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编辑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或“伊犁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自治州(副省级) ,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内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是全国唯一既辖地区、又辖县市的自治州,总面积268593平方千米 ,截至2024年2月,辖11个县级行政区(州直)。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常住人口为2848393人。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七、八、九和第十师、伊犁师范大学、新疆矿冶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阿希金矿等一批中央和自治区直属单位 ,是新疆细毛羊、伊犁马、新疆褐牛、中国美利奴羊的主要培育和生产基地,有霍尔果斯、都拉塔、木扎尔特3个国家一类口岸 ,主要旅游地有恰西、唐布拉、那拉提等草原民俗旅游区,文化遗迹有夏特古城、包扎墩乌孙古城、格登碑以及草原岩画等。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23.98亿元,比上年增长6.6%。
中文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外文名:Ili Kazakh Autonomous Prefecture
别名:伊犁、伊犁州、塞外江南
行政区划代码:654000
行政区类别:自治州(副省级)
所属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理位置:中国西北,中国新疆北部伊犁河谷处
面积:268593 km²(全州)
下辖地区:11个县级行政区(州直)
政府驻地:伊宁市
电话区号:0999
邮政编码:835000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气候
人口数量:2848393 人(第七次人口普查)
著名景点:伊犁将军府、那拉提、汉家公主纪念馆等
机场:伊宁机场、新源那拉提机场、昭苏天马机场
火车站:伊宁站、奎屯站、霍尔果斯站
车牌代码:新D、新F、新G、新H
地区生产总值:3023.98 亿元(2023年)
名称起源
伊犁得名于伊犁河(光明显达,形容河水在太阳照耀下碧波粼粼),最早见《汉书》,史称伊列、伊丽、伊里等名。清乾隆年间定名伊犁,其中“伊”字系沿袭古称,“犁”字出自成语“犁庭扫闾” 。
《西域同文志》中,伊犁释义为“准语,光明显达之谓也”。
建制沿革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最早出现的民族为塞人。
西域都护府
唐显庆三年(658年),唐灭西突厥置昆陵都护府、蒙池都护府,伊犁等地归于唐。
宋时,塔城、伊犁为西辽地。嘉定十二年(1219年),成吉思汗灭西辽,地归蒙元。
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伊犁河流域等地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封地,以阿力麻里为都;塔城、阿尔泰一带为三子窝阔台领地。元朝曾一度直接管理阿力麻里。
伊犁
明初,察合台汗国分裂,瓦剌崛起,相继控制阿尔泰、塔城等地,伊犁为哈萨克等部落牧地。明末清初,西蒙古厄鲁特再度崛起建准噶尔地方政权,政治中心由塔城移驻伊犁河谷。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朝平定准噶尔,新疆统一,继经4年平叛之战,始设军府制政权,期间阿尔泰划归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制,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设伊犁办事大臣。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政府在伊犁设立“总管伊犁等处将军”(史称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治惠远城,统辖新疆。直辖伊犁参赞大臣,节制乌鲁木齐都统,乌什、塔尔巴哈台等处参赞大臣,羁縻管理沿边哈萨克、布鲁特各部。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伊犁将军体制变革,仅管伊塔军政。光绪十四年(1888年),伊塔道设立,下设伊犁府、塔城直隶厅和精河直隶厅,军政、民政分治。光绪三十年(1904年),科阿分治,阿尔泰地方设科布多帮办大臣。
1911年秋,四川保路运动风潮日益扩大,新疆革命已有一触即发之势。1912年初,伊犁光复。
革命成功后,伊犁起义军立即整编军队,攻取迪化,派李辅黄为前敌总指挥,徐国桢为东进支队司令。起义军与袁大化派来的清军进行了几次激战,在精河、西湖之间相持很久。后因南北议和而停战。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杨增新对革命党人进行分化和屠杀。冯特民、李辅黄、李伯泉等先后被暗杀,郝可权等被迫逃亡。此后,新疆又长期处于杨增新的黑暗统治之下。
伊犁州
民国三年(1914年),伊犁镇边使改设镇守使归属新疆省管辖。
民国五年(1916年),塔城参赞撤销,伊塔道分置为伊犁道、塔城道。
民国八年(1919年),阿尔泰办事长官划归新疆,改设阿山道。民国时期,先后改为行政区、专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伊、塔、阿3区归隶新疆省人民政府。
1950年,分别成立伊犁区党委和伊犁、塔城、阿山地方委员会。1952年,撤销伊犁区党委,党的领导建制与行政建制划一。
1954年7月,由伊犁专区划出博乐、精河、温泉3县成立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1月,以伊犁、塔城、阿勒泰3个专区为基础成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驻伊宁市。
1955年12月,伊犁专区撤销,所属市、县由伊犁州直辖。州辖塔城、阿勒泰两个专区和直属1市9县,共辖1市23县(1966年撤销水定县)。
1969年5月,成立伊犁州革命委员会,只管辖伊犁1市8县。
1975年8月,恢复自治州权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迁至奎屯市,同时恢复伊犁地区党政建制,伊犁州直辖奎屯市,原则管理伊、塔、阿3个地区。
1979年,再次撤销伊犁地区建制,首府迁回伊宁市。原则管理塔城、阿勒泰地区,直辖2市8县。
1985年1月,伊犁地区建制再次恢复,伊犁州直辖奎屯市。
2001年3月,第三次撤销伊犁地区建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辖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直辖伊宁、奎屯等2市和7县1自治县。2001年10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伊犁地区。
2014年6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县级霍尔果斯市,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
