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风云 编辑
《甲午风云》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片,由林农执导,李默然、浦克、王秋颖、庞学勤等人主演。该片于1962年在中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反对李鸿章主和,指挥北洋舰队英勇抗击日本海军,在弹药用尽后,率领致远号战舰硬撞敌舰吉野号,不幸被鱼雷击中,以身殉国的故事 。
日本海军果然趁北洋水师没有全队出动护航的机会偷袭高升号,负责指挥两只护航舰只的济远舰管带方伯谦临阵脱逃。高升号被击沉。济远号水兵王国成率领弟兄们奋起还击打伤敌旗舰吉野,却被方伯谦除名。王国成愤而投奔邓世昌,邓世昌收留了王国成,并在水师庆功会上当众揭穿了方伯谦临阵脱逃,假报军功的丑行。丁汝昌本想严肃追查,但慑于种种关系,终于不了了之。
邓世昌随丁汝昌谒见北洋大臣李鸿章,在二堂外听到列强狼狈为奸,威胁利诱大清,而李鸿章一味忍让妥协,他按捺不住心中怒火,怒斥日本政府特使罗皮尔,引起李鸿章的震怒。他又当场呈上请战的“万民折”,更险遭革职。第二天,李鸿章亲自检阅北洋水师。渔民和水兵活捉了化装的间谍罗皮尔,邓世昌将他绑送李鸿章并再次呈上水兵与百姓的破敌杀阵的请战书,李鸿章一怒之下终将邓世昌革职。
清政府姑息养奸,日寇肆无忌惮地炮击我威海军民,举国上下一致要求对日宣战,西太后也不得不在表面上同意皇上下诏宣战。李鸿章为了平息众怒,掩人耳目,再次启用邓世昌。
威海码头,百姓们为北洋水师出征送行,赠给邓世昌一块“保国卫民”的匾,邓世昌表示决不辜负百姓的期望。
北洋水师奉命运兵返航途中与日舰队遭遇,丁汝昌命部下准备迎战。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错发信号,致使我旗舰先受重创。关键时刻邓世昌当机立断命令挂起帅旗代替旗舰指挥战斗,中日之间一场最大规模的海战爆发了,激战中方伯谦又要临阵脱逃,被愤怒的水兵杀死。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击沉日军舰西京丸,济远舰也被敌舰击沉。邓世昌率致远舰迎向敌旗舰吉野号,与敌秋津号等展开激战。致远舰重创吉野,乘胜追击,眼看就要彻底击沉吉野舰时,发现炮弹用光,狼狈逃窜的吉野号乘机反扑过来,妄图活捉致远号官兵,生死关头邓世昌命令全舰列队开足马力撞沉吉野,就在他们将近敌舰时,不幸被敌人的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汹涌的浪潮拍打着“保国卫民”的牌匾。
演员表
- 李默然 饰 邓世昌
- 配音 -
- 浦克 饰 丁汝昌
- 配音 -
- 王秋颖 饰 李鸿章
- 配音 -
- 庞学勤 饰 王国成
- 配音 -
- 李颉 饰 刘步蟾
- 配音 -
- 周文彬 饰 方伯谦
- 配音 -
- 冯振舟 饰 林永升
- 配音 -
- 郭文林 饰 陈金揆
- 配音 -
- 孙笑非 饰 老水手
- 配音 -
- 任伟民 饰 小顺子
- 配音 -
- 胡振和 饰 李世茂
- 配音 -
- 董润泉 饰 李大爷
- 配音 -
- 宋雪娟 饰 李世英
- 配音 -
- 张巨光 饰 老夫子
- 配音 -
- 方化 饰 伊东祐亨
- 配音 -
- 金林 饰 少佐
- 配音 -
- 靳维民 饰 罗皮尔
- 配音 卢志平
- 徐志余 饰 济远舵手
- 配音 -
职员表
导演 | 林农 |
副导演(助理) | 刘文华 |
编剧 | 希侬、叶楠、陈颖、李雄飞、杜梨 |
摄影 | 王启民 |
配乐 | 张棣昌 |
剪辑 | 周莹箴 |
美术设计 | 卢淦 |
以上信息参考资料
邓世昌
演员李默然
配音-
致远舰管带,他收留了打伤吉野号的王国成,当着李鸿章面怒斥日本特使罗皮尔,呈上请战书,被革职。太后对日宣战,邓世昌再被启用。中日舰队海战关键时刻,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击沉日舰西京丸,迎向敌旗舰吉野号,与敌秋津号等展开激战,发现炮弹用光,命令全舰列队开足马力撞沉吉野,不幸被敌人的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丁汝昌
