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梦游西岳 编辑

历史故事

朱元璋梦游西岳是指洪武三十年一日朱元璋梦中拜见岳神的历史故事。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朱元璋梦游西岳

分类:历史故事

解释:洪武三十年一日朱元璋梦拜见岳神

备注:为华山人津乐乐道,流传至今

起因

编辑
洪武三十年一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正与一大臣闲聊,谈及西岳华山,朱元璋兴趣甚浓。这位大臣于洪武25年曾随礼部主事廖亮祭祀过华山,对山上名胜及历朝祭祀了然于胸。他向朱元璋讲述了巨灵擘山、吹箫引凤、毛女玉姜的掌故,又详细讲述了北周武帝亲临轩庭问道于焦道广、宋太宗三诏陈抟的逸事。还列举了历代帝王祭祀华岳尤其是秦皇建观、汉武筑坛、玄宗树碑的史实。敦劝朱元璋应效法历代帝王,于金秋亲祀西岳,以祈福康宁、国泰民安。朱元璋听得有滋有味,对西岳华山甚是向往,但谈到亲临西岳祭祀一事,面上颇露难色。他对这位大臣叹说:“西岳华山,天下名山之冠,朕早有所闻,今日听卿一番讲说,更觉神奇无比,只是朕春秋已高,如何登得险峰,到得仙境?祭祀一事,还是烦劳大臣们代朕为之吧!华岳仙界,恐朕此生难得一游矣广言罢,叹息不已。这位大臣临出宫,献给朱元璋一幅太华全图,以慰其未游之憾。

经过

编辑
是夜,朱元璋沐浴罢,躺在龙床上,想起日间那位大臣讲述的华岳景致,忙打开那副太华全图,悉心把玩起来。只见图中三峰直如倚天之剑,插入青冥。白云缭绕,洞天掩映,黄河宛如一线,从华麓东折……万千气象,满纸烟云。朱元璋不觉叹道:“古人谓华岳乃西京王气之系,今以此图观之,诚不谬也!”朱元璋边赏边赞,十分投入,不觉更漏已深,竟不知不觉寐去。

睡梦中,这位朱皇帝梦见他由都城金陵起驾,乘着五色祥云,一路涉江淮,出函关,直奔华山而来。当距华山还有百里之遥时,猛然看见西方一座高山,穿云而出,冲霄汉,山上岩崖灿烂,五光十色,呈放射之状。及至峰前下云头,扪山根仰望,愈觉神奇。正当惊叹山峰如削壁立干仞,不知如何攀登,一阵仙风吹来,自身却飘飘上升,一忽儿功夫,便到了峰巅,他俯身下视,但见群峦叠嶂,拱护四周,石莲生香,仙气漫漫,愈觉此山绝非他山可比。山上苍松森森,遮岩映谷,丹崖突兀高耸云端。其境寂静清幽,纤尘不染,豺狼、狐狸、狡兔绝迹,确是一方神仙净土。不知怎的,朱元璋忽觉身心疲惫至极,便小憩于一株老松之下,多少往事便纷沓而至。幼年出家皇觉寺,一钵一磬沿门乞食,备受人世炎;及大,南征北伐,剿灭张士诚、陈友谅,几番出生人死;为固皇权,他兴胡惟庸、蓝玉等狱,废中书省及左右丞相,费尽了移山心力。六十九年来,他厌倦了尔虞我诈,玩腻了血雨腥风,虽然位居至尊,富有四海,但觉人活得好累,他好羡慕华山,这里没有“豺狐”“狡兔”,心内完全不必设防,也毋需戴上面纱,只管尽情地感受神仙,在这白云仙境无忧无虑,逍遥自在地畅游。于是,他精神顿添,绕着岳顶,乘兴而游。那观不尽的奇山异水,说不尽的赏心乐事,不禁为之陶醉。此际,他坐在一硕大的怪石上,背临绝壑,东、西两峰好似他的扶手,觉得比龙椅自在,比龙床舒服,顿觉心旷神怡,似人仙境。

正当朱元璋逍遥之际,忽见一双白鹤翩然飞至身边,忙以手相招,抚其长颈,只觉四周异香缭绕,仰望太空,只见银河灿烂,一派光明,而无数星辰已布满自己左右。

侧目谛听,管弦丝竹之乐由远而近,清妙之韵,远非宫中之乐可比。不一会儿,有一天神跪在面前,提醒他说:“小心,不要高声,上帝就在咫尺之间,万勿惊动!”听了天神这番言语,朱元璋方才知晓自己并未进入天宫,而是在华山之巅会见天神。可见华岳之高,完全是一根通天的巨柱!于是,朱元璋诚惶诚恐,用九拜中最崇敬的礼匍匐于地,头挨着地面多时才抬起来再磕下去,这样下拜。参拜完毕,瞻仰天庭,愈觉神清气爽,体健身轻,朱元璋心下好生奇异。一会儿时间,听见千谷万壑风声乍起,华岳诸峰间雷鸣不已。他这才顿悟:原来我刚才参拜竟惊动岳神白帝!风动雷鸣,这是天地造化,一定是丰年的好征兆。于是举手加额,以谢华山神灵。不料手一动作,豁然惊醒,原是南柯一梦。

结果

编辑
朱元璋揉目坐起,细思梦中情景,甚是真切,如同亲历一般,虽说“朝乃作思,夜必多梦”,然而梦中奇遇使他惊讶不已。自己日理万机,不能亲祀华岳,拜会神仙却梦游其境,参拜岳神,祈得风起雷动,此乃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祥瑞。且有白鹤降临,亦属延年益寿之在征兆,于是,连忙翻身下床,轻舒御腕,详细记下了梦中种种奇遇,题名为《梦游西岳文》,此文载于《华岳志》之中,乾隆四十四年,华阴县令陆维垣特意在西岳庙万寿阁修了一座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建筑,供奉朱元璋所撰“梦游西岳文碑”一通,命名为游岳坊。今坊遗迹尚存,碑却不知去向,而朱元璋梦游西岳的趣闻,却为华山人津乐乐道,流传至今。

下一篇 清溪流泉

上一篇 庐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