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江 编辑

中国海南岛最大河流

南渡江南渡江

南渡江,又称南渡河,古称黎母水。海南岛独流入琼州海峡河流,是中国海南岛最大河流。发于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南部的南峰山,干流斜贯海南岛中北部,流经白沙、琼中、儋州、澄迈、屯昌、定安、琼山等市县,最后在海口市美兰区的三联社区流入琼州海峡。全长333.8千米,比降0.72‰,总落差703米,流域面积7033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龙州河、大塘河、腰子河等。

南渡江流域上游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建有许多水电设施,为满足下游平原灌溉和调节洪水,也建有多处水库,特别是干流上游松涛水库,是海南省最大的人工湖,也是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旧时,南渡江是海南岛北部繁忙的水运河道。至1990年,南渡江通航河段由海口市沙上港至定安县城,通航里程为56.8公里。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南渡江

外文名:Nandu river

别名:南渡河、黎母水

所属水系:海南岛独流入琼州海峡河流

地理位置:海南岛东北部

流经地区:白沙、琼中、儋州、澄迈、海口

发源地: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南峰山

主要支流:龙州河、大塘河、腰子河

河长:333.8 km

流域面积:7033 km²

平均流量:219 m³/s

落差:703 m

入海口:海口市美兰区的三联社区

干流概况

编辑

河道走向

南渡江干流走向及水系分布南渡江干流走向及水系分布

南渡江干流发源于白沙县南峰山,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北向流经白沙、琼中、儋州、澄迈、屯昌、定安、琼山至海口市三联村汇入琼州海峡。支流伸展到临高、文昌等市县。干流全长333.8公里,南渡江流域位置跨北纬18°56′~20°05′,东经109°12′~110°35′。流域呈狭长形,中上游是中低山区,山脊陡峻,高程都在500米以上。流域面积7033平方公里,落差703米,干流平均坡降0.716‰。

干流入海处的海口市是海南省省会。此外,琼山区、定安、澄迈、白沙和屯昌县县城均处干流或支流上。

河道特征

干流在松涛水库大坝以上为上游,河长137公里,流域面积1496平方公里;从松涛坝址至九龙滩为中游,河长83公里,流域面积1520平方公里,一般高程为200~500米;九龙滩以下为下游,河长114公里,流域面积4017平方公里,为丘陵台地及滨海三角洲,距入海口十几公里的河段为感潮段,挟沙能力减弱,形成许多沙洲岛。其中,河口有新埠岛与海甸岛,使河口段分三支注入琼州海峡,北支干流在三联村入海,西北支横沟河在网门港入海,西支海甸溪在海口港入海。

南渡江澄迈段南渡江澄迈段

南渡江定安县城区段南渡江定安县城区段

南渡江海口市段南渡江海口市段

南渡江入海口段南渡江入海口段

南渡江入海口南渡江入海口

水文特征

编辑

径流

流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5~10月为雨季,占年雨量的85%,台风带来暴雨,致使中下游两岸平原地区洪水泛滥;11~4月为旱季,雨量仅占年雨量的15%,常发生春旱。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91毫米,其下游大于上游。

南渡江流域内共建有海口、龙塘、定安、金江、三滩、大路坡、加烈、松涛水库大坝、南丰、福才、白沙、细水水文(位)站12处,雨量站49处。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深1935毫米,自上游往下游递减。多年平均径流深985毫米。年平均流量219立方米/秒,龙塘水文站实测最大流量9300立方米/秒(2000.10松涛水库未泄洪),历史洪调最大洪峰流量9660立方米/秒(1928年)。实测最小流量2.2立方米/秒(1960.3),年均径流量69.2亿立方米,龙塘站实测最大年径流量112亿立方米(1978年),最小年径流量28.7亿立方米(1959年)。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21.98万千瓦,可开发量为8.36万千瓦,年发电量3.72亿千瓦时。

下游龙塘站多年平均含沙量0.0762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48万吨。

灾害

下游常发生洪水灾害。据史记,自1500年至1950年,发生较大洪水70余次,平均七年一次。解放后,平均五年发生一次较大洪水。1960、1970年代,海口市和琼山市建设沿江防洪堤近35公里,设计标准低。1990年代末,按通过设计洪峰流量9480立方米/秒进行加固改造,使海口市中心区与琼山府城的防洪标准基本达50年一遇。

