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尚 编辑
习尚的意思如下:①习惯,风尚:社会习尚。 ②崇尚:道家习尚玄虚,蔑弃礼教。
②崇习:竞相习尚。例句:道家习尚玄虚,蔑弃礼教。
宋 曾巩 《送江任序》:“至则宫庐、器械、被服、饮食之具,土风、气候之宜,与夫人民谣俗、语言、习尚之务,其变难遵而其情难得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骑》:“ 古公之国,邻于戎翟 ,其习尚有相同者。”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死魂灵百图〉小引》:“这是那时俄国文艺家的习尚:总喜欢带点教训的。”
2.崇尚。
宋 司马光 《论风俗札子》:“窃见近岁公卿大夫,好为高奇之论,喜诵老庄之言,流及科场亦相习尚。”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道家习尚玄虚,蔑弃礼教。”
境内地贫土瘠,畏旱畏水。农人终岁劳作,才能稍获温饱,长期以来,男耕女织,蔚成风气。1956年后,土布渐被机制布取代,妇女从纺线织布中解放出来,同男子一道下地劳动。改革开放以来,土地承包到户,男子多外出挣钱,田间农活主要由妇女耕作。干部、工人,半数以上家在农村,夏秋忙季,告假回家,帮助收种。
俭朴
衣食住行,讲求节约,不事奢华,服装以布为主,极少绮罗锦绣。中年农民,仍喜草鞋布巾,质朴自安。饭菜简便,一般清淡粗疏,以饱为足。
憨厚
不分畛域,比邻而居,恒少争斗。居远乡者,多累年不入县城。深山之民,多怯懦怕官,旧时吏役下乡,则懔若帝天,不敢仰视,故每为人鱼肉;现虽官民平等,多数人却视干部为党的化身,但有纠纷,一经调解,便息事宁人,纵吃小亏,也不事争讼,甚或自我解嘲:“长钱往前算,赔本往后算。”
好客
商州志云:“商地民贫,商民俗啬;非啬也,乃贫也。”而山阳之俗,虽贫却不啬,普遍热情好客,鹘岭以南尤甚。举凡城镇乡村,皆有“清早即起,洒扫庭除”习惯,谓之“早起防贵客”。无论贫富之家,但有客来,都要敬烟、奉茶,问食问宿。色河、宽坪、漫川、照川等地待客必有酒,劝饮乃至醉。
敬上
尊敬长上、孝顺父母,自古亦然。民国以前,咸以大家庭为荣,父母若健在,弟兄不分居,家务事请由长辈决定。建国后,三代或三代以上同居的大家庭逐渐减少,但仍保持着不与父母分居或不让父母独居的传统。与长辈同行,必让其前走。同席赴宴,必推长者上座。尤其漫川、宽坪一带,讲究首席、陪席、副陪席和下席,坐之不当,会被讥为不懂礼貌。坐小车时,推让老师或领导人坐在前排。白马塘、赛鹤岭等山区公路沿线儿童,一见小车就拍手欢迎。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