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广东省茂名市

地理位置:广东省西南部鉴江流域

面积:2354.2 km²

下辖地区:6个街道、17个镇

政府驻地:东山街道

电话区号:0668

邮政编码:5251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31.06 万(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南山寺、化州石龙古遗址、尖岗岭、化州中火嶂、广垦(茂名)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化州孔庙、化州市石龙山森林公园

火车站:化州站

车牌代码:粤K

地区生产总值:651.57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今化州市境在地理上虽然和中国连成一片,但在三王五帝之时,并未纳入中国的版图,被古中原人称之为“蛮夷之地”。秦统一六国后,平定扬越,在南越划分南海、桂林、象三郡,任嚣 任南海尉,其时,属象郡。至秦二世时,陈胜、广作乱,豪杰叛秦相立。秦已灭,赵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粤武王。今化州市境在南粤武王赵佗治下的南越国又过了近一百年。

至汉元鼎五年(前112年),遂灭南越王赵佗,分置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九郡,交址刺史领焉。

西汉时期,属交址刺史部合浦郡高县。

东汉时期,东汉建和元年(147年),合浦郡分立高兴郡,高兴郡在化州境。建宁元年(168年),高兴郡为高凉郡,旋废,今化州市境属交阯刺史部的高凉县。建安八年(203年),改交州刺史部为交州,今化州市境属交州的高凉县。建安十五年(210年),分交州为交、广两州,今化州境内属广州的高凉县管辖。

三国时期,建安二十五年(230年),吴分汉高凉县立高凉郡,后又立高兴郡,俱属广州。

两晋时期,今化州市境属高凉郡高凉县。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宋将檀道济在陵罗江口筑石城,置罗州县,属广州高凉郡。宋于今化州市境复置高兴郡,旋废。齐再置高兴郡,郡治所在高兴县,属越州。郡辖地为化州市南部及吴川市、廉江市全境。梁大同初,置石龙郡、石龙县。又升罗州县为罗州置刺史,领石龙、高兴二郡,辖境为化州吴川市、石城全境,现在的高州市西南部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陆川市、北流市接壤地带。州、郡治所均在今化州市城东北旧城岭。陈沿梁制不变。

隋朝时期,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废高兴、石龙二郡,以州统县。罗州领石龙、吴川、茂名三县。大业三年(607年),废高州、罗州、立高凉郡(郡治所在今阳江市区西三十里)。石龙县属高凉郡。

唐朝时期,武德五年(622年),复置罗州,治所在石龙(今化州城)领石龙、吴川、陵罗、龙化、罗辩、南河、石城、招义、灵绿、慈廉、罗肥等十一县,属岭南西道管经略使。武德五年(622年),罗州徙治石城,另置南石州,治所在石龙,岭石龙、陵罗、龙化、罗辨、慈廉、罗肥六县。此后,属县或省或并。贞观九年(635年),南石州更名辩州。天宝元年(742年),辩州更名陵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辩州。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以“辨”和“汴”音近,表更名为勋州,后复名辩州。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沿唐制,辩州领石龙、陵罗二县。

化州市历史地图册

赵宋时期,开宝五年(972年),废罗州入辩州,以吴川来属,省陵罗入石龙,辨州领石龙、吴川两县。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辩州改称化州。此乃化州命名之始。因州治所西南三里石龙岗有石龙胜迹,以龙能变化,故名化州。乾道三年(1167年),析吴川为石城县,化州领石龙、吴川、石城三县,景炎三年(1278年),宋帝即位于硇洲,升硇洲为翔龙县,化州。化州领石龙、吴川、石城、翔龙四县。北宋时期,化州属广南西路庆远府。

元朝时期,为化州路,领石龙、吴川、石城三县,属湖广行中书省。

大明时期,洪武元年(1368年),改化州路为化州府,属广东行省。洪武七年降化州府为州,并石龙县入化州,石龙县从此撤销。化州领吴川、石城二县。九年,化州降为县,属高州府。洪武十四年,县复改为州,仍领吴川、石城二县。化州上属府而又下辖县,地位在府县之间。

大清时期,清沿明制,化州领吴川、石城二县,属高州府。

民国时期,化州改为化县。元年废府、州,县直属广东军政府。民国二年(1913年)以后,化县先后属广东高雷道、南路行政区、高州善后区、南区绥靖公署、第七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2日,成立化县人民政府初属高雷专区,以后属粤西行署、湛江专区、湛江地区。1958年11月,继原吴川县的坡头(包括今湛江市坡头区坡头镇、乾塘镇、南调街道)、龙头(包括今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官渡镇)割归湛江市郊区后,按地理、经济、生产等条件小县并大县,化县与吴川县其余部分合并,改称化州县。原茂名县(今高州市)的南盛(今南盛街道局部,本自然段同);所以在此之前除南朝梁大通二年(528年)至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外,历史沿革中凡涉及的“化州”辖境,今南盛街道局部地域均当不包括在内、兰石(今有吴川市兰石镇)、龙首(今有吴川市浅水镇龙首村)、高栈(今有吴川市浅水镇高栈村)划归化州县。1961年4月吴川县析出,仍称化州县。1983年,撤湛江行政区,实行市管县,化州县属茂名市辖。1994年,撤化州县为化州市仍属茂名市辖。

<p>化州夜景

化州夜景

化州中火嶂

化州中火嶂

化州星河

化州星河

化州

化州

化州

化州

化州

化州

化州

化州

化州

化州

化州

化州

化州

化州

化州

化州

市府广场远眺

市府广场远眺

化州市府广场新貌

化州市府广场新貌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61年,分县后兰石、龙首、高栈划归吴川县,南盛划归化州县。化州县政府驻化州城原化县政府驻地。

2002年,化州市辖东山、河西、下郭3个街道和丽岗、宝圩、南盛、同庆、长岐、杨梅、良光、笪桥、新安、官桥、兰山、中垌、平定、文楼、林尘、合江、江湖、那务、播扬、石湾20个镇。

 化州市地图 化州市地图

截至2017年,化州市下辖6个街道、17个镇、1个开发区、7个农场:河西街道、东山街道、下郭街道、南盛街道、石湾街道、长岐镇、同庆镇、杨梅镇、良光镇、笪桥镇、丽岗镇、新安镇、官桥镇、林尘镇、合江镇、那务镇、播扬镇、宝圩镇、平定镇、文楼镇、江湖镇、中垌镇、鉴江开发区、新时代农场、新华农场、和平农场、红阳农场、红峰农场、建设农场、石滩农场。 另外,化州市也有两块飞地。东南侧的在吴川市境内,属长岐镇。西南侧的属良光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化州市下辖6个街道、17个镇:河西街道、东山街道、下郭街道、南盛街道、石湾街道、鉴江街道、长岐镇、同庆镇、杨梅镇、良光镇、笪桥镇、丽岗镇、新安镇、官桥镇、林尘镇、合江镇、那务镇、播扬镇、宝圩镇、平定镇、文楼镇、江湖镇、中垌镇,另有新时代农场、新华农场、和平农场、红阳农场、红峰农场、建设农场、石滩农场。 市政府驻鉴江开发区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化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介于东经110°21′至110°45′、北纬21°29′至22°13′之间,北与广西北流市交界,南与广东省吴川市接壤,东与高州市和茂名市茂南区相连,西与广西陆川县及广东省廉江市毗邻。化州市总面积2354.2平方千米。

