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庐七子 编辑

闵尔昌、易顺鼎、何震彝等七人总称

民国后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出任大总统,随父进京的袁寒云不关心政治,而是整日寄情戏曲、诗词、翰墨,身边簇拥着京城的一帮文士名流,其中多为前清遗老遗少,如闵尔昌、易顺鼎何震彝、步凤藻、梁鸿志、黄秋岳、罗瘿公等,并与他们结成诗社,常聚会于他的居处南海流水音,时人以东汉末年的“建安七子”相比拟,称之为“寒庐七子”。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寒庐七子

常聚会地:袁寒云的居处南海流水音

比拟:“建安七子”

袁寒云:袁世凯之子

人物简介

编辑
袁寒云(1889-1931),河南项城人,袁世凯的次子。名克文,字豹岑,又字抱存、抱公,号寒云,又署龟庵。

易顺鼎(1858-1920),湖南龙阳人,易佩绅之子。字实甫,又字中实,自署忏绮斋,又自号眉伽,晚号哭庵。

闵尔昌(1872-1948),江苏江都人。初名真,字葆之,号黄山,晚号复翁。

罗瘿公(1872-1924),广东顺德人。名惇曧,字孝遹,号瘿公,以号行。

步凤藻(1874-1933),河南项城人,步凤鸣之五弟。名凤藻,字章五,号翰青,自号杞人、林屋山人。

何震彝(1880-1916),江苏江阴人。字鬯威,号穆忞,与杨圻、汪荣宝和翁玉润号称“江南四公子”之一。

梁鸿志(1882-1946),福建长乐人,清末巨儒梁章钜之孙。字众异,一字仲毅,晚年号迂园。

黄秋岳(1891-1937),福建闽侯人。名黄濬,字秋岳,室名“花随人圣庵”。

代表作品

编辑
“寒庐七子”以诗名家,诗作饮誉一时,而今多散佚难见:

袁寒云《感遇》

乍着微棉强自胜,阴晴向晚未分明。

南回寒雁淹孤月,东去骄风黯九城。

驹隙留身争一瞬,蛩声催梦欲三更。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易顺鼎《和范三题云锦亭》

渌水蜿虹影动摇,襟边冷籁散亭皋。

诸天鬓色吹神雨,一壑琴声送海涛。

仙梦影飘林外蝶,酒杯痕湿槛前鳌。

飞龙石濑愁俱迥,忍和幽人廿五骚。

闵尔昌《寄李瘦生》

悠悠客思逐东流,流过扬州到润州。

天限一条衣带水,人摇双桨木兰舟。

寻君易失梦中路,念我应登江上楼。

旧事如尘各无奈,风花满眼使人愁。

罗瘿公《自在》

贪尽人间自在春,每逢醒了未音讯。

黄河或者有清日,白发居然尚贷人。

往事云烟都过尽,忘机鱼鸟亦相亲,

看花听曲无休暇,唤作闲身亦不伦。

步章五《寄曹艳秋诗》

版籍殊方俗,衣冠祖国风。

何时罢歌舞,一吊郑成功

何震彝《楼阴》

楼阴晚望一忻然,夕照微殷落酒边。

倒吸山光分积潦,碎分霞影散诸天。

林间暗雨晴犹滴,阶次疏花坠更鲜。

为语城头霜鬓叟,承蜩抱瓮亦多缘。

梁鸿志《哈尔滨述旅》

北辕吹堕冻江滨,冰作修涂雪化尘。

入梦月灯有晕,打窗风急酒生鳞。

了知去住胥为客,渐觉饥寒足累人。

岁晚天涯谁契分,黑貂裘算最相亲。

黄秋岳《大觉寺杏林》

旧京无梦不成尘,百里还寻浩浩春。

绝艳似怜前度意,繁枝犹待后游人。

山含午气千塍静,风坠高花一晌亲。

欲上秀峰望山北,弱毫惭见壁碑新。

相关争议

编辑
“寒庐七子”是以“建安七子”比拟而来,那么袁寒云自然是曹子建,不应在“建安七子”之列。“寒庐七子”按年齿,顺序应当是易顺鼎、闵尔昌、罗瘿公、步章五、何震彝、梁鸿志、黄秋岳。

下一篇 樊增祥

上一篇 梁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