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尉 编辑

汉语词语

丞尉丞尉

丞尉【chéng wèi】,战国秦国县丞和县尉的合称。丞指郡丞和县丞,为郡、县的副长官,助郡守、县令掌理政务;尉指郡尉和县尉,其位次于丞,掌兵事及治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丞尉

拼音:chéng wèi

释义:县丞、县尉的合称。

注音:ㄔㄥˊ ㄨㄟˋ

出处:《商君书·境内》

引证解释

编辑
《商君书·境内》:“夫劳爵,其县过三日有不致士大夫劳爵,罢其县四尉,訾由丞尉。” 高亨 注:“县令、长,皆 秦 官。皆有丞尉。此丞尉指县丞县尉,比四尉爵位高。”

《汉书·贾谊传》:“彼自丞尉以上,徧置私人。”

唐 韩愈 《送区册序》:“ 阳山 ,天下之穷处也……县郭无居民,官无丞尉。”

章炳麟 《訄书·冥契》:“天子之於辅相,犹县令之於丞尉。”

相关链接

编辑
始于战国,秦统一天下后,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每郡设郡守、丞尉、监御史。

下一篇 夏育

上一篇 窦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