化州市政府

地形地貌

化州市地形呈南北狭长状。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高南低。地貌类型以丘陵地为主,占化州市总面积的75.5%。北部为高丘区,属云开大山支脉,占化州市总面积的38.4%,包括平定、文楼、播扬、宝圩、那务、合江6镇。海拔200~400米,铁屎嶂为最高点。地貌为不规则山岭,属震旦系地层变质岩、混合岩风化剥蚀地形。

化州较高的山岭有:铁屎嶂海拔579.8米,斑瓜嶂海拔577.5米,五星顶海拔463.7米,三嶂海拔448.7米,飞鹅岭海拔446.8米,大氹顶海拔421米,天堂岭海拔407.6米,亚姨岭海拔388米,磨刀岗海拔372.7米,天堂顶海拔350米,塔岭海拔332米,岐坡嶂海拔330.1米,宝岭海拔249米。中部为低丘,占化州市总面积的36.8%。包括中垌、林尘、江湖、官桥、兰山、新安、丽岗7镇。海拔50~200米。

山脉走向大多为北东向,山顶地形多似猪背脊状,少数为桌状山、单面山形。原基底岩石属泥盆系及寒武系八村群等地层,剥蚀而成。化州较高的山岭有:中火障海拔344.4米,官山嶂海拔280.7米,谢半嶂海拔242米,广东岭海拔156.1米,尖岗岭海拔215米。西南部为台地,占化州市面积的15.5%,包括笪桥、良光、杨梅3镇及东山、河西、下郭3街道部分地带。海拔100米以下,山形为馒头状。东南部为平原,占化州市总面积的9.3%,包括长岐、同庆、南盛3镇及东山、河西、下郭3街道部分地带。海拔10~50米。原基底岩石,在南盛一带为沉陷盆地,是火山喷发沉积岩石(地层为白垩系)。另外,尚有古老的地层震旦系变质岩层。北部高丘地区山多田少、水面少,中部中丘和西南低丘地区山多田少,东南平原山少田多。

气候

化州市属南亚热带气候,夏长冬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主要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冬季兼受大陆性气候影响,夏季盛吹东南风,冬季多吹偏北风,季风气候极明显,冬季寒潮人侵偶有严冬,夏秋期间台风、暴雨频繁。

水文

化州市境内水系--罗江化州市境内水系--罗江

陵、罗、鉴三江及其支流汇归鉴江河系,象叶脉一样自北向南纵贯全境,全长349.8千米,流域面积占化州市总面积的85.6%。化州市有中型水库2宗,小(一)型水库19宗,小(二)型水库59宗,山塘1345宗,库、塘水面1585公顷,总库容10904.6万立方米,引水工程共有291宗。鉴、罗江自北至南纵贯化州全境,上游集雨面积6142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化州市人多地少。截至2020年底,全市土地总面积2356.5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6.07万公顷,林地面积7.9884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73亩(0.049公顷)。因受地形地势的影响,各类用地分布不够平衡,尤以耕地、林地比较明显。南部的长岐、同庆、南盛、东山等镇(街道办事处)耕地较多,而林地相对较少;北部的文楼、平定、播扬等镇林地面积较大,是林业和水果生产基地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全市有自然土12.17万公顷、水稻土3.98万公顷、旱坡地5776公顷。自然土土层深厚,土壤比较肥沃,热带和亚热带果树、

林木都生长良好。由南到北局部地区都种有速生丰产桉、橡胶等。耕地复种指数242.4%,单产高,冬种面积大。水稻土除黏土外,土壤质地为中壤至重壤,保水保肥性能好,水热状况能满足水稻生长要求,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力高。

水资源

化州市雨量充沛,水系广,水资源丰富。2020年,全市平均年降雨深1833.8毫米,折合水量43.1亿立方米。全市平均年径流深777毫米,折合径流量18.3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深1138毫米,折合径流量26.8亿立方米。最少年径流深621毫米,折合径流量14.6亿立方米。按平均年径流量计,境内地表水资源为18.3亿立方米。若加过境的37.3亿立方米客水,化州市地表水资源为55.6亿立方米。化州市境内河流基本上属鉴江水系,其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9.9%主要河流有3条,即鉴江、罗江和陵江;中小河流11条,分别是播扬河、清湖河、中垌河、官桥河、石湾河、三丫江、石滩河、杨梅河、龙埚河、朱砂河和文明河。鉴江在市内的最大支流罗江,自北向南至化州城区汇人鉴江,罗江在市境内的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5.8%。根据化州市境内河川径流分布和河流天然落差,对全市各河流分段计算,全市境内水能理论蕴藏量4.2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2.2万千瓦。化州市地下30米以上浅层地下水蕴藏总量4.01亿立方米,人为污染较少,水质良好,适宜人畜饮用。已发现的饮用天然矿泉水主要分布在塘岗岭、石湾区等地。塘岗岭饮用天然矿泉水是目前广东省矿泉水出露范围较大的矿泉水产地之一,经多次取样分析,其化学成分稳定,有益元素含量齐全,完全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国际标准,单井日开采量可达440吨以上。地热水出露的温泉位于那务镇新时代陵江江畔,泉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温度在40~60之间,pH值为8.8~9.12,水中阳离子以钠离子为主,阴离子以重碳酸根为主,矿物含量高,除含有与一般地下水相同的常量化学成分外,还有硫化氢、偏硅酸、氟、溴、碘、铜、铅、锌、锶、钾、镍、砷、钦、铬等微量元素及特殊成分,其中硫化氢、偏硅酸、氟含量均达到医疗热矿水命名标准。

矿产资源

化州市初步探明的矿种有29种,矿点280多处。金矿、银矿、钛铁矿、磁铁矿、褐铁矿、硫铁矿、铅锌矿、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岩、钾长石、云母、锆英石、石英石、叶蜡石、绿柱石、铌钽石、滑石、水晶石、冰洲石、砖用黏土、瓷土、高岭土、河砂、矿泉水等储量较丰富,炭土、锡砂矿等也有一定的储量。

化州市位于粤西—桂东南成矿带的南段,根据区域成矿地质 条件特点,划分 3 个成矿区,即化州平定—文楼钛铁矿、大理岩 成矿区;化州中垌— 官桥硫、铅、锌、钼、银成矿区;茂名盆地 油页岩、高岭土矿成矿田。

