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华区 编辑
建华区,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位于城区北部,北濒富裕县,西与梅里斯雅尔塞隔江相望,东、南分别与铁锋、龙沙区接壤。幅员面积120.61平方公里。 截至2022年末,建华区总人口为323065人。
建华区境内水路、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301”国道横穿区域,使建华区贯通甘南与林甸。区政府驻卜奎大街214号。
2022年,建华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002002万元,比上年增长4.5%。第一产业增加值14326万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62065万元,增长5.5 %;第三产业增加值825611万元,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为1.43%、16.17%、82.40%。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8个百分点、19.44个百分点和78.77个百分点。
中文名:建华区
外文名:Jianhua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230203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地理位置: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北部
面积:120.61 km²
下辖地区:7个街道
政府驻地: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卜奎大街214号
电话区号:0452
邮政编码:161000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性气候
人口数量:323065 人(2022年)
著名景点:黑龙江将军府、明月岛等
车牌代码:黑B
地区生产总值:1002002 万元(2022年)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黑龙江将军设置茂兴(今肇源县茂兴镇)至黑龙江城(今黑河市爱辉镇)驿站,于此设卜奎站。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于卜奎修筑齐齐哈尔城,别名“卜奎”。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5月,齐齐哈尔市政府将全市原伪满时期的11个区调整划分为6个区,今建华区城区分属一区、五区。
1954年12月11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原一区北部和五区的一部分及四区的四合村合并,设立北关区。建华区原称北关区,后以建华机械厂更名建华区。
1958年12月,全市实现“人民公社化”,将原6个区改建为铁锋、龙沙、建华等10个人民公社。
1961年8月30日,将11个城市公社调整为7个区,将建华公社改为建华区。
1992年,建华区齐齐哈尔市所属的市辖区。位于市境中部,嫩江东岸。北与富裕县为邻,东与铁锋区接壤,南与龙沙区毗连。全区总面积8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1平方公里。全区共辖东市场、东五、中华、西大桥、卜奎、建设、文化等7个街道办事处和建华乡。
2005年7月7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华区撤销建华乡,地域并入城市街道办事处。
区划沿革
2021年6月,塔哈镇划归富裕县。 11月,设立溪畔街道、北华街道。
区划详情
建华区下辖7个街道,有中华街道, 西大桥街道, 卜奎街道, 建设街道, 文化街道,溪畔街道,北华街道。
位置境域
建华区位于齐齐哈尔市区北部。东以中华路排水沟、自卫街、站前北大街与铁锋区相接,南以龙沙路、劳动路至嫩江防洪水坝与龙沙区为邻,西隔嫩江二道江与梅里斯区相望,北与富裕县接壤。地理位置优越,西踞嫩江大桥咽喉,北占齐黑公路要塞,是齐齐哈尔市西、北两个方向的进出城要地。幅员面积120.61平方公里。
建华区政府
地形地貌
区内地势平坦,建华区以胡家泡子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高西低,东部为沙丘,西部为嫩江低漫滩。
气候
建华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少雪,夏季酷热,年平均气温3.2℃。全年无霜期大约136天,日照2,867小时。
水资源
境内嫩水充盈,水资源丰富。主要为西北部的嫩江及其支系在境内劳动湖水面达30.1公顷。截至2009年9月在红光、曙光和双合等村屯有8处湖泡子,面积达2000亩,水深2—3米。
动植物资源
树种
人口
1992年末全区总人口20.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1万人;满、回、蒙古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
截至2009年9月,建华区总人口252939人,其中,城市人口235910人,农村人口17038人。人口分布为城市比较集中和稠密;而农村比较分散和舒朗。
2022年建华区户籍总人口262659人,比上年增长0.02%。其中,农业人口7108人;非农业人口255551人。全区总人口323065人,比上年增长1.38%。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建华区常住人口为332566人。
民族
截至2009年9月,建华区区域少数民族23个,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萨克、畲、柯尔克孜、达斡尔、锡伯、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等,总计14310人,占总人口的6.06%。在少数民族中,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5个,包括回族4451人,满族4103人,朝鲜族2111人,达斡尔族1652人,蒙古族1626人。
概况
201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0亿元,是2006年的3.7倍,年均增长30.4%;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53398万元,是2006年的4.7倍,年均增长40.1%;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4186万元,是2006年的5.7倍,年均增长57.6%;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69亿元,是2006年的6.5倍,年均增长45.5%。万元GDP能耗下降8%。2012年民营企业发展到1100户。2012年成功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1项,争取项目资金80万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5:34:61调整为2011年的1:49:50。
2022年,建华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002002万元,比上年增长 4.5%。第一产业增加值14326万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62065万元,增长5.5 %;第三产业增加值825611万元,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为1.43%、16.17%、82.40%。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8个百分点、19.44个百分点和78.77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建华区农业
2022年,建华区大牲畜总头数622头,同比下降47.28%。肉牛存栏55 头,同比下降86.28%;奶牛存栏567头,同比下降27.21 %;生猪存栏1.076万头,同比下降19.40%;山绵羊存栏3095头,同比下降50.04%;家禽存栏33.35万只,同比下降0.45 %。牛出栏468头,同比下降54.65%;猪出栏6019头,同比下降71.76%;羊出栏2242只,同比下降58.58 %;禽出栏18.38万只,同比下降44.30%。
