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桐 编辑
徐桐(1820年~1900年),字豫如,户部尚书徐泽醇之子,汉军正蓝旗人,晚清大臣、理学家,晚清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860年以前任翰林院检讨,实录馆协修等职。同治帝登位后为其师傅。1870年以后,先后任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顽固守旧,嫉恶西学。1898年戊戌政变后,因不择手段攻击新党,得慈禧信任。1900年,支持慈禧力举立溥儁为大阿哥(即皇储),废光绪帝,遂被任命为溥儁的师傅。义和团运动兴起后,主张借助义和团排外,支持慈禧太后对外宣战。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自缢身亡。著有《治平宝鉴》。
中文名:徐桐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820年
逝世日期:1900年
字:豫如
号:荫轩
旗籍:汉军正蓝旗
官职: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
于是徐承煜将老爹扶上踏脚的骨牌凳,徐桐踮起脚,将皤然白首伸入绳套,两眼却还望着右边,是期待父子同时毕命的样子。徐承煜无奈,只好再次表态:爹,儿子一定陪你到泉下!说着更不怠慢,将垫脚的凳子一抽,成就了他老父的“大节”。他自己,却脱去二品服色的袍褂,一身短装,悄然遁去。
但到底没能跑掉,一出巷口,就落到了日本人手里。第二年正月,和议之后,和他父亲的学生启秀一起,被朝廷斩于菜市口。对他的死,不少人说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连王文韶那么一个圆滑的人,从不在背后道人短长的,也在慈禧太后面前,狠狠刻薄了他一通。这是个欺君弑父的人,这种人在中国被称为“枭獍”。“枭”为食母之鸟,“獍”为食父之兽,拿来形容徐承煜,最是贴切不过。他父亲徐桐,虽然顽固庸暗,但国难当头,能以身而殉,毕竟大节无亏;他却一边骗老父自尽,一边苟且偷生,简直就是毫无心肝!他死前,先是看日本人设宴款待,就断定将被释放,大为兴奋,待到听说第二天将被斩首,则颜色大变,口呼冤枉,一夜折腾到亮,行刑时已神智昏迷。生死关头,最见人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大臣袁昶和许景澄,半年前就死于徐承煜之手,临刑前却都能神色安详,慷慨赴死。袁、许两位,都深通洋务,许景澄还多次出使法、德、意、奥等国,是很明习时事的人。初时,义和团起,与各国使馆冲突,廷议主战主和,吵成一团,许景澄和袁昶联名上疏,认为兵衅不可轻启,而且春秋之义,不杀行人,围攻使馆有背公法。慈禧太后闻言,勃然色变,以“主和”罪将他们斩于市。袁、许之死,举国称冤,唯监斩的徐承煜,洋洋颇自得。所以到徐承煜弃市菜市口时,人都道“天道好还”,当初他监斩袁、许,何等得意,谁想到,曾几何时,当日侍侯袁许两位的刽子手,今天又来侍侯他?
时崇厚擅订俄约,下群臣议,乃条摘其不可行者:曰伊、塔各城定界;曰新疆、蒙古通商;曰运货迳至汉口;曰行船直入伯都讷。六年,廷议徇俄人请,将赦崇厚罪,桐力持不可,谓:“揆度机要在枢廷,折冲俎豆在总署,讲信修睦在使臣。赦之而彼就范,犹裨国事;若衅端仍不能弭,反失刑政大权。推原祸始,宜肃国宪。”又言:“今日用人之道,秉忠持正者为上,宅心朴实者次之。若以机权灵警,谙晓各国语言文字,遽目为通才,而责以钜任,未有不偾且蹶者!”不报。历充翰林院掌院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十五年,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晋太子太保。二十二年,拜体仁阁大学士。
桐崇宋儒说,守旧,恶西学如仇。门人言新政者,屏不令入谒。二十四年政变后,太后以其耆臣硕望,颇优礼,朝请令近侍扶掖以宠之。
有豫师者,字锡之,内务府汉军。进士。官至乌鲁木齐都统,以讲学为桐所倾服。方太后议废帝,立端王载漪子溥俊为“大阿哥”,桐主之甚力,实皆豫师本谋也。既而桐被命照料,益亲载漪。各国不慊载漪等所为,漪恚甚,图报复。二十六年,义和拳起衅仇外,载漪大喜,导之入都。桐谓:“中国当自此强矣!”至且亲迓之。然及其乱时,仍被劫掠。袁昶、许景澄之死,举国称冤,而桐则曰:“是死且有馀辜!”时其子承煜监刑,扬扬颇自得。
承煜,字楠士。拔贡。以户部小京官晋迁郎中,累官刑部左侍郎。已,联军入,桐仓皇失措,承煜请曰:“父芘拳匪,外人至,必不免,失大臣体。盍殉国?儿当从侍地下耳!”桐乃投缳死,年八十有二矣。而承煜遂亡走,为日军所拘,置之顺天府尹署,与启秀俱明年正月正法。命下,日军官置酒为饯,传诏旨,承煜色变,口呼冤,痛诋西人不已。翼日,备舆送至菜市,监刑官出席礼之,已昏不知人矣,寻就戮。和议成,褫桐职,夺恤典,旋论弃市,以先死议免。
电视剧中的徐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