化州市矿产资源较丰富。至 2020 年底,全市已发现矿产种类 29 种,包括能源矿产 1 种,金属矿产 12 种,非金属矿产 15 种, 水气矿产 1 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 20 种。评价矿产地 97 处,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地50 处。查明大型矿床 3 个, 中型矿床 6 个。 目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产主要有钛铁矿、大 理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用花岗岩和陶瓷土等。

专栏 1 矿产资源概况表

分类

矿种

矿产地 (处)

能源矿产

地热

1

金属矿产

铁、钛、铅、锌、钼、金、银、铍、 锆、铜、钽、铌

9

非金属 矿产

硫铁矿、 白云母、水泥用灰岩、高岭 土、陶瓷土、建筑用安山岩、建筑用 闪长岩、建筑用花岗岩、大理岩、建 筑用片麻岩、石英岩、砖瓦用砂岩、 砖瓦用页岩、绿柱石、建筑用凝灰岩

37

水气矿产

地下水

3

注:表中只列出查明的矿产情况。

(1)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只有地热。查明那务镇新时代温泉地热 1 处,允许 开采量 2799 立方米/日,储量规模为中型,地热水无色、无味, 清澈透明,水温 40-46℃ ,PH 值 8.8-9. 12 ,为弱碱性,水化学类

型为重碳酸钠型,水中阳离子以钠离子为主,阴离子以重碳酸根 为主,含氟、溴、碘、砷、锶、钾、镍、铬等微量元素,属罕见 的含氟、偏硅酸、硫化氢复合型优质热矿泉。

(2) 金属矿产

金属矿产主要有铁矿、钛铁矿、铅锌矿、钼矿、金矿、银矿、 锆英石、铍矿 (绿柱石) 、铜矿等。

铁矿:查明官桥镇红头岭褐铁矿矿区 1 个,查明资源储量矿 石量 1377 千吨,保有矿石量 1328 千吨,全铁平均品位 46.22%, 规模为小型,勘查程度为普查,矿区停采。

钛铁矿:钛铁矿砂矿资源储量居广东省首位,矿区位于平定

镇,范围横跨粤桂两省,曾经是国内钛铁矿主要产地之一,查明 资源储量钛铁矿 3973717 吨,伴生锆英石 91150 吨,矿床平均品 位 (含钛铁矿) 31.50 千克/立方米,矿床规模大型。矿石的主要 有用矿物为钛铁矿、锆英石、磁铁矿,微量独居石、金红石。矿 区停采。

铅锌矿:主要矿区为官桥镇丰村铅锌矿区,勘查程度为详查, 查明资源储量金属量铅 51904 吨、锌 20518 吨,矿区停采。另外 在新安、中垌等镇尚有铅锌矿矿点。

钼矿:查明坡仔营钼矿区 1 个,勘查程度为普查,查明资源 储量金属量钼 44175 吨,中型规模,矿床平均品位含钼 0.04% 。 未开发利用。

金矿:有沉积型砂金矿,如文楼镇砂金矿、六宜河流域冲积 型砂金矿等。

银矿:均为伴生矿产,查明资源储量金属量银 20.4 吨。有官 桥镇红头岭褐铁矿矿区和兰山镇旗杆岭褐铁矿矿区伴生银矿。

锆英石:为平定钛铁矿区伴生矿产,中型规模,查明资源储 量锆英石 55176 吨,平均品位 0.444 千克/立方米。

铍矿 (绿柱石) :有文楼镇罗马营铍矿区,查明资源储量 (BeO) 21.32 吨,品位 1.49~7.75 千克/立方米。

铜矿:铜矿主要为伴生矿,分布在新安、官桥、中垌等镇。

(3) 非金属矿产

硫铁矿 (黄铁矿、磁黄铁矿) :有小型矿区 3 个,为中垌镇 旗杆岭黄铁矿区、官桥镇红头岭黄铁矿区和官桥镇丰村黄铁矿矿 区,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 178.99 万吨。各矿区探明储量矿石量分 别为 108.99 万吨、67.40 万吨、2.6 万吨。

白云母:有良光镇白云母矿和石湾镇白云母矿,查明资源储 量 658 吨。前者中型规模,后者小型规模。

水泥用灰岩:产于文楼、中垌、官桥、林尘等镇,用作水泥 配料,查明资源储量的矿区 3 个,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 165422.8 千吨。其中中垌镇那洪水泥用灰岩储量规模为大型,矿石化学质 量指标为 CaO48.85% 、MgO1.39% 、 SiO26. 16% 、Al2O3 1.63 、 Fe2O30.72%。

高岭土:主要产于新安镇大坡高岭土矿区,查明资源储量矿 石量 1171 千吨,中型规模。

陶瓷土:有新安镇菠罗垌和中垌镇番昌陶瓷土矿等矿区 19 个,查明资源储量的矿区 8 个,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 7613. 1 千吨。

建筑用安山岩:分布在同庆镇石步村富丰石场及府城石场等

地,查明资源储量 993.2 千立方米。

建筑用闪长岩:分布在丽岗镇人工湖二石场等地,查明资源 储量 1723.4 千立方米。

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花岗岩蕴藏的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 布于化州市南半部,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较好地开发 前景。查明资源储量 64867.6 千立方米。

建筑用片麻岩:建筑用片麻岩蕴藏的资源储量丰富,主要分 布于化州市北半部,具有较好地开发前景。

大理岩:为化州市的优势矿产之一,产于文楼镇,查明资源 储量 4881 万吨 (1807 万立方米) ,大型规模。矿石化学质量指 标平均值为 CaO 55.56%、MgO 0.24%、Al2O3 0.043%、SiO2 0. 15%, 平均密度 2.85 克/立方厘米,平均白度 93. 1%,适合加工为重质碳 酸钙粉和轻质碳酸钙粉,广泛应用于建筑涂料颜料,橡胶、塑胶、 造纸填料,化工原料,开发利用价值大。

(4) 水气矿产

地下水:有位于中伙嶂东南面的百岁谷地下水、丽岗镇稀世 锌泉和南盛镇塘岗岭地下水等。

2 、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勘查 至 2020 年底已完成覆盖全市陆 地面积 1:100 万区域重力调查、1 ︰ 25 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1:20 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1:20 万区域重 力调查、1:20 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完成 1:5 万那务镇幅、合江 镇幅、南盛镇幅等区域地质调查 1252 平方公里 (包含廉江市河 辰幅涉及化州市的部分范围) ,占全市面积的 53% 。基本查明市 辖区地层、岩浆岩、褶皱断裂等基本情况及其成矿关系,为地质 领域应用发展提供基础地质信息依据。已对地下热水、钛矿、钼、

