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伊本·艾比·塔利卜 编辑
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阿拉伯语:عليّ بن أبي طالب ,约600年或602年—661年),伊斯兰教历史上的第四任哈里发(656年—661年在位)。他是逊尼派所承认的最后一位“纯洁的哈里发”,也是什叶派惟一承认为合法的哈里发。
中文名:阿里·伊本·艾比·塔利卜
外文名:عليّ بن أبي طالب
别名:安拉的雄狮
出生日期:约 600年(一说602)
逝世日期:661年
主要成就:先后领导了白德尔之战、吴侯德之战、壕沟之战等历次重大战役
信仰:伊斯兰教
阿里
阿里是穆斯林社群组织重要领导成员、先知的录事,曾负责记载古兰启示和先知遗训。他聪颖好学,通晓教法,酷爱文学,擅长军事韬略和武艺。在先知领导的白德尔之战、吴侯德之战、壕沟之战等历次重大战役中,阿里冲锋陷阵,屡建战功,被先知誉为“安拉的雄狮”。
公元630年光复麦加后,阿里奉命率众捣毁克尔白殿内多神偶像。
公元631年随艾布·伯克尔赴麦加朝觐,并奉命宣布麦加为禁地,非穆斯林不得入克尔白神殿。
公元632年先知去世后,艾布·伯克尔被推举为哈里发。有段时间,阿里对艾布·伯克尔有所不服,其追随者也怂恿他争夺取哈里发地位,但他不想让穆斯林社群陷入战争血海,因此拒绝了其权力要求。这期间,阿里深居简出,负责古兰启示和先知遗训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欧麦尔·伊本·哈塔卜去世时,阿里被任命为确定下届哈里发人选的六人小组委员会成员。
公元656年6月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伊本·阿凡被叛军杀害后,阿里被推举为第四任哈里发。执政期间,穆斯林社群组织内部离心力增长,各派权争激烈。为整顿内部、维护先知和前三任哈里发所开拓的疆土,实现伊斯兰教公平、正义理想,阿里将首都从麦地那迁至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库法,并重新任命了一批地方总督,撤换了与奥斯曼有血亲关系的军政要员,削弱了伍麦叶家族成员的权力,从而遭到各派政治势力的反对。新老贵族不满他的政策,为使他难堪,他们以给“奥斯曼复仇”为由,要他惩办杀害奥斯曼的凶手和事件的幕后支持者。遭到拒绝后,他们要挟阿里退位,先后爆发三次内战。
公元656年10月,祖拜尔、泰勒哈联合先知遗孀阿伊莎在巴士拉附近举兵反叛阿里,史称骆驼之战。
次年,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举兵反抗阿里,双方爆发隋芬之战。接下来,就在阿里军事上占据优势,即将结束战事的情况下,穆阿维叶巧施诡计,阿里被迫接受以《古兰经》裁决分歧的停战建议,结果招致阿里在政治上重大失利,穆斯林阵营出现严重分裂。
公元660年分裂出走的哈瓦利吉派的反叛被击败后,穆阿维叶乘机出兵占领埃及和希贾兹,阿里势力从此一蹶不振。
阿里·伊本·艾比·塔利卜
作为领袖和政治家,阿里缺乏机警、远虑、果敢、韬略等特征,因此他在政治上的失败不可避免。他在战场上是勇敢的,在劝慰他人时是聪明的,在讲坛上是雄辩的,对朋友是真诚的,对敌人是豁达大度的。事实上,他是穆斯林世界一切高贵和豪侠(futūwah)的化身,犹如苏莱曼(所罗门)是阿拉伯英雄的化身一样。在他死后的千余年里,有数不清的诗歌、格言、训诲和轶事环绕着他的大名而结实累累。
相传,他有黧黑的皮肤、大而黑的眼睛、光秃的脑袋、密而长的胡须、肥壮而中等的身材。他的宝剑曾被称作脊柱剑,是先知在值得记忆的伯德尔战役中所使用过的。
这把宝剑因下面的这句诗而永垂不朽:除脊柱剑(佐勒菲卡尔剑)外无宝剑,除阿里外无豪杰。 在中世纪,阿拉伯宝剑上有许多都镌刻着这句诗。后来的菲特彦青年运动曾将阿里当做他们的导师和行为典范。
事实上,整个伊斯兰教世界都认为阿里是英明的、英勇的、无可非议的。而在什叶派心目中,他是不会犯错误的完人。
│
┌──────────────┼───────────────——┐
阿卜杜拉 阿布·塔里卜 阿拔斯
│ │ │
穆罕默德 阿里 │
│ │ │
法蒂玛─—─结婚──── │ 阿拔斯王朝
│
│
┌─—————┴─——───┐
哈桑 侯赛因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