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而忘私 编辑
公而忘私(gōng ér wàng sī )是一则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汉书·贾谊传》。
公而忘私的意思是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该成语的结构为联合式;在句中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
中文名:公而忘私
外文名:be so devoted to public interests as to forget one’s own interests
拼音:gōng ér wàng sī
近义词:大公无私、杀身成仁、舍身求法、舍生取义、为国捐躯
反义词:自私自利、损人利已
别名:公耳忘私、公尔忘私
出处:《汉书·贾谊传》
注音字母:ㄍㄨㄥ ㄦˊ ㄨㄤˋ ㄙ
语法结构:联合式
语法功能:作主语、谓语、宾语
后由此总结出成语“公而忘私”。
汉文帝登基后,听闻河南郡守治理有方,就升了吴公的官,吴公就向皇帝推荐了贾谊。汉文帝召来贾谊,给了他一个博士的官职。当时贾谊只有二十一岁,在所有博士中年纪最轻。每次讨论国家大事,贾谊都有高深的见解,提出了很多治国的好办法。汉文帝非常欣赏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贾谊就升官了。贾谊经常对皇帝说,君王应该公而忘私,为天下人考虑,不能有私心。朝廷中的小人嫉妒贾谊的才华,就经常向皇帝进谗言,污蔑贾谊,还捏造了许多罪名,陷害他。后来贾谊被贬官,离开京城,到梁国去做梁王的老师。
不幸的是,在贾谊三十二岁那年,梁王骑马的时候,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死了。贾谊认为自己身为太傅,没有尽到责任,深深自责,经常哭泣,心情十分忧郁,为此生了病,不久就去世了。贾谊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三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