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皇帝 编辑

历史名词

大行皇帝大行皇帝

大行皇帝,汉语词汇,人物称谓名词,是指中国封建帝制时代对皇帝死后且谥号确立之前的称呼,出自《后汉书·安帝纪》。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大行皇帝

读音:DàXíng HuángDì

词类:人物称谓名词

出处:《后汉书·安帝纪》

适用情况:皇帝死后且谥号确立之前

出处

编辑
最早见于《后汉书·安帝纪》:“大行皇帝,不永天年。”

读音

编辑
DàXíng HuángDì

词类

编辑
人物称谓名词。

说明

编辑
大行皇帝是中国封建帝制时代,在皇帝去世直至谥号、庙号确立之前,对刚去世的皇帝的敬称。

“大行”就是永远离去的意思。

大行皇帝的谥号、庙号一旦确立,就改以谥号或庙号作为正式称号,不能再称“大行皇帝”。

相关

编辑
1.梓宫:君王的棺椁以梓木制成,因而得名。

2.大行皇后、大行皇太后、大行太皇太后:和大行皇帝相呼应,分别是对死后且谥号未确立之前的皇后、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的称呼。

3.嗣皇帝:嗣位的皇帝。

4.大行天皇:日本天皇死后的称呼。

5.先行殿下:朝鲜半岛古代君主死后且谥号、庙号未确立之前的称呼。

下一篇 兼祧

上一篇 爱新觉罗·载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