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承 编辑
谢承(?—256年) ,字伟平,三国吴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吴大帝孙权发妻谢夫人之弟,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
孙权接任统领江东,谢承曾任吴郡督邮。谢夫人卒后,升迁五官郎中,不久后改任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143卷(今已佚)、《会稽先贤传》7卷。
豫章太守谢斐与谢承同宗同族。
字:伟平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三国吴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逝世日期:256年
主要成就: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
主要作品:《后汉书》143卷、会稽先贤传
本名:谢承
书香世家
谢承出身书香门第会稽谢氏,其父谢煚为东汉尚书郎、徐令,叔父谢贞为建昌长。谢承的姐姐为孙权原配妻子谢夫人。 孙权接任统领江东,谢承曾担任吴郡督邮。谢夫人卒后,升五官郎中,不久后改任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
博学洽闻
《会稽典录》中记载谢承:博学洽闻,尝所知见,终身不忘。 尤其熟悉东汉史事及本郡掌故。 撰有《后汉书》143卷,今已佚。又撰《会稽先贤传》7卷,记严遵等人事迹,多有史传失载者。原书已佚。《太平御览》屡引之。鲁迅辑为1卷,收入《会稽郡故书杂集》。
坐镇荆州
谢承管辖地区非常重要,三国早期,常德一带为蜀汉关羽所辖,关羽败走麦城后归孙吴管辖,仍名武陵郡,隶属荆州。三国时的武陵郡,治所仍在临沅(今常德市武陵区和鼎城区的大部),初属蜀,后属吴。
教子有方
谢承的儿子有谢崇、谢勖,谢崇官至扬威将军,谢勖官至吴郡太守、并封爵兰亭侯 ,兄弟二人都很有名气。
父亲
谢煚,东汉尚书郎,徐(下邳徐县)令。幼以仁孝为行,明达有令才。
叔父
谢贞,举孝廉,东汉豫章郡(今江西省)建昌(县)长。履蹈法度,笃学尚义。
堂弟
谢贞的儿子谢赞,与同郡钟离牧、吴郡顾谭齐名。(《三国志》吴书十五附注:“《会稽典录》曰:钟离牧少与同郡谢赞、吴郡顾谭齐名。”)
谢贞的儿子谢谭,会稽太守吾粲召为功曹,他以疾病推辞。《三国志》吴书九载:“吾粲迁会稽太守,召处士谢谭为功曹,谭以疾不诣,粲教曰:‘夫应龙以屈伸为神,凤皇以嘉鸣为贵,何必隐形於天外,潜鳞於重渊者哉?’”
姐姐
吴大帝孙权发妻谢夫人,早卒。
儿子
谢崇:东吴扬威将军。
谢勖:东吴吴郡太守,封爵兰亭侯。
孙女
谢仙女,吴末帝孙皓在位时期,下令采选俸禄二千石大臣的女儿入宫。 谢仙女炙面服醇醯以取面黄肌瘦,得以幸免。
亲族
谢斐,东吴豫章太守。
谢秀,谢斐之孙,东吴翼正都尉。
谢沈,谢秀之子 ,晋朝大臣,《晋书》中有传。
后汉书
谢承,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 。著有《后汉书》143卷(隋书·经籍志称无帝纪,但八家后汉书辑注中则有灵帝纪、献帝纪残存) 。由于作者以东吴为正朔,对孙吴多有歌颂,不符合司马氏代魏的大统,被其他历史学家所否认,以“疏谬少信”为刘勰所讥,今已佚。
鲁迅对谢承的《后汉书》给予高度评价,在《会稽郡故书杂集》中辑为一卷,并称其“吉光片羽,皆可宝也”。
会稽先贤传
7卷,记严遵等人事迹,多有史传失载者。原书已散佚,《太平御览》屡引之。 鲁迅辑本一卷,收录记载严遵、董昆、陈业、阚泽等八人事迹的佚文九则。
记载有以弟血滴兄骨骸之上认领长兄尸骨的事例:“贺,本庆氏,后稷之裔。太伯始居吴,至王僚,遇公子光之祸。王子庆忌挺身奔卫,妻子并渡渐水,隐居会稽上。越人哀之,予湖泊之田,俾擅其利。表其族曰‘庆氏’,名其湖曰‘庆湖’。”春秋时吴国王僚末年的公子光之祸,发生在公元前515年,早于马臻建成镜湖水利工程655年。庆湖(鉴湖)是镜湖建成前自然形成的一个天然湖泊。
谢承集
《隋书·经籍志》记载:《谢承集》四卷,今亡,残存《贺灵龟表》、《上丹砂表》、《与步子山书》、《三夫人箴》等文。
鲁迅辑校佚书,甚精勤。已出版的书,如《古小说钩沉》、《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等,都很见功力。鲁迅对谢承《后汉书》(汪文台辑本)的校记,文中详细记载了他校这个辑本的过程。他于一九一二年八月抄得《谢承后汉书》辑佚本后,于十二月十一日,以胡克家本《文选》校。
吴主权谢夫人,会稽山阴人也。父煚,汉尚书郎、徐令。煚子承撰后汉书,称煚幼以仁孝为行,明达有令才。煚弟贞,履蹈法度,笃学尚义,举孝廉,建昌长,卒官。权母吴,为权聘以为妃,爱幸有宠。后权纳姑孙徐氏,欲令谢下之,谢不肯,由是失志,早卒。后十馀年,弟承拜五官郎中,稍迁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百馀卷。会稽典录曰:承字伟平,博学洽闻,尝所知见,终身不忘。子崇扬威将军,崇弟勖吴郡太守,并知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