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土阶 编辑

汉语成语

茅茨土阶茅茨土阶

茅茨土阶是汉语成语,拼音是máo cí tǔ jiē,意思是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出自《东京赋》。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茅茨土阶

拼音:máo cí tǔ jiē

注音:ㄇㄠˊ ㄘㄧˊ ㄊㄨˇ ㄐㄧㄝ

出处:《东京赋》

成语解释

编辑
茨:用茅草、芦苇盖的屋顶;阶:台阶。

成语出处

编辑
汉·张衡《东京赋》:“慕唐虞之茅茨。思夏后之卑室。”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昔尧、舜在位,茅茨土阶,居卑宫,不以为陋。“

成语用法

编辑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

示例

《后汉书·班固传》:“扶风掾李育经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阶。”

尧舜在位,茅茨土阶,禹居卑宫,不以为陃。(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一》:“礼有损益,质文无常,茅茨土阶,致其肃也。”

《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虽茅茨土阶,恶衣菲食,不耻其陋。”

唐顺之 《答廖东云提学》:“ 山西 古帝王之都,其人有茅茨土阶之风。”

下一篇 吴子牛

上一篇 耿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