截至2024年2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辖11个县级行政区(州直),包括3个县级市、7个县、1个自治县,分别是伊宁市、奎屯市、霍尔果斯市、伊宁县、霍城县、巩留县、新源县、昭苏县、特克斯县、尼勒克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驻伊宁市斯大林街60号。(此外,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同时管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
名称 | 面积(平方千米) | 下辖区域 | |
---|---|---|---|
州直 | 伊宁市 | 629 | 8街道、2镇、7乡 |
奎屯市 | 1171 | 5街道、1乡 | |
霍尔果斯市 | 1908.55 | 4街道、1乡 | |
伊宁县 | 4486 | 8镇、10乡 | |
霍城县 | 5466 | 3镇、7乡 | |
巩留县 | 4124 | 6镇、2乡 | |
新源县 | 7583 | 1镇、7乡 | |
昭苏县 | 10465 | 5镇、4乡 | |
特克斯县 | 8080 | 1镇、9乡 | |
尼勒克县 | 10130 | 2镇、6乡 |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 4489 | 1镇、10乡 | |
塔城地区 | 塔城市 | 4007 | 3街道、2镇、4乡 |
乌苏市 | 14394 | 5街道、10镇、7乡 | |
额敏县 | 9147 | 4镇、7乡 | |
沙湾市 | 12460 | 9镇、3乡 | |
托里县 | 19992 | 3镇、4乡 | |
裕民县 | 6107 | 2镇、4乡 | |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 28784 | 2镇、5乡 | |
阿勒泰地区 | 阿勒泰市 | 10852 | 3街道、3镇、7乡 |
布尔津县 | 10369 | 1镇、6乡 | |
富蕴县 | 32327 | 3镇、6乡 | |
福海县 | 33319 | 1镇、5乡 | |
哈巴河县 | 8186 | 1镇、6乡 | |
青河县 | 15790 | 3镇、4乡 | |
吉木乃县 | 7145 | 2镇、5乡 |
地理位置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新疆西北部,地处东经80°09′42″~91°01′45″,北纬40°14′16″~49°10′45″之间。自治州东北部为阿勒泰地区,地处阿尔泰山南部、额尔齐斯河上游流域;中部为塔城地区,地处准噶尔盆地中部、南北两缘之间;西南部为州直属县(市),地处伊犁河上游流域。州境西北面与哈萨克斯坦交界,东北面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东面与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连,西南与阿克苏地区毗邻,西北面中段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相依,中嵌克拉玛依市。自治州境内国界线长达2174.7千米,其中中哈边境线长1395千米、中俄边境线长54.7千米、中蒙边境线长725千米。全州总面积26859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域跨度大,自然地貌特色明显。其中由三大山系阿尔泰山、准噶尔山、天山山脉及其水系构成自治州重要的人文和自然经济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划分为4类,即山地,分布在境内西南部、东北部和准噶尔盆地西部;丘陵分布在山麓缓坡地带;平原分布在天山谷地、乌伦古河河谷、额尔齐斯河河谷、准噶尔盆地及盆地西部山区山间谷地;沙漠分布在沙湾、乌苏、富蕴、福海、布尔津、哈巴河、吉木乃、霍城等县(市)。
气候
伊犁州
水文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有283条河流,主要有伊犁河(支流有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喀什河3大河流)、额尔齐斯河(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较大支流有喀拉额尔齐斯河、卡依尔特斯河、布尔津河、哈巴河、库依尔特斯河、别列孜河、克兰河)、乌伦古河(有两条较大支流布尔根河和青格里河)、额敏河、奎屯河。
水资源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水资源总量343.26亿立方米,地表水年径流量331.24亿立方米,地下水平均年径流量169.84亿立方米,水能储量1249.4万千瓦,可开发建设0.6万千瓦以上一级和梯级电站的坝址128个,总装机容量可达647.49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59.86亿千瓦小时。
植物资源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生长着3000多种种子植物,盛产小麦、油菜、稻谷及经济作物甜菜、亚麻、油葵、打瓜、红花、啤酒花、蔬菜瓜果等。州直境内有高等植物2500多种,分属97科、341属。其中药用植物有200多种,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有10几种。阿魏菇(学名“阿魏侧耳”),是一种生于野生中草药阿魏根基部的可食用菌种,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分布于自治州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的阿魏区;阿勒泰地区的哈巴河县花芸豆,为新疆大颗粒花芸豆唯一产区,所产全部出口。珍稀物种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核桃、中麻黄、阿尔泰芍药、块根芍药、野杏、野苹果、樱桃李、甘草、天山槭;三级保护植物有伊犁贝母、新疆贝母。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有准噶尔山楂、节节麦等。全州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新疆西天山自然保护区、伊犁小叶白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霍城四爪陆龟保护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1个,面积386.61万公顷。
动物资源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动物种类繁多,饲养动物如新疆细毛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新疆褐牛、伊犁马、伊犁白猪皆为国家优良畜种,自治州是国家细毛羊、商品牛和其他优良畜种的重要生产繁殖基地,马鹿及鹿茸是国内最大产地;青河绒山羊被自治区正式命名为新疆青格里绒山羊,成为新疆第六个绒山羊新品种;禾木白头牛(又称阿勒泰白头牛),被列入自治区级保护畜种。分布在州直境内的野生动物363种,隶属33目、86科、219属。其中鱼类32种,两栖类4种,爬行类16种,鸟类249种,兽类62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59种,其中I级9种、Ⅱ级50种。被自治区列为重点保护有24种,其中I级13种、Ⅱ级11种。被国家列为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146种,被自治区列为有益保护野生动物62种。昆虫有196种。
