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睦 编辑
司马睦(?―291年),字子友,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六弟曹魏中郎司马进之子,谯刚王司马逊之弟,著名史学家司马彪的父亲,西晋宗室、诸侯王。
司马睦初在曹魏时,封安平亭侯,任侍御史。西晋建立后,封中山王。咸宁三年(277年),因罪降封丹水县侯。太康元年(280年),恢复王爵,改封高阳王。元康元年(291年),司马睦任宗正,最终卒于任上。
本名:司马睦
字:子友
所处时代:曹魏→西晋
民族族群:汉族
籍贯: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
职业:宗室、诸侯王
官职:宗正
爵位:中山王—丹水县侯—高阳王
早年经历
司马睦是晋宣帝司马懿六弟曹魏中郎司马进之子,谯刚王司马逊的弟弟。司马睦在曹魏时,受封爵位为安平亭侯,并担任侍御史之职。
封王中山
泰始元年(265年),司马睦的堂侄晋武帝司马炎受禅登基,建立西晋政权,封司马睦为中山王,食邑五千二百户。司马睦自己上表请求依照六蓼祭祀皋陶、鄫杞祭祀相的制度建立宗庙。晋武帝将此事交给太常按照礼典评议。博士祭酒刘憙等人议:“《礼记·王制》记载,诸侯设五庙,二昭二穆,加上太祖庙共五个。据此立始祖的庙,指的是嫡传系统的继承,一个人可以立。假如旁支兄弟都是诸侯,最初被封的国君不能立庙。如今司马睦不是正统,如果立祖庙,中山不能并列。后世的中山王才能为司马睦立庙,作为后世子孙的始祖。”诏书说:“礼制条文不明,这是关系到制度的大事,应该详细审定,可交付礼官广泛议论,再处理此事。”
揭发降爵
泰始三年(267年),司隶校尉李憙揭发司马睦与前任立进县令刘友、前尚书山涛、尚书仆射武陔等都有霸占官府稻田的行为,请求免去司马睦等人的官职。晋武帝下诏谴责并处死刘友,但没有追究司马睦等人的罪责。
咸宁三年(277年)七月,司马睦派人招募迁徙封国内八县接受逃亡、私自占有及改变姓名、诈冒免除徭役的七百多户百姓,冀州刺史杜友奏报司马睦招纳引诱逃亡之人,不适宜担任一国之君。有关官吏上奏,说事情发生在大赦之前,应该原谅司马睦。晋武帝下诏说:“中山王所做的事怎么到如此地步,读奏章让人很茫然。广泛地任用亲戚,将靠他们对上辅助王室,对下施恩惠于百姓。难道仅仅是为荣耀崇大自身,而使百姓违背法律吗!此事应该深入议论得失,这正是区分好坏的地方。如果不宜担任一国之君,为什么用在赦令前后来论断呢?贬司马睦为县侯。”于是降封司马睦为丹水县侯。
复爵去世
太康元年(280年)六月二十二日,晋武帝下诏恢复司马睦的爵位。有关官吏奏请封司马睦为江阳王,晋武帝说:“司马睦退身平静地思考过失,重新修养自己的品德,如今有了爵位土地,不仅仅是因为赦免。江阳地方险要遥远,把高阳郡封给他。”于是封司马睦为高阳王。
元康元年(291年),司马睦担任宗正。司马睦最终死在官位上,因其世子司马蔚很早去世,故有其孙子司马毅继承王位,官拜散骑侍郎。
《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
《资治通鉴》 卷七十九至卷八十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