铜、铅、锌、铁、高岭土、硫铁矿、云母、陶瓷土、花岗岩、大 理岩、水泥用灰岩、地下水等矿种进行过勘查或评价工作,为矿

产资源勘查开发提供充分的地质依据。

已设置探矿权 截止 2020 年底,有效探矿权 1 个(鸡其埇矿 区铅锌矿普查,部分范围落在廉江) 。勘查矿种为铅锌、钼矿。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止 2020 年底,全市登记有效采矿 权总数 10 个,其中正在生产的矿山 7 个,正在建设的矿山 (陶 瓷土) 2 个,停产矿山 1 个。按开采矿种划分为地热、水泥用灰 岩和建筑用安山岩矿山各 1 个,建筑用花岗岩矿山5 个,建筑用石 料的矿山开采规模均为中型,正在建设陶瓷土矿山规模为小型。 年开采地热 0. 18 万立方米、建筑用石料 114.63 万立方米,矿业 总产值 6669.73 万元。

人口

编辑
2021年,化州市户籍人口181.1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5.37万人,乡村人口95.75万人。常住人口130.08万人,常住城镇人口比重38.4%。化州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11.05‰,死亡率4.77‰,自然增长率6.28‰。

2023年,化州市常住人口131.0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41.21%。

政治

编辑
中国共产党化州市委员会

现任书记:邓泽友

化州市人民政府

现任市长:梁金福

现任政协主席:陈晓山

截至2024年4月26日

经济

编辑

综述

地区生产总值

2021年,化州市地区生产总值625.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4%。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7.47亿元,增长10.1%;第二产业增加值154.47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323.42亿元,增长6.9%。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3.58%、24.70%和51.72%。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化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8%。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3.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7.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6%。按投资类型分,民间投资增长16.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1.7%,工业投资增长113.6%。房地产完成投资38.89亿元增长11.4%。商品房销售面积54.72万平方米,下降40.3%。

财政

2021年,化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亿元,增长3%。在财政本级收入中,税收收入7.34亿元,增长4.1%;非税收入6.36亿元,增长1.8%。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2.79亿元,下降4.7%。

人民生活

2021年,化州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09元,增长7.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18元,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56元,增长9.8%。

第一产业

2021年,化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3.7亿元,增长7.92%。其中农业产值112.7亿元,增长1.13%;林业产值32.04亿元,增长9.02%;畜牧业产值70.36亿元,增长17.28%;渔业产值11.32亿元,增长3.0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2亿元,增长25.35%。

2021年,化州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0.19万亩,增长速度基本持平,粮食总产量34.58万吨,增长0.4%,其中稻谷种植面积76.04万亩,下降0.1%,产量30.71万吨,增长0.1%;玉米种植面积2.78万亩,下降7.1%;产量0.88万吨,下降5.7%。油料种植面积18.59万亩,增长2.6%;产量4.0万吨,增长4.3%。甘蔗种植面积9.42万亩,增长2.0%;产量48.36万吨,增长2.1%。蔬菜种植面积43.85万亩,增长1.8%;产量75.16万吨,增长2.0%。水果总面积77.07万亩,增长1.3%;产量79.26万吨,增长2.2%,其中荔枝产量6.87万吨,增长11.1%;龙眼产量15.06万吨,增长11.9%;香(大)蕉产量27.87万吨,下降7%。

2021年,化州市生猪存栏量85.14万头,增长19.5%,其中能繁殖母猪8.5万头,下降10.2%。家禽存栏量808.1万只,下降3.6%。牛存栏量4.66万头,下降4.9%。肉猪出栏167.07万头,增长32.8%。家禽出栏2297.1万只,下降21.2%。肉牛出栏0.69万头,增长1.4%。肉类总产量16.42万吨,增长16.4%,其中猪肉产量13.06万吨,增长36.2%;禽肉产量3.25万吨,下降26.4%。蚕茧产量2.81万吨,下降0.7%。

2021年,化州市淡水产品产量12.74万吨,增长1.1%。其中优质罗非鱼10.07万吨,增长1%。

第二产业

工业

2021年,化州市规上工业增加值28.38亿元,增长8.1%。工业产品销售率90.58%,下降2.2个百分点。从四大主导产业看,农副产品加工业增长12.6%,医药制药与健康产业下降8.3%,金属制品业增长13.2%,矿产资源加工业增长15.1%。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增加值7.94亿元,增长15.0%。

建筑业

2021年,化州市建筑业总产值179.67亿元,增长2.1%。建筑业增加值59.43亿元,增长1.6%。

第三产业

邮电业

2021年,化州市邮电业务总量11.96亿元,增长29.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9.53亿元,增长34.1%;邮政业务总量2.43亿元,增长14.2%。

国内贸易

2021年,化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32亿元,增长10.99%。其中,限额以上企业8.15亿元,增长28.8%;限额以下企业206.17亿元,增长10.4%。

对外贸易

2021年,化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0.88亿元,增长13.5%。

金融 

2021年,化州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3.84亿元,比年初增长4.7%。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31.87亿元,下降20.2%;住户存款余额396.04亿元,增长9.9%;地方财政存款余额6.04亿元,下降24.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9.71亿元,比年初增长12.4%。其中:短期贷款20.76亿元,增长3.2%;中长期贷款26.23亿元,增长4.4%。

交通运输

编辑

化州市铁路运输化州市铁路运输

公路客运交通是化州市最主要的客运交通方式,化州市区有河东、河西、北岸三个客运站,客运班车每天数百班车往返省内外各大城市、市县。市内新建有化州市物流配送中心,能及时高效地将货物配送发至全国各地。

化州市有黎湛铁路、207国道和国家公路G15沈海线广湛高速公路横贯其中,省道284线、285线、372线纵贯全境,穿境而过的西部沿海高铁、汕湛高速公路已通车,毗邻化州杨梅高速出入口的湛江吴川机场 选址和机场物流基地规划建设工作也正在推进。

2021年,化州市铁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0.5%,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24.8%,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增长58.9%,装卸搬运和仓储业营业收入增长12.8%。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1年,化州市高考600分以上206人,重点人数1269人,本科人数5880人。

科学技术

2021年,化州市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通过认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2家。企业申报茂名市级以上科技项目67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27项,茂名市级36项。通过立项项目33项,共获得专项资金545万元。

文化事业

国家二级图书馆:化州市图书馆。 国家一级文化馆:化州市文化馆。

2021年,化州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7个,演出200场次,组织文艺表演活动50次。2021年“舞出梦想”茂名市第五届百姓广场舞蹈大赛(展演)活动中,化州市获“2金1银”,其中化州市蓝晶舞蹈队《飒爽风情》获得金奖和最佳表演奖,化州市广场舞东湖舞蹈队《老百姓的菜篮子》获得金奖和最佳编排奖,化州市绿花团队《美丽江城欢迎你》获得银奖;在2021年“红荔飘香”茂名市第四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中,表演唱《山村选美男》、音舞快板《颂歌献给共产党》获银奖;在2021年度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中,歌曲《醉红荔》获一等奖,歌曲《美丽的追忆》获三等奖,小品《心锁》获三等奖;