潮汐

南渡江河口潮汐类型较复杂,含有不正规日潮、不正规半日潮和正规日潮三种类型。从东营至后海为不正规日潮,东营以东为不正规半日潮,后海以西为正规日潮。

沿岸平均潮差,海甸岛以西至澄迈湾(含海口湾、秀英港)在1.0~1.5米左右,海甸岛北部以东至铺前湾在1.0米以下。最大潮差,海甸岛以西在2.5~3.0米,海甸岛北部以东在2.0~2.5米。平均涨潮历时比落潮历时长2小时左右。实测天文潮最高潮位1.46米,实测风暴潮最高潮位3.33米(1948年),实测最低潮位为-0.98米,实测风暴潮最高潮位的相应最大增水2.5米(1981年)。

主要支流

编辑
流域内支流众多,迂回弯曲,交错汇入干流。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20条,。其中龙州河为最大支流,发源于屯昌县黄竹岭,在定安县溪头坡汇入干流,流域面积1294平方公里,河流长度108公里,平均坡降1.11‰,落差476米。

腰子河,发源于黎母山和鸡嘴岭,流经琼中县黎母山镇的腰子圩、国营阳江农场,国营大丰农场、至松涛乡的亲足口注入南渡江。沿途有加喜河、白花河、加凯河等20多条小支流汇入。县境内主河长34公里,集雨面积415平方公里,流域平均宽度11.0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2.1秒立方米,主河道天然落差753米,河床比降0.0024,河床平均宽度45米,河道弯曲系数1.3。上游河床很陡,中、下游是丘陵地,河床比较平缓。

龙州河,旧称南白水,也叫禄运河,是南渡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屯昌县的黄竹岭,向东北流至定安县龙塘镇再向北流经屯昌、澄迈、琼山等市县以及流经定安县西南部的龙塘、坡寨、龙门、富文、新竹和龙州等乡镇,在龙州的罗温村附近与琼山的溪头村处汇入南渡江。干流长107.60公里,流域面积1293.18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00111,年平均流量40立方米/秒,总落差163.50米,其中境内落差62.70米。

龙州河主要支流有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南淀河和卜南河两条。另外,还有1条流域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的支流同仁溪。解放以来,定安县属流域内已建成中小型水库44宗,控制集雨面积117平方公里,总库容13144万立方米;并在龙州河的干流上建有拦河引水工程1宗,总灌溉面积6.32万亩。已建水力发电站7宗,装机15台,容量4105千瓦。

南淀河,是南渡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屯昌县的南闾岭,向东北流经白银坡、黎村,在南闾汇合南强溪转向西北流经托盘岭、加总岭、排坡等地,在屯昌县的湾头仔村附近汇入龙州河。干流长27.30公里,境内9.25公里;流域面积134平方公里,境内26平方公里。年均流量5.49立方米/秒,河道平均坡降0.00314,总落差57米。 流域内居民点有国营中建农场,人口1.3万人,耕地面积628公顷,建有南宫、香寮水电站,装机容量725千瓦。

卜南溪,又名卜南河,是南渡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屯昌县的长旦岭,向北流经屯昌县的新村、老村、加训,澄迈县的加炳,至九岭转向东北流经定安县新竹的军桥农场、卜优村等地,在卜南村附近汇入龙州河。流程30.20公里,流域面积147.89平方公里,年均流量4.41立方米/秒,河道平均坡降0.00389,总落差126.30米。 流域内建有加乐潭、新海水库,总库容156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面积740公顷。

巡崖河,俗称正统溪,又名居丁溪、岭脚溪、鸭程溪,是南渡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定安县黄竹镇北面的乌盖岭,向西流经大河桥,至溪边村转向北流经文举、正统、居丁、坡村,至岩岭村流入琼山区境,又从卜曾村起沿着定安、琼山两地界流经龙井、巡崖桥等地,在巡崖村北边汇入南渡江。干流长42.30公里,流经定安县30.30公里;流域面积445.12平方公里,县境内为184.94平方公里。年均流量12.70立方米/秒,河道平均坡降0.00127。总落差99.80米,县境内落差95.49米,可利用落差19.4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474千瓦。其主要支流有永丰水和昌头水。

永丰水,南渡江二级支流,发源于文昌市蓬莱镇西面,向西北流经文昌的门闩村入定安县境内,流经东埇、里变、永丰墟、珠宝岭和黄梅沟后入琼山区境,从琼山区的木兑村起,沿两市县边界流经居丁镇桐树、坡村两村,在琼山区的水口村汇入巡崖河。干流长28.40公里,流经境内15.15公里;流域107.86平方公里,境内61.15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3.24立方米/秒,河道平均坡降0.00185,水能理论蕴藏量864千瓦。解放后,在上游建有保山、三旬、高林、黄威东等小型水库10宗,控制集雨面积17.30平方公里,总库容1449万立方米。

