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织造衙门 编辑
明代官署名
官署名。明代于京师及各地设织染局,并在南京、苏州、杭州三处各置提督织造太监一人,专掌丝织品织造事宜,以供皇室消费。阉室专政时,织造太监恣意横行,曾激起苏州、常州、松江等地织工及市民的反抗。
中文名:织造衙门
性质:官署名
目的:皇室消费
始于:明代
清代沿明制,于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三府设织造衙门,各有织造监督(简称织造)一人,隶房织造外,并兼管机户、征收机税等事务,隶属“内务府”。
清代文学家《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曹頫三代任江宁织造,曹寅妻兄李煦为苏州织造。《清史稿.文苑传二.曹寅》:“曹寅,字栋亭,汉军正白旗人,世居沈阳,工部尚书玺子。累官通政使、江宁织造。”
织造: 1.织作绸﹑布﹑呢绒等之总称。亦借指纺织工业。 2.官名。明清两代于南京﹑杭州﹑苏州各地设立专局,掌管织造各项丝织品,供皇室之用。明于三处各置提督织造太监一人。清沿用此制,但不用宦官,改用内务府人员,称织造。
衙门: 1.旧时官吏办事的地方。 2.比喻官僚机关。 3.唐代宫殿的大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