在2021年“红荔飘香”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中,获一等奖作品共5个,其中获音乐类3个,戏剧类1个,曲艺类1个;获二等奖作品共7个,其中获音乐类1个,戏剧类2个,曲艺类4个;获三等奖作品共15个,其中获音乐类4个,舞蹈类1个,戏剧类4个,曲艺类6个。

2021年,化州市共有县级以上博物馆1个,文化站23个。公共图书馆70个,其中村级公共图书馆53个,镇级公共图书馆16个,总藏量50.28万册(件),其中图书32.88万册。读者总流通人次51.3万人次。广播电视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2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有线广播电视总用户数13万户,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100%。

体育事业

化州市体育馆化州市体育馆

2021年,化州市体育健儿在参加茂名市及以上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72枚、银牌67枚、铜牌61枚。

茂名市第十四届运动会,成年组卫冕成功,金牌总数(16枚)及团体总分(177分)再次位居茂名市第一名,其中男子篮球、女子篮球、混合毽球、男子气排球、女子气排球等5项勇夺冠军;象棋、太极拳、传统武术等3项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少年组共获56枚金牌,63枚银牌,58枚铜牌。参加广东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获得2银3铜。参加茂名市“市长杯”足球赛,甲组获得亚军。举办广东省乡风民俗徒步活动暨广东省乡风民俗趣味运动会(茂名化州站)、广东省国民体质监测万里行(化州站)、全民健身日(8月8日)系列体育活动。

2021年,化州市有体育企业或者涉及体育的企业有47家,其中法人单位28家,个体经营户19家。体育彩票销售网点67间,体彩电脑型销量8246万元。

医疗卫生

2021年,化州市成功创建省卫生城市,6个乡镇通过省卫生镇检查验收;中垌、同庆、河西3个镇(街道)6个村(居)委510个家庭户通过居民健康素养和中医药健康素养调查。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升级建设。争取到省中医院组团式帮扶市中医院,化州市医疗机构中医诊疗量47万人次。

共检查各类场所9754户次,下达监督意见书1481份。免费为900多名老年人办理老年人优待证,免费为化州市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投保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234626人共2346260元。抓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及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落实,共计发放各类奖励金206.684万元,发放总人数2947人次;

社会保障

2021年,化州市城镇新增就业1077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12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

2021年,化州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87835人,增长0.4%,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6234人,下降0.99%;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91601人,增长0.63%。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8824人,增长7.37%。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2.64万人,增长0.94%,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8.53万人,增长16.92%;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34.11万人,增长0.06%。参加生育保险5.5万人,增长2.57%。

2021年,化州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1所,集中供养孤儿132人。敬老院21所,集中供养老人259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6201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水平年人均11304元。养老床位8152张,其中民办养老机构拥有床位1707张。共发行福利彩票4642万元。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化州市(或与之相关)古称罗州县、高兴郡、高兴县、石龙郡、石龙县、 罗州、南石州、辩州、化州、陵水郡、勋州、化州路、化州府、化县、化州县。因盛产橘红,橘红在明清时期列为贡品,故而又称橘州。

年例

化州市城乡盛行做“年例”。年例活动集中于正月,尤以初六至二十日为最多。化中、化南很多乡村以正月十五为年例,以土地神“社境”为单位开展年例活动,时间多为一天,亦有两、三天的。年例之日,亲友不请亦来,可不带礼物,俗称“睇年例”,主家盛情接待,鸡鸭鱼肉,宴饮尽欢。期间,活动丰富:请道士拜忏、舞狮、八音班活动、游神、摆醮(各家各户的三牲集中摆在一起拜神),祈求人寿年丰;挂花灯(为男孩开灯)、燃放烟花爆竹、舞狮、放电影、演粤剧、木偶戏等,娱乐通宵。随着城乡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同学、同事、朋友联谊活动活跃,各地做“年例”和“睇年例”之风更盛,尤以化南各地最盛,有的人家来客数十甚至百人以上,大摆筵席,以客多为荣,以菜肴丰盛为时尚,为做年例,有的人甚至花费半年积蓄。

戏剧

2010年,广东省化州市的“跳花棚”,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项目类别,编号Ⅲ-100。

木偶戏

化州木偶剧化州木偶剧

南宋以后,由中州迁至福建的移民有不少迁来化州,木偶戏(俗称鬼仔戏)便同中州文化一道传入,历元、明、清三朝,日趋发展繁荣。至清末民初,木偶班发展为不同类型。就其舞傀形式分,有提线木偶,有仗头木偶,仗头木偶又有小傀、大傀之别;就其规模大小分,有单台戏(1人)、中班(3~6人)、大班(10多人);就其唱腔分,有唱鬼仔戏者,有唱粤曲者。另外一种“阴阳班”,白天(下午开始)舞傀儡唱粤曲,夜晚由化装演员演唱,与一般粤剧无异。境内各种类型之木偶班,以唱鬼仔戏者为主体,化北多为单台戏,化南多为中班、大班。由于鬼仔戏用本地话演唱,声韵修扬,妇孺皆懂,为群众喜闻乐观,历久不衰。每当民间节日、农闲或其他庆典,群众多请木偶班演唱助兴,台期一般三五天,也有连演上个月者。因而化州素有“森偶之乡”之称。

粤剧

化州粤剧化州粤剧

俗称“大戏”,为化州传统的剧种,历来城、乡人民所喜爱。自清代中叶开始传入本市。清末和民国,市区及南安、杨梅、南盛等大圩镇都组建有业余或职业粤剧班,每于民间节日、庆典活动或农闲进演出。除本地粤剧班上演外,城、乡还不时集资聘请省、港的专业粤剧名班到来演出。当省港粤剧名班上演时,往往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赶来观看。其时演粤剧名班在广场搭戏楼公演,分日戏和夜戏,日戏约从下午2时演至晚上8时,夜戏人晚上8时演至第二天黎明。除官绅、富户在戏楼前广场两旁搭“子楼”坐着看戏外,众多观众均是站着观看。演出多为传统的剧目。如《六月飞霜》(窦娥冤)《白蛇传》《陈世美不认妻》等。

话剧

化州市话剧兴起于民国八年(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其时,县城学校多有师生演出话剧,民众称之为“文明戏”。民国27年,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该市话剧日趋兴盛。其时学校师生纷纷组织话剧团或宣传队排练演出话剧。每当各圩镇的圩期,不时有学生街头演出队及广东省第十一游击队区属下的乡村工作团,演出以哥哥歌颂抗日将士英勇杀敌、揭露控诉日本侵略军暴行为内容的短剧、活报剧,其中较为活跃的剧团有街头演出队,职业中学话剧团、县立第一中学话剧团、县立第二中学演出队、醒民剧团、驻军高钦师管区第四补充团剧团等,上演话剧剧目有《松花江上》《台儿庄》《游击队母亲》《八百壮士》《夜之歌》《放下你的鞭子》《牛头岭》《抗日保家》等。学生街头演出队、职中话剧团巡演期间,兼募捐大衣、粮食、散发宣传资料,慰劳抗战将士。民国30年5月,七区专员张炎发起在县立第一中学运动场子举行了为期7天的“抗日救国宣传周”,白天举行体育运动比赛,晚上组织演出《黄河大合唱》《打回老家去》《雷雨》《放下你的鞭子》等节目,对鼓舞民众抗日起到积极作用。