伊犁河谷常见的鸟类约有249种,塔城地区176种,阿勒泰地区182种。其中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的鸟类中有金雕、大鸨、胡兀鹫;Ⅱ级保护的有大天鹅、斑嘴鹈鹕、草原雕、小雕、秃鹫、苍鹰、雀鹰、猎隼、游隼、燕隼、红隼、斑尾林鸡等。各地以候鸟为主,主要是雁类、鸭类、鹳类、鹰类、鹤类、椋鸟等。兽类主要为食虫目、翼手目、兔形目、啮齿目、食肉目、奇蹄目动物,四爪陆龟、白条沙蜥、大耳沙蜥、伊犁田鼠等为特有物种,伊犁黑蜂为优良品种。并盛产水貂、麝鼠、水獭、白鼬、旱獭等毛皮动物。自治州是新疆重要的鱼类产地,其中以乌伦古湖、额尔齐斯河、伊犁河渔产最为驰名。伊犁河谷分布鱼类32种;阿勒泰发现鱼类34种,其中土著鱼22种;塔城经济鱼类多为引进种。伊犁鲈、裸腹鲟为名贵鱼种,长颌白鲑、西伯利亚鲟、哲罗鲑、细鳞鲑被誉为阿勒泰四大特产。
矿产资源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发现86种矿藏,储量丰富,铍、白云石、钾长石储量居全国首位,铬、钯储量居全国第二位,煤、铁、锰、铜、镍、金、银、铝、锌等开发前景广阔,其中煤炭、石油、黄金是州境重要资源。在已探明储量的矿藏中,有金、银、铍、铜等22种矿产在自治区地、州排名中名列第一。铍、白云母在国内占首位。各类矿藏已发现或探明的矿点243处。在矿藏中,其中能源矿类5种,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16种,黑色金属矿类4种,稀有、稀土矿类13种,非金属矿类有冶金辅助原料类矿4种,化工原料矿10种,特种材料矿3种,建材原料矿等29种。
截至2019年底,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户籍人口455.68万人。人口出生率9.12‰,死亡率4.80‰,自然增长率4.32‰。州直户籍人口291.65万人。人口出生率9.08‰,死亡率5.01‰,自然增长率4.07‰。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常住人口为2848393人。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除哈萨克族外,有维吾尔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
机构 | 职务 | 姓名 |
---|---|---|
中国共产党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员会 | 书记 | 杨秀理 |
副书记 | 叶尔夏提·吐尔逊拜、库兰·赛富汗、郝建民、赵庆红 | |
常委 | 朱大纲、买买提江·达吾提、李荣年、杨新平、罗琼毅、冯卓 、李伟 | |
秘书长 | 孙晖 |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主任 | 尼牙孜·阿西木 |
副主任 | 焦亦民、热孜燕·阿布力孜、阿合卓力·艾乃斯、阿布力克木·努兰别克、孙鹏、孙晖、江尔森·努尔阿西、董少飞 | |
秘书长 | 江尔森·努尔阿西 |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 | 州长 | 叶尔夏提·吐尔逊拜 |
副州长 | 朱大纲(常务) 、刘庆华、达列力别克·坎加汗、热甫哈提·托合塔木、马涛 、刘建林 | |
秘书长 | 苗全贵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员会 | 党组书记 | 焦亦民 |
主席 | 赛尔建·乌合拜(党组副书记) | |
副主席 | 李新军、古丽巴尔琴·赛力克拜、努拉合买提·祖农、周立新、曲鲁木·曲红 | |
秘书长 | 孔令胜 | |
统计截至2024年1月,参考资料来源 |
综述
2022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0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9.53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796.31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1275.52亿元,增长0.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6.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8.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5%。州直属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4.17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7.33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455.40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761.43亿元,下降1.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9.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0%。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23.98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8.42亿元,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877.62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1357.94亿元,增长3.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6.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9.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9%。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1.5%。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1.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7.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9%。民间投资增长10.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3.2%,民生投资下降1.4%。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税收收入160.21亿元,增长13.8%;非税收入91.90亿元,增长2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31.46亿元,增长4.3%。