深坑溪,南渡江二级支流,发源于文昌县蓬莱圩以西,流经甲子镇、新民乡,在多历村与巡崖河干流汇合,集雨面积157平方公里,河流长度37公里,河床平均比降0.00128,总落差72.2米,耕地地面标高20~65米。

温村水,俗称潭榄溪、仙屯溪、仙屯河,是南渡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雷鸣的北斗岭,向北流经南曲、南九、新安和仙沟的排坡、桐卷坡,以及定城的春内、田洋、后山、莫村、仙屯等地,在仙屯北部汇入南渡江。干流长28.80公里,流域面积123.85平方公里,年均流量为3.56立方米/秒,河道平均坡降0.00182。下游地面较为平坦,耕地海拔10—14.50米,常因南渡江洪水顶托倒灌,泛滥成灾。解放以后,上游建有纵公塘、半箕湾等小型水库12宗,控制集雨面积13.89平方公里,总库容706.40万立方米。

南坤河,发源于鸡咀岭,流经屯昌县南坤镇的草坡村、太安村、山柚坡村、红藤坡村、大坡村、上甘岭村,在南坤镇的合水村入南渡江,全长26公里,流域集雨面积132.66平方公里,平均坡降0.006。两岸地势复杂,山岭多,人口稀,耕地少,流域内有南坤镇48个村和中坤农场,人口1.5万多人(占全县人口的6.6%),有耕地986.7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6.7%)。在流域内已兴建4宗小型水库,灌溉466.7公顷,兴建小水电站3座,装机容量520千瓦。

西昌河,发源于深坡岭和雨水岭,流经屯昌县西昌乡合格堆村、晨星农场南田村、土龙村,然后在书芳园村西北部流入澄迈县的岭脚村人南渡江,全长25.7公里,流域集雨面积143.89平方公里,其中在县境内有68.5平方公里。流域内居民点有西昌乡31个村和国营晨星农场,共1.2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37%),耕地面积257.7公顷(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93%)。河床落差不大,两岸地势起伏不平。在流域内已建小型水库7宗,总库容534万立方米,灌溉水旱田419.3公顷,建水电站2座,装机容量55千瓦。

昌旺溪,又名南面溪,发源于永兴镇杨南村至永兴牧场归槽,经昌旺、卜茂、儒全至美仁坡乡蛟龙村与南渡江汇合。流域面积121.6平方公里,全长35.5公里,河床平均比降0.00169,总落差104.7米,耕地地面标高一般10~50米。流域内建有小(二)型桥亭水库,控制干流面积34.2平方公里;流域下游新坡镇已建电力提灌工程37站1103千瓦,在谭食肚出口处已建一座滚水坝。流域内大部分是火山岩地区,属岩类裂隙孔水,降雨后渗入地下,地表水源缺乏。

三十六曲溪,发源于三门坡镇美银桥一带,流经三门坡、红旗、旧州、云龙等镇,于旧州镇昌目肚流入南渡江。流域面积101平方公里,干流长度32公里,河床平均比降0.00176,总落差为64.03米,耕地地面标高为5~70米。流域内已建有小型水库16座,控制面积25.8平方公里,总库容1980万立方米,其中干流已建有龙惠、龙逢、石屈、日富等小(一)型水库。流域内有3000亩以上的七水洋、北林洋、福地洋因地形低洼,河道弯曲阻水,洪水排泄不畅,加上南渡江洪水顶托,常受内洪淹浸而造成粮食减产。

铁炉溪,发源于三门坡镇文岭圩,流经三门坡、谭文、旧州等镇,于旧州镇美颖村入南渡江。流域面积105平方公里,干流长度28.7公里,河床平均比降0.000203,总落差102米,耕地地面标高20~60米。流域内多为风化玄武岩红土区,植被覆盖较好。流域内建有中小型水库20座,控制面积66.1平方公里,库容量3289万立方米(其中控制干流40.77平方公里)。中型水库有铁炉,小(一)型骨干水库有荔枝山良 、长坡、龙滚塘等。在干流经文多洋时,田洋低洼,特别是无益肚(文多洋下端),田洋面积近万亩,常受内洪灾害。

大塘河,系南渡江支流。发源于儋州市和澄迈县交界的大王岭,流经临高县,从官田流入澄迈县,到金江镇大塘村汇入南渡江。集雨面积601平方公里,河流长56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00183米,县内流程长14.2公里,流域集雨面积278平方公里。

海仔河 又名东排洋溪。属南渡江支流,发源于文儒乡山猪岭,流经北雁峒,加朗峒和长安镇,从新村仔村汇入南渡江,流域面积176平方公里,流程长30公里。平均比降0.00253米。