语言

化州市居民使用的语言主要为化州白话(粤语)和化州涯话两种汉语方言。化州白话即化州话,属粤语吴化片,是市内分布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使用该种语言的居民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0%,主要分布在市内南部、东部和北部各镇村。化州涯话属客家话系统,但与正宗梅州的客家话差异较大,使用该种语言的居民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0%,集中分布在市内西部的兰山、中垌和西南部的新安镇。平定、文楼、合江、官桥等镇的居民同时使用化州白话、化州涯话两种语言。

粤语

化州粤语,也称化州话或化州土话,是全国七大方言区中粤语的其中一部分,亦是在化州本土通行的方言,属粤语中的吴化片,和吴川话一样是吴化片粤语的代表音。化州话分两种:上江话,有8个声调,以市区为中心,分布在市区,东山、南盛两街和良光、笪桥、丽岗、林尘、江湖、那务、播扬、宝圩等镇;下江话,有浊塞音、,以南部长岐镇南安圩为中心,分布在同庆、长歧、杨梅等镇。化州话为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之一,使用人口约150多万,占化州全市总人口的70%。

客家语

笪桥黄瓜笪桥黄瓜

客家语在当地被称作涯话(Ngaiva),正确写法为ʎ话(亻厓话),即粤西、桂南的客家语,是中国七大方言区中客家语的其中一部分,占全市总人口的30%。

特产美食

编辑
化橘红

化橘红化橘红

化州橘红,是化州的地道特产,又称化州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称为化橘红,相传汉朝以前已有种植。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其未成熟干果或果实外层的干燥皮,具有宽中下气、散寒燥湿、健胃利气、消痰止咳、解烟醒酒等功效,化痰止咳功效尤为明显,明代前已为医家处方使用,明、清代被列为宫廷贡品、御用药物,为“十大广药”和中国名贵中药材之一,有“南方人参”之称。

笪桥黄瓜

笪桥农民种植黄瓜历史悠久,量制成瓜干,则是百多年前的事,笪桥黄瓜(又称化州黄金瓜),以产地得名,始种地是中村、留村,以后陆续发展至附近的山埇、下垌、英笔、禾仓角、尘塘、良埇、低坡、西埇和瑶埇等地。笪桥黄瓜有甜瓜、黄瓜、米瓜和蛇瓜4个品种。

南盛沙姜

南盛沙姜有200多年种植历史,始种地蒲山,当时仅数十亩。以后,沙姜的应用日广。不仅可作调味品,还可作药汉病,种植面积遂不断扩大,清末发展到500多亩。民国期间。南盛沙姜的种植面积由蒲山扩展到谢村、山尾和乐塘一带,年种姜千余亩。

尖岗粘米

尖岗粘米是晚造品种,因产于丽岗镇尖岗岭(又名丽山)周围的尖岗、赤坎、丽岗、丽册和低坑等一带而得名。

中垌猪

中垌猪中垌猪

中垌猪以产于中垌而得名,它是广东省内良种猪之一,是当时化州县农家养猪的主要品种。中垌猪具有早熟、肚兜大、粗食、快长、易肥、皮薄、肉嫩、矮脚易圈和母猪产仔多等特点。

平定沙司鸡

平定沙司鸡又名屋角鸡,以清初梁家沙司巡检衙迁建于平定屋角面得名。此鸡是本地的名优鸡种,在粤桂边境素享盛名。清初,梁家沙司巡检衙所管辖的地方,山高森密,河溪交错,虫蚁鱼虾多,野鸡特别多。野鸡经过人工饲养,逐渐驯化为家鸡,取名为沙司鸡。沙司鸡始养于平定,后陆续发展到兰山、文楼等地。

桂圆肉

桂圆,又称龙眼,是广东化州和高州特产之一,素有“南国人参”之美誉。

化州蚕丝

化州市是广东省4个蚕桑基地之一,有悠久的养蚕及丝绸加工历史,丝绸加工业水平亦位于广东省前列。化州市出产的双宫丝(A级丝)是属于优质的丝绸原料,是加工高级丝绸的优质原料。

荔枝

荔枝荔枝

唐朝时,茂名荔枝已成为朝廷贡品。化州市荔枝生产大镇中垌镇的荔枝根村和荔枝塘村、兰山镇等是化州市出产优质荔枝的主要生产基地,其中兰山镇是荔枝用于出口的主要基地。

化州红杨桃

红杨桃,又名“阳桃”、“羊桃”,学名“五敛子”,又因横切面如五角星,故国外又称之为“星梨”。是久负盛名的岭南佳果之一。在岭南各地都有红杨桃的,然而最著名的还是化州新安红杨桃,这里的红杨桃果实硕大,形状特殊,颜色呈翠绿鹅黄色,皮薄如膜,肉脆滑汁多,甜酸可口。其主要品种有“崛督(平顶)甜杨桃”、“尖督(尖顶)甜杨桃”、“酸杨桃”三种。

化州橙

化州市种植甜橙历史悠久,品种也很多,橙类主要有化州橙、红江橙、新会甜橙、柳橙和暗柳橙等,柑类主要有蕉柑、桠柑、蜜柑等。其中,化州橙已有三百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本市柑橙的主要品种,具有果大、汁多、果汁含高糖高酸,符合甜中带酸的国际口味。化州橙的果肉细嫩,汁多化渣,种子10粒左右或更多。果实在11月中、下旬成熟。果实耐贮运,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果汁等。

化州红阳番石榴

化州红阳番石榴于20世纪80年代引种自台湾,具有早结、丰产、稳产的特性,果实清甜爽脆、口感良好,是化州市各类水果中最俏销的果品之一。特别是通过具有化州特色的吃法:去皮切片番石榴经配料(沙姜糠、陈皮等)调配后食用,更是别具一番风味。

化州糖水

化州市是盛产甘蔗的地方,有丰富的糖资源,加上气候燥热,非常需要滋润一下。化州糖水配有地道药材或各种副食,可以清心火,降燥热。

化州市当地特色美食

山姜鸡

山姜头焗乳鸽

隔水蒸鸡

白切果园鸡

锦绣火龙果

凉拌火龙果茎

上汤辣木叶

杨桃果拼蒜香五花肉

五彩菠萝丁

金瓜扣五香肉

菠萝蜜炒枣皇

养生黑米炒饭

冰镇五彩水果

风景名胜

编辑
截至2008年,化州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7个,其中化州孔庙为茂名市级和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安曲径封诰楼、长岐李氏大宗祠、南安佛子神祠、那务冼太庙、杨梅陈氏大宗祠为茂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生态旅游及度假胜地有广东南亚热带农业科技园、丽山胜景、南山寺、中火嶂、龙王山(六皇山)、名教倒流湾自然风景旅游区、那务时代温泉、星河国际假日酒店、橘州生态公园、下郭游乐园等。化州市境内入选首批茂名市乡村美食旅游精品线路有中国化橘红之乡寻味之旅、化州自然生态美食之旅。