第一产业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粮食(含薯类)种植面积1212.64万亩,比上年增长8.1%。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35.94万亩,下降2.8%;玉米种植面积814.13万亩,增长12.3%;稻谷种植面积11.08万亩,下降7.9%。棉花种植面积362.17万亩,下降5.4%。油料种植面积84.35万亩,增长12.8%。甜菜种植面积34.13万亩,增长5.7%。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粮食产量(含薯类)713.21万吨,比上年增加58.66万吨,增产9.0%。其中:小麦产量130.61万吨,增产4.9%;玉米产量563.90万吨,增产9.9%;稻谷产量7.44万吨,减产2.9%。棉花产量49.21万吨,比上年减产0.2%。油料产量15.57万吨,减产0.7%。甜菜产量158.44万吨,增产16.1%。园林水果产量51.83万吨,增产9.3%;坚果产量0.66万吨,减产2.9%;果用瓜产量12.18万吨,增产46.9%。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猪牛羊禽肉产量40.87万吨,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猪肉产量4.02万吨,增长9.2%;牛肉产量19.30万吨,增长18.6%;羊肉产量14.97万吨,增长2.7%;禽肉产量2.59万吨,增长7.0%。禽蛋产量5.68万吨,下降5.8%。牛奶产量56.13万吨,增长4.3%。年末猪牛羊存栏1527.12万头(只),比上年末增长2.4%。其中:生猪存栏42.05万头,增长1.1%;牛存栏330.64万头,增长20.3%;羊存栏1122.15万只,下降4.4%。猪牛羊出栏993.74万头(只),比上年增长5.3%。其中:生猪出栏51.87万头,增长11.5%;牛出栏112.48万头,增长17.4%;羊出栏829.38万只,增长3.5%。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水产品产量4.26万吨,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3.45万吨,增长11.7%;捕捞水产品产量0.81万吨,增长69.1%。
截至2023年底,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业机械总动力634.0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9.3%,机耕率99.99%,机播率99.97%,机收率97.69%。
第二产业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全部工业增加值553.63亿元,比上年增长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14.52亿元,比上年增长3.9%;亏损企业亏损额46.12亿元,增长51.2%;盈亏相抵实现利润总额131.30亿元,下降5.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76.24元;资产负债率60.2%;产品销售率100.3%。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全年实现产值372.21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643.36万平方米,增长29.4%;房屋竣工产值255.03亿元,增长98.1%。
第三产业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5.49亿元,增长19.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4.70亿元,增长17.8%;金融业增加值154.75亿元,增长3.8%;房地产业增加值98.47亿元,增长4.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874.54亿元,增长1.8%。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73.18亿元,比上年增长8.0%;营业利润23.38亿元,增长27.1%。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8%。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4.27亿元,增长18.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6.46亿元,增长19.4%。按规模分,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91.69亿元,增长19.2%;限额以下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29.04亿元,增长18.5%。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161.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0%。其中:出口154.16亿美元,增长35.6%;进口7.36亿美元,增长121.0%。
截至2023年底,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09.18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005.07亿元,增长6.0%。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64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642.28亿元,增长11.5%。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保险公司各项保费收入125.73亿元,比上年增长6.3%。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支出63.96亿元,增长33.7%。
科学技术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科技新立项项目324个,其中:重点研发专项28个,创新条件(人才、基地)建设专项47个,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专项229个。年末拥有县以上部门属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9个,其中:自然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7个。重点实验室15个。已挂牌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65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其中:自治区级4个。星创天地18个,其中:国家级4个。众创空间31个,其中:国家级3个。科技企业孵化器6个。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获得专利授权2018件,其中: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48件。年末有效专利9126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446件。登记技术合同504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92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3.91亿元。