汶安河,系南渡江支流,发源于白莲镇群番村黑林岭,流经美亭乡、瑞溪镇和金安农场,从永发镇汶安村汇入南渡江,流域面积165平方公里,河流长25公里。平均比降0.00134米。

绿现河,又名犁沙河,属南渡江支流,发源于昆仑农场加东铺,流经仁兴、中兴两地,从六芹山谷玖岭的北解溪汇入南渡江,县内集雨面积174平方公里,流程长34公里,流域面积144平方公里,平均比降0.00296米。

岭肚岭河,又名加蟹涧,发源于屯昌县雨水岭,从澄迈县岭肚岭流入南渡江。集雨面积144平方公里,流程长26公里,澄迈境内流程长14公里,流域集雨面积70平方公里,平均比降0.0048米。

下岭河,系大塘河支流。发源于中兴镇福来西北侧,流经敦风、福安、大云、下岭等地汇入大塘河,流域面积43平方公里,流程长17公里。河床平均比降0.00182米。

仁格河,属海仔河支流。发源于石浮乡平头村北,流经长村、合福、仁格、宋岭、村内、新村仔上村汇入海仔河。流域面积21平方公里,流程长11公里。河床平均比降0.00198米。

九乐山溪,属南渡江支流。发源于仁兴乡挂灯岭,由15个源头汇流而成,流过蜿蜒起伏的山谷汇入南渡江,集雨面积31平方公里,流程12公里。河床平均比降0.00232米。

石古岭溪,属南渡江支流。发源于昆仑农场辖区的炳田村东,流经荔枝头、美玉、道殿、加类、红泉、石古岭等地汇入南渡江,流域面积66平方公里,流程长13公里。河床平均比降0.00231米。

南渡江主要支流基本情况表

河流名称

发源地

出口地

集雨面积

(平方公里)

河长

(公里)

坡降

(‰)

年均径流

(亿立方米)

南美河

白沙县斧头岭

白沙县同岭

124

32.4

11.30

1.30

南湾河

白沙县头尖岭

白沙县南万岭

184

38.7

5.52

2.02

南春河

白沙县鹦哥岭

白沙县罗亲园

105

27.1

10.60

1.21

腰子河

琼中县鸡嘴岭

儋州亲足口下

356

42.3

2.47

4.27

南利河

琼中三星林

琼中县阳江农场

108

23.6

12.70

1.35

南坤河

屯昌县黄竹岭

屯昌县合水村

133

26.0

5.87

1.61

海仔河

澄迈县山猪岭

澄迈县新村仔

176

30.0

2.53

1.62

汶安河

澄迈县群番岭

澄迈县文安村

165

24.7

1.34

1.38

龙州河

屯昌县黄竹岭

定安县溪头坡

1294

107.6

1.11

14.22

西昌水

屯昌县雨水岭

澄迈县岭脚岭

144

25.7

7.27

1.45

绿现水

澄迈加东铺村

澄迈县谷蚊岭

174

34.0

2.96

1.64

大塘河

儋州大王岭

澄迈县大塘村

601

55.7

1.83

5.03

南淀河

屯昌县南吕岭

屯昌县湾头仔

134

27.3

3.14

1.75

卜南河

屯昌县长旦岭

定安县卜南村

148

29.0

3.89

1.43

温村水

定安县北斗岭

定安仙屯村北

124

24.9

1.82

1.18

巡崖河

定安县黄竹市

定安县巡崖村

445

42.3

1.27

4.15

永丰水

文昌市蓬来

琼山区水口村

110

28.4

1.85

1.05

昌头水

文昌市蓬来

琼山区多历村

157

37.4

1.28

1.46

铁炉溪

琼山区文岭

琼山区旧州

105

28.7

2.0

0.95

南面溪

琼山区扬南村

琼山区蚊龙村

120

33.9

1.91

0.96

三十六溪

琼山区三门坡

琼山区昌目肚

99

32.0

1.76

0.88

航道航运

编辑
海南岛地处热带 ,雨量充足,由于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内河水运“有航行之便却并不发达”。解放以前,由于海南陆上交通困难,内河水运比较活跃。据唐胄《琼州府志》载:“南渡江纳诸水之支流注入白沙河口,琼郡柴米、百货多由此运。”

解放后,政府对内河进行航道疏浚、整治,内河运输条件大大改善。20世纪50~70年代,是海南内河运输业兴盛时期。从1950年代末起,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上游建起了水库、闸坝和滚水坝,南渡江、万泉河只能分段通航,内河水运开始衰落。1970年代后期,海南陆上交通发达,公路运输逐渐取代内河。

