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米村 编辑
那霸市下辖村
1372年,琉球中山王察度向明朝朝贡。为了方便贡使往来,另一方面也为了防备倭寇,明洪武帝派遣福建舟工三十六户赴琉球定居,这些移民被称为「闽人三十六姓」。闽人三十六姓至琉球後,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岛上建立了一个自己独立的村落。这个村落,最早被称为「唐营」或「唐荣」,后来改名为「久米村」。
中文名:久米村
地理位置:今那霸市的久米
时期:琉球国
建立:汉人
久米村的人都是汉人,因此其汉语水平非常高,在琉球对中国的交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接待册封船和对华贸易的人多为久米人。据李鼎元的《使琉球记》记载,因久米人精通汉文,所以在琉球社会中的地位较高,闽人三十六姓後裔,有不少是与国王关系亲近的特权阶级。
久米村人非常重视教育。因通晓汉文,久米人几乎垄断了官生的所有名额。1718年,闽人三十六姓的後裔程顺则在久米村建立明伦堂,提高了久米村人的教育程度,为琉球国的儒学教育奠定了基础。到1798年时,尚温王在王府北建立国学以後,久米人垄断官生名额的地位才开始松动。
1609年萨摩入侵琉球之际,久米村出身的三司官郑迥主张强硬地对抗萨摩侵略。1609年至1868年,琉球国成为萨摩的附庸国期间,久米村内禁止传播日本文化。久米人拒绝穿和服,禁止说日语。1644年清军入关以後,久米人拒绝剃发易服,以维持汉人传统。
1879年,琉球被日本灭掉,改为冲绳县。久米村人多为支持清朝的人士,因此,亲清派以久米村为中心,反对日本的兼并,同时希望清朝协助琉球复国。但清朝却在1898年甲午战争中战败,许多支持清朝的久米人选择流亡清朝。从此以後,久米村开始走向衰落。
1992年,为纪念福建与冲绳的特殊历史因缘,福州市协助那霸市政府在久米村原址上建立了一座庭园,命名为「福州园」。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