第二产业
建华区工业
2022年建华区3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4.3%。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0.0%。利润总额下降44.2%。
2012年建华区谋划了重点产业项目65个中,被列入市重点13个、省重点5个,计划总投资15.5亿元,实际完成19.66亿元。一拖、谷实饲料等6个项目如期投产,实现增加值近4个亿,拉动GDP增长近7个百分点。2012年引进内资项目27个,到位资金32个亿,外资项目2个,到位资金1100万美元。
第三产业
2022年,建华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4%。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9.39亿元,同比增长5.1%。
限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完成22.8亿元,同比下降15.29%,其中零售额完成9.03亿元,同比增长5.43%。
限上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完成3352万元和506万元,同比增长1.1%和21.6%。
2022年,建华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41349万元,同比增长7.0%。其中,建设项目投资累计完成94001万元,同比下降9.75%;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147348万元,同比增长21.42%;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5736平方米,同比下降49.6%;商品房销售额为59606万元,同比下降56.4%。
2022年,建华区财政总收入26719万元,可比口径增长14.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94万元,可比口径增长25.9%。财政总支出12011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9882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 10231万元, 安排一般公共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14万元。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区本级支出80369万元,核销以前年度暂付款1069万元,上年结转支出6615万元,专项支出20875万元,债券支出954万元。
人民生活
2022年,建华区全区的城市低保4197人、3402户,特困81户, 77人,发放社会救助资金3233.75万元。新增206户,243人,取消437户、547人。农村低保420人、314户,特困8户,7人,发放农村社会救助资金172.25万元,全面实现应保尽保。
教育
2022年,建华区教育系统共有公办学校16个,其中高中1个,初中4个,小学11个,幼儿园1个。在校学生总计29869人,同比增长2.27%。其中高中生713人,同比增长0.85%;初中生7421人,同比增长1.59%;小学生15759人,同比增长0.94%;幼儿园学生5976人,同比增长7.08%。高中毕业生212人,同比增长1.92%;初中毕业生2577人,同比增长6.58%;小学毕业生2698人,同比增长17.82%。初中辍学率0%,高中入学率96.85%,小学合格率100%,高中升学率94.78%。
卫生
2022年,建华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64个,其中区属医院2个、卫生院1个、妇幼保健所1个、疾控中心1个、民营医院14个、卫生中心6个、个体诊所79个、门诊部55个、卫生所5个。
2022年,建华区区直单位从业人员37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78人,其他技术人员37人,管理人员32人,工勤人员28人。共有床位385张,2021年诊疗人次16.8万人,其中门诊诊疗人次16.2万人,住院527人,临床治愈609人。
建华区
自1852年始建以来,西寺仍保持原貌,门庭、壮观,大殿威严,经1989年翻建,油彩绘画,堪称齐市可数的清代建筑群体。东寺礼拜大殿可容纳400人同时礼拜,建筑为飞檐斗拱,磨砖对缝,木质透雕,砖木突雕,雕案书有阿拉伯文字画,鲜果嫩枝。窑殿为三层三重檐,四边形塔式建筑,攒顶用“风剥铜”材料建成,莲花府座上有葫芦,葫芦尖上嵌有金色新月。女寺于是1990年初建,后归于东寺院内,有女沐浴室,在大典内用围帐隔开礼拜。寺内现珍藏有稀世手抄本《古兰经》和1858年(咸丰八年)出版的私塾教材《四书集注》等。
小庆主事故居
建华区北极委东二道街民国建筑。该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传统的四合院民居特点,融入了外来建筑的文化因素,是民国初年宦官私宅之代表,该遗址为研究民国时期官宦社会制度及当时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小庆主事其人待考)。此遗址共有3栋,其中正方1栋,厢房2栋,总建筑面积约为300平方米,现用途为住宅,共有居民8户。
齐齐哈尔博物馆
齐齐哈尔博物馆坐落于齐齐哈尔建华区中华路1号,卜奎大街与中华路交叉路口东北角,是黑龙江省内地(市)级最大、设施最为完备的博物馆之一。外观为仿古式建筑,整体既有传统风格,又不乏现代气息,典雅凝重,恢宏别致。该馆建筑总面积为11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五层,是含概展区、办公区、资料室、文物库房、多媒体会议厅、活动室的综合体。
现馆藏文物总量5628件,是反映嫩江流域历史文化的文物精粹。藏品定级1067件,现基本历史陈列展出1322件。大部分藏品是新石器时代细石器生产工具及细石器文化独有的复合工具,类型齐全,加工精美。文物数量及工艺在全国同类型文物当中处领先地位,是细石器文化的代表文物,可作为中国细石器文化研究的标准器。馆藏还有辽金时期出土文物,不仅数量较多,而且是中国研究这一时段历史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2006年,齐齐哈尔博物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为“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2007年基本陈列《嫩江文明的述说》参加“全国十大精品”的评选活动,获唯一奖项“最受观众欢迎奖”。连续多年获得省、市、区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神文明标兵”“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窗口服务标兵单位”“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禁毒工作先进集体”“法制宣传教育基地”“优秀团组织”等荣誉。
和平广场
齐齐哈尔和平广场是在2005年8月15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修建的。位于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嫩江江畔、中华路西端,西临嫩江,东南毗邻齐齐哈尔市党政办公中心和会展中心,广场规划面积约4.14万平方米。其中,广场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石材铺装面积2万平方米。
广场主体由抗战纪念墙、胜利纪念碑、江桥抗战纪念雕塑等组成。广场设计主题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江桥抗战——打响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建成后的和平广场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热爱和平、抵御外侮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世界反法西斯的宣传阵地和重要的文化旅游胜地。
2021年1月,入选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2年6月,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
2024年1月,入选“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