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及第 编辑
及第是汉语词语,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出自《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
中文名:及第
外文名:Examination admission
拼音:jí dì
近义词:登第,登科,中式
释义: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
注音:ㄐㄧˊ ㄉㄧˋ
出处:《新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
“汉之取士,其射策中者,谓之高第,隋唐以来,进士诸科,遂有及第之目。”——宋·高承《事物纪原·学校贡举·及第》
“编修以乾隆壬辰第二人及第。”——清·沈涛《瑟榭丛谈》卷下
安阳西蒋村进士第匾
〖pass an imperial examination〗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状元, 榜眼 ,探花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只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另外也分别有状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的称谓。
披宫锦,唐朝进士及第披宫袍,后称中进士为“披宫锦”,如《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
登科,指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特指考中进士,也说“登第”。相关记载如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 又如《祭妹文》中“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登龙门,龙门是个地名,又称禹门口。民间传说的“鲤鱼跳龙门”,指出了龙门之难登,但只要登上龙门,就可以成龙,故有“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之说。于是,人们就借此来比喻,把因得到名流推荐而得提高声誉的人称为登龙门。由于唐代科举,很倚赖名流推荐,于是人们又把考上进士称为登龙门。
烧尾,据上述“鲤鱼跳龙门”的典故,当鲤鱼跳上龙门时,就会“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所以唐代的举子考中了进士后举行的盛宴,其中的一道菜必须是烧鲤鱼,这种宴会被称为“烧尾宴”。因此,又有人称中进士是“烧尾”(见《封氏闻见记》)。
折桂,郤诜曾在与晋武帝的一次对答中,以月亮中的桂树枝指代稀世的珍宝,比喻出众的人才。后来白居易写诗祝贺其弟连中三元及第,写道:“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就是用折桂比喻中进士。
后年张生及第 玄子(开元天宝遗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