演员浦克
配音-
北洋水师提督,本决定让北洋舰队为高升号护航,却接到“熄火”的命令,邓世昌前往提督衙门询问,丁汝昌告诉他,这是李鸿章的决定。丁汝昌本想严肃追查方伯谦临阵脱逃,假报军功的丑行,但慑于种种关系,终于不了了之。与邓世昌赴天津谒见李鸿章请战,看到李鸿章对日一味忍让。西太后下诏对日宣战,丁汝昌迎战。
李鸿章
演员王秋颖
配音-
北洋大臣。他下熄火命令,使北洋水师不能为高升号护航。会见日本政府特使罗皮尔时,他一味忍让妥协,使邓世昌怒斥罗皮尔,为此震怒。李鸿章亲自检阅北洋水师时。渔民和水兵活捉了化装的罗皮尔,邓世昌将他绑送李鸿章并再次呈上请战书,李鸿章一怒之下将邓世昌革职。西太后下诏对日宣战,李鸿章为平息众怒,再次启用邓世昌。
王国成
演员庞学勤
配音-
济远号水兵。日本海军偷袭击沉高升号,管带方伯谦临阵脱逃后,他率领水手们奋起还击打伤敌旗舰吉野,保证了水师没有进一步受损,却被方伯谦除名。王国成愤而投奔邓世昌,邓世昌收留了他。邓世昌在水师庆功会上当众揭穿了方伯谦临阵脱逃,假报军功的丑行,王国成出面作证,方伯谦掏出枪竟欲击毙王国成。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来源
该片在1964年举办的第三届百花奖评选中获得故事片奖,但受到当时文艺界整风运动影响,被百花奖撤销评奖,该片及演职人员失去了应得的荣誉。
2.该片导演林农最初有意让李默然演李鸿章,最后改为演邓世昌 。
甲午风云宣传海报
1959年初,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小礼堂里,吉林省委书记吴德建议生产一二部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到了八九月,长春电影制片厂党委决定要拍《甲午风云》,支书吴必克通知林农,决定让他执导。
1960年年初,该片剧本即将完成之际,林农突然接到厂办通知,要剧组主创人员赶到省委去汇报该片的筹备情况,省委领导都认为这部影片对于“反帝”有现实意义。到二三月份,该片的剧本已完稿。四五月间,正式开拍。
拍摄过程
甲午风云
1960年6月底到7月初,该片大部分内景的样片完成时,主创人员来看样片,林农特意请厂党委的领导也来审查一下。一位省里主抓文教的书记提出意见,认为该片的创作思想有问题,而且没看到有渔民的戏。林农解释,这是内景样片,还没开始拍摄表现渔民和打日本的外景戏。
摄制组到旅顺去拍外景时,厂领导传达了指示,要求在该片结尾时,加上渔民揭竿而起,并让邓世昌最后同满清决裂,但林农没有同意这两点指示。当摄制组召开党小组会后,林农没再敢过于坚持己见。后来,林农召集李默然、庞学勤等主要演员一起商讨后决定,在接下来的拍摄中加了两场戏,一是在最后海战中,当北洋舰队就要失利的时候,邓世昌命令王国成下海游回威海去找李大爷并告诉他,不能靠朝廷打日本;另一场就是王国成回到威海,由李大爷撞钟号召集结渔民,宣誓要抗日到底 。
剧照
该片是历史片,但又不囿于历史的真实,为激励民族正气而做了适当的改动。该片在总体艺术水准上十分完整、凝炼,称得上是慷慨悲壮,大气磅礴。该片塑造了几个极其鲜明的艺术形象,主人公邓世昌,毫无疑问地集中寄托着创作者的社会和艺术理想,他是主战派的代表,忠勇兼备,性情刚烈,从力主出海作战到最后弹尽粮绝之际,下令全舰撞向日本旗舰“吉野号”,他的英雄气概,爱国热忱,视死如归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李默然的表演亦浓烈炽热,沉着深切,将这一代爱国将领表现得声情并茂,感人至深。
该片的形象塑造和场面描写结合得十分紧密,通过每一个富有艺术张力的场面描写,逐渐积累情绪、最终使人物脱颖而出,达到戏剧与艺术的极致。该片做为一个独立的艺术系统,无论在场面设计、镜语运用、结构、节奏,还是演员表演诸方面都显示出创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大家气派(《中国电影名片鉴赏辞典》评)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