化州古八景:宝山积翠、立石中流、鉴水飞帆、骊珠波光、千秋夜月、龙岗盘石、凤井鸣泉、登高野色为化州古八景。八景有的因景物变迁。已非昔日景点;有的则因建设被毁,不复存在。

广垦(茂名)国家热带农业公园

广垦(茂名)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创建于2002年,是广东农垦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化州市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公园被评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公园位于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背依化中化南最高峰中火嶂,四周环绕六竹水库,占地面积约5000亩。公园分为中心区、科普体验区、主题农业园区、主题酒店区、游乐区等五大板块,是国家农业农村直属,广东农垦投资兴建的国家级农业主题公园。公园以热带农业为主题,以热带水果文化为特色,融合山水风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为一体。中心观光区的景点有花海、热带农业展示馆、橡胶剧场、行云流水广场、水果大观园、缅茄广场、野牡丹园、杜鹃园、鸡蛋花园。这里有百年树龄的珍稀奇树——缅茄树,有近200种热带、亚热带珍稀水果。

南山寺

南山寺坐落在丽岗镇丽山岭,是一座融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集法事、讲经、修行、教育、养生、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型寺院。南山寺曾因北宋名臣范祖禹、明代高僧憨山禅师及清代两广总督戴耀等而远近闻名。始建于盛唐时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明朝神宗皇帝赐高僧憨山大师金帑3000修葺寺院,又赐“海印”佛匾,光其门楣。两广总督戴耀也曾赠题“曹溪演法六祖之道”,南山寺因此声名远播。2005年,重新扩建,集宗教法事、养生修行、生命关怀、自然景观于一体,是一个具有显著的明清时代宫庭式江南建筑风格的大型古建寺院。

化州孔庙

化州孔庙在化州市宝山之南。又叫文庙。宋嘉定二年(1209年)守范良辅迁旧学府于州治南厥,为孔庙建筑奠定了基础,后历经元、明、清数代多次移建与重修,至清嘉庆五年(1800年),孔庙建筑格局始告形成,其中包括名宦祠、乡贤祠、尊经阁和明伦堂、学政署、石龙书院等,组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古建筑群。孔庙建筑群规模宏伟,占地广阔,约1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配列。庙前有开阔的广场,矗立着柏木牌坊一座,坊上正中嵌“天下文枢”巨匾一方。牌坊旁有砖砌“大成井”一口,井口周长6米,深5米。过牌坊搭级而上为面宽3间的先师门。进入先师门,迎面是崇基石栏的大成门,门左侧为名宦祠,右侧为乡贤祠。大成门内为中心庙院,院内青砖铺地,古柏参天,中间一条笔直甬道直通大成殿。通道两侧为东西二庑,各有走廊分通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坐落在用花岗石砌筑的月台后。

化州孔庙

瑚琳杨氏宗祠群

瑚琳杨氏宗祠群(含杨氏大宗、遯斋公祠、退斋公祠、立斋公祠、益斋公祠、)位于茂名市化州市杨梅镇那新村委会瑚琳新村。这个宗祠群最早最高的是杨氏大宗,另外几个是杨氏的几个分支各自的祠堂。其中保存最好的是杨氏大宗和立斋公祠。但是,都在头门遭到贴磁砖破坏原有立面和毁灭原有彩画。虽然头门遭到破坏,可是内部还是保留了不少原有的雕绘的,特别是木雕,这些精美程度在穷困的茂名地区是很少有的了,说明当时杨氏十分富有。关于此地杨氏,有资料称:本系宋龙图阁直学士杨时(龟山公)五子造公房直裔,造公五世孙大经、大纶裔散居于广东电白、吴川、茂名、高州、廉江、遂溪、雷州等地。又五世孙弼养,号松庵,于元末明初由南雄(珠玑巷)迁东莞太塘里(大塘里),遂为东莞一世祖,衍四代其玄孙体震,字复中,号云水与弟体乾,字美中,号霞侣,于明嘉靖丁酉(1537年),偕叔道福、道丑、道通之孙众,族亲八十,率众三百余人由东莞迁化州、吴川为瑚琳始祖,现族属村庄一百一十九条,人口十万余众,人文鼎盛世,为粤西望族。明中叶建立杨氏大宗祠、遁斋公祠、退斋公祠、立斋公祠、益斋公祠形成宗祠文物群。

长岐古塔

化州市长岐镇耸立着两座古塔。题雁塔,乡间俗称八角楼。该塔位于长岐镇南安圩东南侧的田间水滨,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呈三层八角形塔身,高6米,塔门上镌“题雁塔”三字,底层嵌刻《题雁塔记》,为当地犀湾村籍进士、吏部主事李士周撰并书。古塔灰砖砌成,有硬土夯成的环型台基,由于年久失修的缘故,荒草蔓生,野鸟扎营,但也由此平添了一丝野趣,一眼可见其文物的沧桑感。题雁塔笼罩着一种神秘的乡野之风,听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学子开始入私塾就学之前,一定要到题雁塔烧香叩拜,表明自己求功名的决心。旺岭古塔,乡间亦称八角楼。该塔位于长岐镇旺岭桥畔,是一座覆钵式的-塔,修建于明代万历庚辰年(1580年),清代咸丰年间和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两次重修。塔分上下两层,底层称“报德祠”,祠门两旁镌刻有一副楹联:报与天并重,德配地无疆。相传为纪念佛师曾炽而设,曾公曾经为当地乡民勘山勘水,乡民感于其恩,故立祠纪念。第二层叫文帝阁,阁门亦嵌有一副楹联:文运宏开笔扫千军光汉族,帝心点眷星辉七曲照华山。

范祖

范祖禹墓位于化州市河西狮子岭(石牛岗)南麓(今市人民医院北隅),坐北向南,背依龙冈盘石,面向钦廉驿道。明制土筑圆墓,用砖砌墓环,周长12.6米,墓碑高1.6米、宽0.95米。碑铭:“宋翰林学士范公之墓”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立。碑座石龟,周围砖砌。墓前1米处砌砖壁一座。三门各高2.5米,门楣镌刻“范祖禹之墓”五个大字。左右联云:“马鬣仰遗风一代衣冠光岭峤”,“龙冈馀浩劫千年魂魄吊令威”。明嘉靖十八年(1593年)于墓左建“玉光亭”,一座三间,红墙绿瓦,高13米,四面回廊,重檐揭角亭堂华丽。四周树木葱茏,共占地600平方米。清乾隆四年(1739年)知州李祖旦重修墓地,道光五年(1825年)春,知州黄锡宝于墓沿立栅栏,民国23年(1933年)县长梁庆翔对墓地进行全面整饰。范祖禹(1041~1098年),字淳甫,号梦得。江苏吴县人。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进士,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协助司马光编纂国史《资治通鉴》。著有《唐鉴》《帝学》《仁皇政史》。元符元年(1098年)迁化州,病故于南山寺,时年57岁。葬于南山(大碰岭),后迁葬于此。