教育事业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普通高等学校招生1.76万人,在校生5.31万人,毕业生0.9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30万人,在校生3.30万人,毕业生0.86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16万人,在校生9.14万人,毕业生2.73万人。普通初中招生6.55万人,在校生19.00万人,毕业生5.98万人。普通小学招生5.52万人,在校生38.31万人,毕业生6.62万人。特殊教育招生206人,在校生1062人,毕业生208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2.55万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底,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8个,文化馆28个,博物馆28个,公共图书馆28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底,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093个,其中:医院12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87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8个。医疗机构拥有床位27002张,其中:医院20032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839张,妇幼保健院(所、站)1131张。卫生技术人员3596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712人,注册护士14618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1048人。乡镇卫生院266个,拥有床位5644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7246人。
体育事业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运动员在国家比赛中荣获金牌96枚,银牌65枚,铜牌62枚。在自治区比赛中荣获金牌146枚,银牌131枚,铜牌216枚。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底,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9.3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3.7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7.82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9.5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78.2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9.9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3.4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生育保险人数51.28万人。
截至2023年底,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共有4.26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13.08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0.27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3.34万人次。
截至2023年底,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登记注册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84个,拥有床位11849张。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6.77亿元。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新疆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与新疆博州等5个地州市相邻,边境线长464.1公里,设有霍尔果斯、都拉塔、木扎尔特3个国家一类口岸,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2023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公路旅客运输量(营业性)4886.73万人,旅客运输周转量(营业性)25.05亿人公里;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营业性)9719.05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营业性)111.76亿吨公里。
公路
乌伊公路连接伊宁和石河子以及乌鲁木齐,往南有公路可达库尔勒和库车,从伊宁到州内各地都有班车。
铁路
精伊霍铁路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四师可克达拉市境内,线路全长286.212公里。总投资60亿元,于2009年12月竣工。该铁路从兰新铁路西段的精河站引出,沿天山北麓西行,跨尼勒克河,穿越天山进入伊犁河谷,经过尼勒克县、伊宁县、伊宁市、四师可克达拉市和霍城县,最终到达霍尔果斯边境口岸,沿线共设17个车站。
2010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哈萨克族民歌”、“哈萨克族库布孜”、“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哈萨克族传统婚俗”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风景名胜有巩乃斯草原、唐布拉草原、那拉提草原、昭苏草原;青铜时代的乌孙土墩墓葬群、西辽西域名城阿拉力马力遗址,唐代弓月城遗址,有乾隆皇帝御书的格登山记功碑和伊犁将军府、惠远钟鼓楼、林则徐纪念馆等景观。
风景名胜 | 详细介绍 |
---|---|
那拉提草原 | 那拉提草原位于伊犁州新源县境内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 |
巩乃斯大草原 | 巩乃斯大草原,蒙语意为“太阳坡”分布在伊犁新源境内,是新疆细毛羊的故乡,也是“天马——伊犁马”的著名产地。 |
果子沟 | 果子沟位于霍城县城东北的40公里处,是312国道乌鲁木齐-伊犁公路的必经通道,果子沟全长28公里。 |
伊犁河 | 伊犁河位于新疆伊犁州,源于天山山脉,向西流出国界,最后注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卡普恰盖水库。在中国境内全长400余公里,是新疆地区的一条内陆河。 |
啤沃 | 熏马肠 | 凉粉 | 马奶 | 纳仁 |
炖鱼 | 面肺子 | 粉汤 | 沾片子 | 油塔子 |
冰激凌 | 野马铃酱 | 刀瓦扑 | 酥油 | 羊头肉 |
恰玛菇 | 蜂产品 | 瓜果 | 薰衣草 | - |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2021年1月19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2021年4月,被国家禁毒委命名为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2021年5月31日,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示名单。
2021年12月2日,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公示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拟授牌命名名单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