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宪 编辑
黄宪(109~156)男,字叔度,号征君。东汉著名贤士,汝南慎阳人。世贫贱,父为牛医,而宪以学行见重于时。延光元年(122),太守王龚以袁阆为功曹,举陈蕃、黄宪等为孝廉。黄宪时年十四,颍川荀淑遇之于逆旅,与语移日不能去,以之为师表,称之为颜子;同郡戴良才高倨傲,及见宪归,茫然若有失,自愧不及;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及蕃为三公,临朝叹曰:“叔度若在,吾不敢先佩印绶矣。”郭泰谓其汪汪若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汉桓帝永寿二年岁次丙申,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徵君。
(概述内图片来源:取自1943年修《江苏毘陵黄氏宗谱》)
中文名:黄宪
出生日期:109年
逝世日期:156年
出生地:河南正阳
号:征君
字:叔度
当时,同县人戴良才高居傲,只见黄宪不曾正容,回来时惘然有所失。其母问他:“你又到牛医儿那里来吗?”他说:“我不见叔度,不自认为不及他;及至见后,却感觉在哪方面,都远赶不上他。”
陈蕃(今平舆人)、周举(今正阳人)常相互说:“时日之间不见到黄生,鄙视、吝悭的苗头就萌发在心里。”陈蕃到三公府任职后,他上朝时叹息说:“叔度如在,我不敢先做这个官了。”
太守王龚以礼引荐贤达之士,大多数都到了,唯独不能使黄宪屈服。
位列三公的太学生首领郭林宗(郭泰,山西太原人)少游汝南,先过袁阆处,不住而回。见黄宪后,交谈数日,也不愿离去。有人问郭林宗,郭林宗说:“奉高之器譬如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如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黄宪起初被选拔为孝廉,后又被召到公府。友人劝他到任,他未拒绝,但到京师后,马上就回来了。居家长期过着不与浊世同流合污,闭门谢客的生活。去世时年仅48岁。世人称他“征君”。
由于黄叔度耿介正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人品高尚,后人曾为其立碑建祠。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曾慕名,亲赴慎阳为书“汉黄叔度墓”碑五字(今字碑尚存)。明朝张睿游览黄宪故里后,写诗云:“麒麟高冢卧蓬蒿,千载芳名北斗高。郭泰有言真国士,陈蕃推羡见人豪。鸣驺入谷非容致,鸿鹄冲天未易招。自恨晚生无复见,也将鄙吝自潜消。”历代文人墨客到黄叔度墓祠拜谒者甚多(见旧志艺文志)。1963年正阳县人民政府将黄叔度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志载:《汉魏丛书》有“天禄阁外史”传称系黄宪所著。有人考证说是他人伪托。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