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育济 编辑
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研修学会会长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院长 ,山东省历史学会会长 ,《中国历史评论》主编 。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 ,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 ,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科评奖委员会评委,华东师范大学思勉原创奖评审专家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2007年国家级教学名师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筹备委员会专家咨询组组长 。作为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申办者之一 ,曾和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以及姜生代表山东大学一起组成3人工作小组,亲历中国申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全过程 。山东省政协委员 ,中国史学会理事 ,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山东社会科学名家之一 。主持的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与教育对策研究:以史学分析与公共历史教育体系的构建为中心》是当时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获得的最高层次科研立项 ,也是山东大学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 。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人民日报》上发表过多篇学术文章 。
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首批18位委员之一 ,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理事 ,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主编 。2004年初,在国家压缩、整顿、合并现有本科专业的大背景下,曾力促教育部专业设置委员会破例在全国高校中新增设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 。
中文名:王育济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57年6月
毕业院校:山东大学
职业:教师
主要成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院长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主要成就: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
出生地:济南
代表作品:《中华民族精神概论》,《中国古代史》,《中华名门望族丛书》,《宋太祖传》
地点:山东
职称: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职务: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首批18位委员之一 ,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理事 ,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主编 。山东省政协委员
王育济
1999年曾应邀至德国慕尼黑大学等讲授“宋元时期的望族及其文化”等专题 。
2006年12月,和于良春、王小云、李术才、刘桂真、陈子江、程林等山大学者共同当选为“2006年度山东大学十大新闻人物” 。
2009年10月10日,王育济教授当选为山东省历史学会会长 。
2011年12月,当选山东省文化产业专家库首批成员。
2015年6月,出席济南市与驻济高校文化产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王育济
2017年10月28日,王育济教授主持“文化传承·中国梦”——山东大学百年学堂十月大课暨第55届山东大学校友企业发展论坛 。
2018年12月,王育济教授入选“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山东社会科学名家”16 位历史学名家之一 。
2018年12月14日-16日,作为《中国古代史》教材第二代作者代表,参加由福建人民出版社主办,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山东大学《中国历史评论》编辑部协办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出版40周年学术研讨会。
2019年12月11-13日,作为高校历史学科的学术专家应邀出席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会。出席会议评审的有学术专家、出版专家和财务专家300余人,其中文理医工等各个领域的学术专家100余人。
2020年6月29日,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研修学会成立大会在济南召开。王育济被推选为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研修学会会长。
2020年11月中旬,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王育济教授受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邀请,赴京参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第二批)评审工作 。
宋太祖传
作者名称 王育济 范学辉
作品类别历史学著作
作品时间2021-3-1
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很好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关系。本书围绕着“宋太祖及其时代”的基本思路,对宋太祖的生平、事迹及其历史贡献进行综合研究。
理学-实学-朴学:宋元明清思想文化的主流
作者名称 王育济
作品时间1993-12
天理与人欲--理学理欲观演变的逻辑过程
作者名称 王育济
中国文化发展史·宋元卷
作者名称 王育济
代表作为《金匮之盟真伪考》(1993年)、《论“杯酒释兵权”》(1996)、《关于诸本互异的若干问题》(1998年)、《走出中世纪:理学、实学、朴学的嬗演及其启蒙意义》(1994年)、《“官家”与宋代皇权的理性定位》(2005年)、《文化产业:学术阐释的原则与目的》(2006年)等论文30余篇。独立出版《天理与人欲》等专著二部。主持出版《中国野史.一千种历代野史笔记的标点整理》(4000万字)(2000年)。主编教育部部颁教材《中国古代史》(2000年)、《中国历史文选》(2001年);主持国家精品课程《中华民族精神概论》(又名《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精神》)(2005年);
主编的《中华名门望族丛书》(1997),被海外学术界称为“中国古代望族史研究的新开端” 。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的认知与教育对策研究:以史学分析和公共历史教育为主》(2006年)及山东省政府特批课题一项。
主编中国国内首次编纂的、按年度持续反映中国文化产业理论走向和研究水准的大型学术文摘类著作《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1979-2008年各卷 。
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20年第2期上发表Keeping Abreast of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ciences": Dialogue and Exchange《对话与交流:与“国际历史科学”同行》 。
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发掘齐鲁农书的当代价值》 (2019年04月09日)等文章。
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12年01月11日)、《关于“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 2015年08月23日) 、《齐鲁农耕文明的“农本”思想与“恒产”理论》(2019 年 3 月 25 日) 等多篇文章。
2021年3月出版《宋太祖传》(人民文学出版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