航道状况

解放初期,海南岛陆路交通不便,南渡江内河运输繁忙。琼山、文昌、定安、澄迈等县区的土特产,大部分都从内河运至海口港出岛。沿江两岸群众所需的水泥、布匹、食盐、日用品,也是从海口假道南渡江装载运进。此外,金江至海口也有客运来往。1951年,南渡江上拥有各类大小帆船10345艘,总吨位为7830吨。全年货物运输量达15898吨,运送旅客20613人次。1952年,南渡江内河运输仅进出海口港的货物吞吐量达26087.44吨,占海口港当年总量的20%,比1951年增加近一倍。1954—1955年通过南渡江运往海口港出境货物就有砖瓦、红藤、白藤、木柴、牲畜、赤糖,由内河运往岛内各地的货物有水泥、粮食、杉木以及日杂百货等。1955年内河货物出口量达67412吨,旅客量5035人次。1956年初,内河运输仍然繁忙,为集散腹地货物起很大作用,4月份后,琼山龙塘坝和澄迈永发大桥先后建成,南渡江内河运输仅能进行段与段之间的短程运输。

航道治理、维护

1954年,广东省海南航运管理处开始着手南渡江航道治理,1955年初成立航道情况调查小组,调查内河航道情况。

1956年,海南航管处基建股在南渡江中游澄迈县横滩村九龙成立南渡江整治工区,在南渡江九龙滩段航道实施炸礁。当年航道治理投资7.6万元,炸礁625立方米,改善拦河堤坝5个,清理河底沉积物等。并派人员往南渡江中游澄迈县横滩村、九龙至澄迈金江河段、九龙至仁兴河段、金江至海口河段进行测量。1959年在琼山县铁桥向导村成立南渡江整治工区,在南渡江浅滩建左坝,同年成立南渡江整治委员会,琼山县、定安县、澄迈县分别设有分区,分级领导南渡江航道治理工程。此间,海南航务局工程科在定安县航运公司造一艘吃水深度1.2米、载重4吨的木质船,护养南渡江至海口55公里长的航道。这次共治理南渡江五大浅滩,维护水深达0.6米。

1958年,开始整治南渡江澄迈县金江至瑞溪段16公里,挖沙12318立方米,打桩建坝599个,投资5525元;定安县瑞溪至巡崖段28公里,挖沙21039立方米,打桩建坝568个,投资6827元;琼山巡崖至海口42公里,挖沙9535立方米,打桩建坝596个,投资5506元,整治后航道水深0.60米,可通行12吨机帆船。

1969年至1971年,又对南渡江航道进行整治。1969年扒沙23000立方米,轻便疏导17000米;1970年炸礁350立方米,轻便疏导22000米,扒沙17000立方米,筑石坝4500立方米;1971年炸礁350立方米,轻便疏导27000米,扒沙16000立方米,筑石坝8000立方米,经过整治,南渡江枯水位的0.60米提高到0.8—1.0米。

1974年至1978年,又建南渡江导流坝,投资总额68639多元。20世纪70年代后期因上游修建了水库、拦河坝,河道淤塞,滩多水浅,已难以通航。

1990年,南渡江通航河段由海口市沙上港至定安县城,通航里程为56.8公里。在该航道上航行的船只主要为渔船、渡船、运沙船和抽沙船。由于历史的原因,南渡江航道现状与定级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建设不够完善,航道上未设导航标志,无法确定航道轴线,给船舶的安全航行带来较大的困难。

南渡江河口汊道航道

南渡江河口汉道航道通航里程为13.8公里。其中一号灯浮至海口新港码头段航道,通航里程3.8公里,共设8座航标,通航1000吨级的沿海轮船,在该航道上航行的船舶主要为沿海货轮、汽车轮渡和客运船舶;海口新港码头至人民桥段航道,通航里程1.3公里,通航100吨级沿海轮船,乘潮可进入300吨级船舶,在该航道上航行的船舶主要为沿海货轮和渔船;人民桥至新埠桥段航道,通航里程2.2公里,通航20吨级沿海轮船,在该航道上航行的船舶主要为渔船;新埠桥至横沟河出海口段航道,通航里程6.5公里,通航50吨级沿海轮船,在该航道上航行的船舶主要为渔船和中小型游艇。

治理开发

编辑

堤防建设

琼山县在1963年8月开始沿右岸修建防潮堤8千米。1964年开始兴建灵山至东营防洪堤,长19千米,堤顶高程3.14~9.84米,其中浆砌堤2.8千米,其余为土堤。1975年又沿左岸修建防洪堤5.5千米,堤顶高程7.24~9.34米,其中有5段浆砌石堤,总长2千米;有3.5千米因采沙已被破坏。

