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阳楼 编辑
紫阳楼:紫阳楼又名紫阳书堂、紫阳书室,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朱熹从15岁起在此定居,一直到晚年迁居建阳为止,住了近50年。历代屡经修建。后毁于民国,现尚存遗址。
中文名:紫阳楼
地理位置:位于屏山脚下,潭溪之畔
景点级别:列为第四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别名:紫阳书堂
这居室地处群峰叠翠的屏山脚下,碧水潺流的潭溪之滨。屋前一片青翠扶疏的毛竹,间杂着数株高大挺拨的松桂;屋后几畦青圃镶嵌着半亩方塘,传说朱熹幼年在此若读时无意之间瞥见方塘中的云彩映衬着消瘦的人影,不禁有感于衷,遂作《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宅居周围古树参天,山明水秀,荷塘莲花,映日盛放,印证着理学先辈周敦颐所赞誉的理学家的崇高人品。这里实在是一处潜心攻书的胜地。朱熹40年后迁离五夫里,还恋恋不忘这处旧居,他在《怀潭溪旧居》诗里写道:“忆往潭溪四十年,好峰无数列窗前。虽非水抱山环地,却是冬温夏冷天。绕舍扶疏千个竹,傍崖寒冽一泓泉。谁教失计东迁谬,惫卧西窗日满川。”(《朱文公文集》卷九),怀念旧居的思绪跃然纸上。
紫阳楼遗址于1992年12月22日经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四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