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明路线 编辑
罗明(1901-1987),广东大埔人。1933年在担任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共福建省委的代理书记时,曾经认为党在闽西上杭、永定等边缘地区的工作条件比较困难,党的政策应当不同于根据地的巩固地区,而受到党内“左”倾领导者的打击。当时这些领导者把他的意见错误地、夸大地说成是“悲观失望的”、“机会主义的、取消主义的逃跑退却路线”,并且开展了所谓“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
中文名:罗明路线
发生时间:1933年初
发生地点:闽西根据地边缘地区
人物:罗明
1932年3月14日,中共闽粤赣省委在长汀召开第二次党代表大会,会议遵照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将中共闽粤赣省委改组为中共福建省委,罗明任代理书记。在进军漳州时,跌伤了腰部,伤口发炎,住进了长汀福音医院。
1932年8月,毛泽东在福建长汀福音医院治病期间,曾对罗明关于闽赣两省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做出指示。不久,福建省委组成前敌委员会,罗明为书记,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与谭震林、方方等到上杭、永定、龙岩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取得了胜利,后将战争胜利的经验向连城、新泉、武平及其他一些地区的领导作了传达和介绍。新泉县委书记杨文仲接受了罗明的指示,紧急动员起来,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1933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罗明,根据干部和群众的要求及亲身经历,写了《对工作的几点意见》,认为红军应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地方发展,处在根据地边缘地区的地方武装应当先打当地地主武装,对国民党正规军不要硬打,要采取游击战、运动战,从小仗中锻炼和提高红军的战斗力,主张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红军,不能一味削弱地方武装去“猛烈扩大红军”;对闽西上杭、永定(今龙岩市永定区)等边缘地区或新区,其条件比较困难,党的政策应当不同于根据地的巩固地区。这一意见被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者说成是“对革命悲观失望的、机会主义的、取消主义的逃跑退却路线”,并开展所谓“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撤销了罗明的职务。随后又开展对“江西罗明路线”的斗争,即开展对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的斗争。这实际上是反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将“左”倾路线全面贯彻到江西革命根据地,对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围剿”斗争产生极不利的影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上一篇 对日战争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