海口市1974年修建大滨村至山内村南渡江干流沿岸堤防,长5.2千米,堤顶高程5.54~7.24米,其中流水坡段为浆砌石,长175米,其余均为土堤或沙质堤。

以上南渡江干流两岸防洪堤全长约30千米,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防洪保护区面积约60平方千米,保护耕地约4万亩,人口约25万人。

新埠岛堤围到1976年底,已修建起长12千米的环岛防洪挡潮堤及丁坝4条,堤顶标高3.04~5.04米,由新埠围和外坪围组成,均为无护坡土堤,防洪标准仅为5年一遇。由于防洪标准低,抗洪能力差,工程简陋,质量差,经过多次洪水和风暴潮的破坏,已决口42处,长2.7千米,冲垮抛石丁坝4条,毁坏挡潮闸2座。

海甸岛在1970年开始修建海甸围防洪挡潮堤12.8千米。1980年遭受7号强台风袭击,冲垮围堤,决口9处,损失严重。从1981年起,经过4年的施工,对挡土坪工程进行加固。海甸围全长10.5千米,西起海甸六庙,顺向环岛至新埠大桥附近,堤顶高程3.54米,海甸溪北岸石堤高程1.4米。海甸围防潮标准为10年一遇,潮水位加九级风浪高。

1986年,定安县政府对城北局部危险地段建起0.8千米浆砌石防洪堤(北堤),堤顶高程17.54米,防洪标准不到10年一遇。

1987年,在澄迈县金江镇南渡江南岸修建浆砌石防洪堤(江南长堤),长2480米,堤顶高程29.94~31.04米,防洪标准不到10年一遇。

引水渠道

瑞溪(1944年12月~1945年3月),受益面积100公顷。在瑞溪市东南方的南渡江支流,吸取地表水及伏流水加以利用。设置地下式石砾暗渠长89米,宽1米,高2~3米,再由此设引水渠2.05公里。

龙州(1945年2~7月),受益面积50公顷。位于龙州市东北方的耕地,常患积水停滞,降雨时每至汛滥,故一开挖250米的排水渠(底宽1米,深1米),为防止大雨时水浸,并在南渡江口设防水闸。

龙州河引水工程,位于定安县龙州乡境内的龙州河(南渡江一级支流)下游,上游集雨面积1211.4平方公里。1956年建成浆砌石滚水坝,两岸为浆砌石斜护坡,最大坝高4.5米,坝顶长138米。设计引水流量2.9立方米/秒,1986年右岸堰顶斜护坡被冲毁,当年修复。设计灌溉面积1813公顷。现有灌区干渠长47.8公里,支渠长24.7公里,有效灌溉面积达1407公顷。

龙塘水坝,建于1970年,在南渡江琼山区,浆砌石重力坝,设计引用流量12.0立方米/秒,实用引用流量7.00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3860公顷,现达灌溉面积3772公顷旱涝保收灌溉面积2000公顷。

水库工程

干流上游建有南伟、松涛水库,下游建有九龙滩与龙塘水坝引水灌溉和发电。全流域已建有大中型水库15座,小(1)型水库54座,总库容38.81亿立方米,控制集水面积2181.1平方公里。其中,松涛水库总库容33.4亿立方米,正常库容25.95亿立方米,已形成以松涛水库为骨干,大中小相结合的长藤结瓜的灌溉系统。灌区包括儋州、临高、澄迈、琼山、海口。

松涛水库松涛水库

松涛水库,位于儋州市(原儋县)南部,库区回水至白沙县城牙叉镇。大坝位于南渡江上游的儋州市(原儋县)亲足口峡谷,集水面积1496平方公里,总库容33.45亿立方米。是一个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防洪,满足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1958年7月动工兴建,1970年12月竣工。输水洞在主坝左岸上游约22公里的南丰分水岭。设计最大流量为103立方米/秒。下接南丰电站,利用发电后尾水灌溉。到1983年灌溉面积已达7.31万公顷。1987年统计,有效灌溉面积为6.85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为8.24万公顷。

跃进水库,位于南渡江支流大塘河的临高县和舍镇境内,于1972年9月开工建设。坝型为均质土坝,主坝顶长度1018米,副坝2座,总长度1089米,土坝护坡为干砌石厚度30厘米。1974年7月库区工程完成。1985年进行主坝加固,放水涵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管径2米。水库为松涛东干补水水库,补水渠道长6.2公里联结松涛东干渠的渠道。该渠道全面混凝土防渗,渠堤顶均能通车。