化州学宫

化州学宫位于化州市河西宝山公园南隅。北依宝山,南对驿道(今广海公路)。始建于北宋,先建黉宫、石龙书院。后于宋嘉定二年(1209年)建崇圣祠。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重建大成殿、东西庑、讲堂(明伦堂)。现貌为清式建筑,红墙黄琉璃瓦,土木砖石构筑。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为主轴,东西配置祠宫、厢庑、斋舍等70余间,青云巷左右通连,呈方形布局。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大成殿面宽五间30米、进深12米,副阶周匝,前有月台,占地460平方米。重檐歇山顶,前檐通檐置如意斗栱,正脊灰塑双龙戏珠。殿内雕梁画栋,盘龙飞凤。正殿供奉孔子五代祖先,东西庑配位供奉孔氏门生七十二贤人牌位。尊经阁面阔三间,高两层。与明伦堂、蟾宫相联属,红墙绿瓦。此外还有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文昌宫、石龙书院、东西厢、东西庑等建筑物,以及游池、圣井、下马碑等。1998年1月,被茂名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封诰楼

封诰楼在化州市新安镇曲径村北约0.5千米。该楼坐北向南,面向石山凤凰岗,占地200平方米,楼高9.5米,为二层建筑。大门上方挂“凤岗公祠”刻匾,底层1厅2厢相通,地板铺砖,天板雕花,四侧斗拱飞檐。红樯绿瓦,有顶脊二龙戏珠,彩色壁画。楼上四面回廓。金匾“奉天诰命”挂正门楣,祠党之右建有三圣堂,楼、祠、堂为一体,是古朴幽雅的园林建筑群。第二层四面回廊,12根石柱支撑,高6.5米。后壁镶有“奉天诰命”碑,用汉、满两种文字刻成碑文:清咸丰九年(1859),任湖北罗田知县的曲径村人彭应鲤,为纪念曾祖彭凤岗受封中议大夫和文林郎,特建此楼。今封诰楼、凤岗公祠是曲径小学。该楼旧貌仍在,但桁木虫蛀,后檐垂倾,亟待护修。是县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1986年,化州曲径封诰楼被定为县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1998年,被列为茂名市文物保护单位。该楼位于粤西茂名市化州新安镇曲径村北约0.5千米处,始建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有150年历史。

琉璃泉

琉璃泉在化州市新安镇,有一口古老的水井,名叫“琉璃泉”。据《化州县志》记载:琉璃泉坐落栈道旁,是路边过关的旅客饮马憩息的好地方。明崇祯年间,乡民壁土建庵于此,取名“琉璃庵”,文人墨客常会聚这里赋诗品茗。一郡城清宫遭难出逃到此,化法名善果,隐于庵中,削发当了和尚,收小和尚五名作伴。他率众在崖下挖凿了“琉璃井”,摘叶作茗侍待行人。古人曾为此泉写下了“茗饮一盏赛新罗”的诗句。自此,“来试名泉一勺甘”者蜂至。琉璃泉水清如琉璃,它久旱不渴,比常水重5%,且久存不腐,即使没有煮过,饮食也甘。用琉璃泉水泡本地出产的榕树茶,茶色黄亮,香气清幽,滋味醇厚,如饴似酒。附近一山村,老百姓常饮此泉,长寿者甚多。

丽山

丽山,又名尖岗岭,在州治北15千米,高60余丈,山势突兀,林木茂密。丽山有一奇,每当天寒霜冻,此山左右皆无霜,杂粮并不枯萎。丽山石景蔚为大观。如:石室“位于山之东南侧,离峰峦贡200米,顶上巨石如伞,四周石壁为墙,深12米,宽15米,可容百人席坐,乃游客避雨之所。石洞:位于东南侧山坳,洞深不可测。相传为仙人罗辨的洞府,乡民称为“仙人洞”。石溪:在仙人洞下,长达20米,不见水流,只闻水声,称“石底流泉”。石台:位于塘坑村西北隅,石长20米,宽15米,高3米,上有一脚印,相传为歌仙刘三妹于此传歌留下的脚印,故又称“升仙台”。石塔“位于石台东面,石高8米,底宽3.5米,状如塔,矗立在登山路旁。过去猎人常藏身石上,专打进村叼畜之虎,故又称打虎石。此外,还有石林、石床、石碟、石砚等多处石景。

宝山公园

宝山公园位于化州市城区中心的宝山上,古为八景之一的“宝山积翠”。1964年辟为烈士陵园,1984年改建为宝山公园。公园正门在东面的陵园路口,有石阶登山顶。山顶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山四周有景仰、橘香、积翠。龙吟等亭;环山路两条,旁设石台、石凳,供游人憩息。

清风楼

据《化州县志》(1978年)记载,清风楼位于县府大院(今化州市公安局)北隅古城墙的最高点上,背枕罗江,面向州城,一座两层,高11米,长16米,宽10米,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四面回廊,红墙绿瓦。始建于唐代,数易楼址楼名,唐名清风台,宋称清风楼,元改观风楼,明代复称清风楼,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改名魁星楼,后通称清风楼。此楼至今尚存。1986年,清风楼被确定为第一批化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安冼太庙

南安冼太庙南安冼太庙

南安冼太庙位于长岐镇南安圩,占地面积234平方米,高5.6米。明弘治元年(1488年)始建,重修于清末。

著名人物

编辑
麦康森

麦康森,水产养殖专家,主要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1958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化州市。1995年毕业于爱尔兰国立大学,获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荣誉称号

编辑
化州红杨桃和无核黄皮果分别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橘红痰咳液、橘红咳煎膏获国际优质产品最高金奖,获准在美国上市。化州市先后获得全国乡镇企业先进县、全国水果百强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市)、国家无烟草广告城市和省卫生先进城市等国家(省)级荣誉称号,南盛地税所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职工之家,化州人民医院、电信局被评为省文明单位,名教村被评为省文明示范村。

2018年12月12日,广东省教育厅授予化州市“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

2019年8月,化州市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0年6月30日,化州市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化州市入选2020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21年1月14日,化州市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名单。

2021年9月8日,化州市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0月,化州市荣获全国医共体建设示范奖。

2021年11月15日,化州市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2022年4月14日,化州市位列“赛迪顾问乡村振兴百强县(2021)”全国第九、广东省第二。

2022年9月5日,化州市入选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五批名单。

2022年11月18日,化州市入选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

2023年3月,入选2022赛迪乡村振兴百强县榜单全国第十,广东第二。

2023年8月29日,入选广东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单位名单。

下一篇 雷州

上一篇 少府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