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编辑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拼音:zhì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ì shī)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晏婴《晏子春秋·杂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指不管多聪明的人,虽反复考虑,也会出现个别失误。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分句。
中文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拼音:zhì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ì shī
近义词: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反义词: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出处:《晏子春秋》
注音字母:ㄓˋ ㄓㄜˇ ㄑㄧㄢ ㄌㄩˋ,ㄅㄧˋ ㄧㄡˇ ㄧ ㄕ
语法结构:复句式
语法属性:作分句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景公认为晏婴功劳很大,看到他生活很贫困,心里过意不去,就赏赐给他千金。晏要三次都推辞了。齐景公很不高兴地说:“你未免太固执了。过去我国著名宰相管仲,国公赐给他钱,他从未推辞过,你为什么推辞呢?”晏婴说:“千金之赏,是应该立功才受奖的,我没有立功,因此不配得奖。谚语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当然比不上管仲,我或许是个愚者,但在拒绝奖赏这事上,可能比管仲做得对呢!”他最终还是推辞了千金之赏,一生过着贫寒的生活。
成文用法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指不管多聪明的人,虽反复考虑,也会出现个别失误。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分句。
运用示例
宋·王之道《绍兴八年六月十二日上侍郎魏矿书》:“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兹殆所谓一得者乎?请试为执事陈之。”
明·冯梦龙、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一二回:“自古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祭足但知防备厉公,却不知高渠弥毒谋已就,只虑祭足多智,不敢动手。”
鲁迅《花边文学·运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里的‘失’,是在非到盖棺之后一个人的运命‘终是’不可知。”
赵王的参谋李左车献计道:“井陉这地方,不能容两车并行,也容不下列队的骑兵。汉军的后勤部队一定跟在后面。如果让我带兵抄小路截断他们的辎重,不出十天,他们必然败走。”这本是很好的计策,但是赵王和陈余没有采纳。
韩信探听到这个消息,心中大喜,同时暗暗佩服李左车的才华。于是他悬赏千金,要求活捉李左车。
不久,韩信大败赵军。赵王被俘,陈余阵亡,李左车被汉军生擒。他被押至韩信帐内,韩信连忙为他松绑,十分客气地向他请教:“我打算向北攻打燕国,向东讨伐齐国,用什么办法才能成功呢?”
李左车起先不愿意多谈,说:“我只是一个吃了败仗的俘虏,哪有资格论及这样的事情。”韩信急忙说:“赵军失败,是因为赵王没有听取你的计谋。如果他按照你的话做,恐怕我就要成为你们的俘虏了。今天我是诚心诚意地想听听你的高见,请你不要推辞了。”李左车这才直言道:“你从关中出兵,渡过黄河向东,先灭魏,再灭赵,名闻海内。威震天下,这是你目前的优势。然而你现在的兵士已相当疲乏,如果急于攻燕,万一不能很快取胜,时间拖久了,齐国必定做好了充分准备,那时,你的弱点就不免要暴露出来。善于用兵的将军,总是发挥自己的优势而利用对方的弱点,你不如先在这里休整军队,一面大造攻燕的声势,一面派一个极有口才的人,带着你的信去见燕王,故意显示汉军的强大,逼燕王投降,这样,齐王也就容易对付了。”
韩信一听,连声称妙,李左车谦虚的说:“我听人说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的建议未必全部可取,供您参考吧。”韩信按李左车的建议行事,果然获得成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