琼山区铁炉水库,位于该市南渡江一级支流铁炉溪谭文镇境内,1958年4月开始兴建。主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733米。1975年完工。设计灌溉面积1400公顷。1963年开始建设灌区,现有干渠12公里(混凝土防渗7公里),支渠30公里(混凝土防渗18公里),渠道堤顶通车里程17公里。实有效灌溉933公顷。

琼山区风圯水库,位于该市南渡江一级支流鸭程溪的深坑支流甲子镇境内,有主副坝各一座,均为均质土坝,主坝顶长500米,副坝顶长1800米。1958年4月开始兴建,至1978年土坝才填至设计高程58米并建成溢洪道、高低放水涵。设计灌溉面积1053公顷,现有干渠30公里(混凝土防渗18公里),支渠23.2公里(混凝土防渗15公里),渠道堤顶通车里程达27公里。现有效灌溉707公顷。

琼山区岭北水库,位于该市南渡江支流土历岭沟东山镇境内。1957年12月兴建。初期设计为小(1)型水库,1964年改为中型水库,为均质土坝,坝顶长661米。设计灌溉面积1833公顷,有干渠13.6公里(混凝土防渗11公里),支渠20.1公里(混凝土防渗14公里)。渠堤通车里程24公里。实有效灌溉1534公顷。

澄迈县加潭水库,位于该县南渡江一级支流海仔河的太平乡境内,于1957年1月开工建设。由海南水利处负责工程勘测设计和技术施工。坝型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32.7米,坝顶长249米,土坝上游护坡为干砌大块石。库区工程于1959年3月竣工。建坝后水电站,装机2台容量400千瓦。设计灌溉面积3200公顷,灌区工程于1959年开始配套。现有干渠长31公里(混凝土防渗长17公里),支渠长度41公里(混凝土防渗长24公里)。渠堤通车里程27公里。实灌溉面积2000公顷。

澄迈县美亭水库,位于南渡江支流文安河的该县美亭乡境内,于1958年3月开工建设。坝型为均质土坝,主坝顶长600米,副坝1座,坝顶长330米。土坝上游护坡原为干砌块石。设计灌溉面积1100公顷。有干渠长12.7公里(混凝土防渗长10公里),支渠长29公里(混凝土防渗长18公里),渠堤通车里程9公里。实灌溉面积1100公顷。

澄迈县南方水库,位于南渡江支流西昌河的该县文儒乡境内。于1959年8月开工建设,中途下马,1964年复工建成。坝型为均质土坝,坝顶长275米,土坝上游护坡为干砌块石。枢纽工程于1966年竣工。设计灌溉面积1100公顷,于1973年开始配套。现有干渠长16.6公里(混凝土防渗长4公里),支渠长21公里(混凝土防渗长8公里),渠堤通车里程7公里。实灌溉面积400公顷。

澄迈县促进水库,位于南渡江一级支流大塘河的该县山口乡境内。于1970年1月开工建设。土坝坝顶长452米,填坝土料为沙壤土,含粒多,透水性强,护坡原为施工土料石渣。1973年建成。设计灌溉面积1100公顷。现有干渠长14公里(混凝土防渗长9公里),支渠是长度18公里(混凝土防渗长12公里)。实灌溉面积434公顷。

白沙县坡生水库,位于南渡江支流南弯河的该县细水乡境内,于1977年开工建设。主坝为均质土坝,主坝顶长度400米,坝顶浆砌石防浪墙高度1米,副坝1座,坝顶长480米。枢纽工程于1979年7月建成。设计灌溉面积667公顷,现有干渠道长12公里(混凝土防渗长7公里),支渠道长度14公里(混凝土防渗长4公里),渠堤通车里程7公里。实有灌溉面积100公顷。

南伟水库,位于白沙县东南部白沙镇的南妹村边,取名南妹水库(后按谐音改为南伟水库),拦截南渡江主流,距县城18公里。主要灌溉白沙、元门、牙叉3个乡镇和国营白沙、牙叉2个农场1.2万亩农田。大坝为河床式浆砌石硬壳溢流坝,溢流坝顶长80米,坝顶高程229.5米,大坝高19.5米,设计正常蓄水位229.5米,相应库容350万立方米。垫底水位227米,相应库容22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库容125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2万亩,实际灌溉面积8600亩。1964年11月动工,1966年8月竣工。

