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裘 编辑
羊裘,yáng qiú,也作“羊皮裘”。用羊皮制成的裘服,冬天穿着以御风寒。与羔裘不同,为裘服中较粗劣的一种,一般用于贫者、隐士和边远少数民族。 有时也以“羊裘”指代隐者或隐居生活。
中文名:羊裘
拼音:yáng qiú
注音:ㄧㄤˊ ㄑㄧㄡˊ
解释:以羊毛皮制做的衣服
西汉·刘向《说苑·善说》:“衣狗裘者当犬吠,衣羊裘者当羊鸣。”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新唐书·常山王承乾传》:“又好突厥言及所服,选貌类胡者,被以羊裘,辫发。”
宋·郑思肖《郊行即事》:“如今不独桐江上,新著羊裘又一人。”
吴杭《严陵怀古》诗:“龙衮新天子,羊裘古野人。”
明·黄姬水《贫士传·披裘公》:“公当夏五月披羊裘负薪而遇之。”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二“裘”:“羊皮裘,母贱子贵。在腹者名曰胞羔,毛文略具;初生者名曰乳羔,皮上毛似耳环脚;三月者曰跑羔,七月者曰走羔,毛文渐直。胞羔、乳羔,为裘不膻……服羊裘者,腥膻之气,习久而俱化,南方不习者不堪也。然寒凉渐杀,亦无所用之。”
《文献通考·四裔十六》:“王服青毛绫裙,被青袍,袖委于地。冬羊裘,饰以文锦。”
徐珂《清稗类钞·服饰》:“僻远者,男披发于肩,冠以长毛羊皮·····冬或羊裘,不表,皆盘领,阔袖束带,佩尺五木鞘刀于左腰间。”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