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腊 编辑
伏腊,汉语词语,读音是fú là, 亦作“ 伏臈 ”,一指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一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也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
1、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
2、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3、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
《史记·留侯世家》:“ 留侯 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 黄石 。”
《后汉书·孝明帝纪》:“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於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
明唐顺之《皇陵行》:“伏臈烝尝时不后,清明寒食更浇酒。”
2、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
《周书·晋荡公护传》:“每四时伏腊, 高祖 率诸亲戚,行家人之礼,称觞上寿。”
《梁书·处士传·何胤》:“每伏腊放囚还家,依期而返。”
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朝于斯夕于斯,岁时伏腊祭(袁可立)于斯。”
清钱谦益《寿何峄县序》:“两从叔翩翩少年,岁时伏腊,与先生辈徵逐讌饮,有承平王孙之乐。”
3、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
唐 白居易 《江楼早秋》诗:“欲作云泉计,须营伏臈资。”
唐 薛存诚《膏泽多丰年》:畎亩人无惰,田庐岁不空。何须忧伏腊,千载贺尧风。
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此虽与兄弟亲戚相远,而伏腊稍充足,居室稍宽。”
《金史·王去非传》:“督妻孥耕织以给伏腊。”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