南扶水库南扶水库

南扶水库,于1959年4月动工兴建,1965年建成。库区位于定安县雷鸣镇与龙门镇之间的龙州河支流同仁河上,属丘陵区。1958年勘测设计,1959年4月正式动工兴建,1965年库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总库容原来为8200万立方米,经1978年扩建后,总库容9162万立方米。原来正常水位70.71米,相应库容7050万立方米。扩建后正常水位71.89米,相应库容8720万立方米。因移民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及其他原因,至1996年仍限制蓄水位为70.71米。水库集雨面积64.50平方公里。它是一宗以灌溉为主,结合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国家中型水利工程。正常水面面积18000亩,养鱼水面面积13000亩,水面宽广,水质清澈,气候温和,已开发旅游,名南丽湖。

水电开发

松涛灌区渠道跌水电站群。松涛灌区,除在输水口上建设南丰水电站外,遵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的原则,根据灌区渠首(水位145.5米)至灌区主渠道末端有近百米落差,设计有许多渠道跌水,可建设渠道电站群。1971年开始,由海南军区生产基地与澄迈县水电局在东干渠107公里处建设大拉电站(装机250千瓦×4),尔后,松涛管理局先后在东干渠上建设了和庆、和舍、洋通、跃进、加来电站,在那大分干渠上建设加悦电站(其特性见单机500千瓦以上电站主要特性表),兰马进库电站(水头20.5米,流量2.8立方米/秒,装机320千瓦×2)、兰马出库电站(水头16.8米,流量2.8立方米/秒,装机320千瓦×2),在福山分干上建设土神电站(水头16.8米,流量3.5立方米/秒,装机200千瓦×2),以及福山水库坝后电站(水头11米,流量3.5立方米/秒,装机200千瓦×1),跃进水库坝后电站(水头10米,流量2.4立方米/秒,装机200千瓦×2)和南茶渠首电站(水头2.8米,流量16.4立方米/秒,装机320千瓦×4)。松涛管理局建管的以上电站,除南茶在1988年~1990年间建设外,其它电站均在70年代期间建设。1993年,南丰电站扩机一台(装机5000千瓦)。这样,松涛管理局在其灌区上共建管水电站13座,装机31台,装机容量40630千瓦,年发电量达14000千瓦时左右。

在松涛灌区干分渠上,除松涛管理局建有13座电站外,儋州市(原儋县)等有关单位还建有一批水电站。如前面提到的大拉电站;儋州市(原儋县)水电局在松林岭分干建有洛南电站、槟榔电站(水头3.5米,流量13.4立方米/秒,装机125千瓦×2)、江目的电站(水头8米,流量12.8立方米/秒,装机320千瓦×2)、洛基电站(水头10米,流量11立方米/秒,装机320千瓦×2)、小加悦电站(水头5.3米,流量8.5立方米/秒,装机325千瓦),在大成分干上建有梅花岭电站(水头20米,流量1立方米/秒,装机160千瓦),在西华支渠上建有山鸡岭电站(水头8米,流量1.7立方米/秒,装机125千瓦);西联农场在那大分干建有西联电站,装机100千瓦×4,以上9座渠道电站总装机4800千瓦。

直接利用其灌区渠道流量与跌水落差,已建成水电站22座,装机容量达45430千瓦。另一方面在灌区内,松涛水库水量对当地水源有补充、有联系的长藤结瓜水库及河道引水工程上还建成一批小水电站,目前还保留的有30座,装机10550千瓦。其中,牙拉河梯级开发与文澜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是较科学的。以上两项合计松涛灌区现有小水电站52座,装机容量55980千瓦。

水库配套电站有:跃进水库坝后水电站,装机2台容量200千瓦。琼山区风圯水库坝后电站,装机2台,容量200千瓦。琼山区岭北水库,1981年建坝后电站装机2台200千瓦。白沙县坡生水库坝后水电站,装机2台容量150千瓦。

九龙东电站,属澄迈水电局,引南渡江,水头12米,流量37.6方米/秒,装机容量800×4千瓦,2000年发电1532万千瓦时,投产日期1976年1月。

九龙西电站,引南渡江,属澄迈水电局,引南渡江,水头121米,流量37.6方米/秒,装机容量800×2千瓦,2000年发电526万千瓦时,投产日期1985年4月。

红坎电站,引南渡江,属白沙水电局,引南渡江,水头1851米,流量1.2方米/秒,装机容量800×2千瓦,2000年发电509万千瓦时,投产日期1982年11月。

南丰电站,松涛水库水库输水洞出口引南渡江水,属松涛工管局,引南渡江,水头35.51米,流量72方米/秒,装机容量10000×2千瓦,4900×1千瓦,2000年发电8553万千瓦时,投产日期1970年8月。

河湖长

编辑
据2023年4月的报道显示,南渡江省级河长为:海南省政协主席李荣灿

下一篇 中书

上一篇 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