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郎国 编辑
夜郎国,是中国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的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
夜郎国被中原政权记述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时期楚襄王讨伐夜郎,终于东汉永初元年(107年)夜郎蛮夷举土内属。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派唐蒙出使夜郎, 直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西汉灭南越后,夜郎才遣使入朝,并入牂牁郡。 汉成帝和平二年(公元前27年),夜郎王兴与句町、漏卧等族争斗,被汉朝牂牁太守陈立所杀,夜郎余部便胁迫周边22邑反叛汉王朝,失败后从牂牁郡迁徙至中南半岛,史称“夜郎南迁”。
东汉永初元年(107年),南迁后的夜郎蛮夷举土内属, 东汉因此开拓领土1840里。
中文名:夜郎国
别名:夜郎蛮夷
时间范围:约 公元前 298年 至 107年
建立时代:秦汉时期
民族组成:少数民族
相关俗语:夜郎自大
西汉以前,夜郎国名无文献可考。
国名问世
战国时期诸侯国发布
通使西汉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唐蒙上书说夜郎国有精兵十万,足以帮助大汉制服南越,于是请求开通夜郎道,设置官吏。汉武帝答应了他,于是拜唐蒙为朗中将,率领千人,从巴蜀地区的筰关进入,谒见夜郎侯多同。唐蒙给了夜郎侯非常丰厚的赏赐,恩威并施,约定在夜郎国设置官吏,让他的儿子担任长官。夜郎旁边的小邑都垂涎西汉的缯帛(丝绸),认为通往西汉的道路艰险,最终也得不到,所以旧听从唐蒙的话了。唐蒙回京报告,汉武帝便在夜郎旁边的小邑设立犍为郡,派巴蜀兵治道,从僰道通往牂牁江。
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为寻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派遣使者到达今云南的滇国。期间,滇王问汉使:“汉与我谁大?”后来汉使途经夜郎,夜郎国君也提出同样问题。《史记》解释道,这是因为道路不同,他们不知道汉的广大。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西汉平定南越,便在南夷设立牂柯郡。夜郎侯最初依附南越,至此南越已被诛灭,夜郎便遣使入朝,汉武帝便封夜郎侯为夜郎王。
叛汉南迁
详见:夜郎南迁
西汉晚期,有部分夜郎人向南迁徙到达中南半岛南部。
汉成帝和平二年(公元前27年),夜郎王兴因与句町、漏卧等族争斗,被汉朝牂柯太守陈立所杀,于是兴的岳父翁指与兴的儿子邪务收整余兵,胁迫周边22邑反叛西汉王朝,于是到了冬天,陈立上奏招募诸夷,与都尉、长史分兵攻打翁指。翁指占据崖洞为堡垒,陈立派奇兵断绝其食道,用反间计诱惑他的部众。当时天大旱,陈立又截断他们的水源,最终翁指的部众一同斩杀翁指,带着翁指的头出来投降,西夷得以平定。
此后,便有部分夜郎人南迁中南半岛,成为《后汉书》中提到的“九真徼外夜郎蛮夷”。
并入东汉
东汉时期夜郎蛮夷大致范围
东南亚发现的夜郎可乐文化因素分布图
《成语 夜郎自大》王建峰 绘制
武米夜郎
武米历史时期又分为夜郎、采默、多同、兴和苏阿纳4个历史阶段。夜郎时期,夜郎国只是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君长国。从国王采默即位开始,以夜郎为首,四周的小国建立起了联盟,并与周朝建立了联系。采默夜郎统治的联盟有5个成员国;多同夜郎统治的联盟有6个成员国;兴夜郎统治的联盟有10个成员国,其中有7个归其直接统治;苏阿纳夜郎统治的联盟有9个成员国;
洛举夜郎
苏阿纳之后,夜郎盟长转移到佐洛举部落,是为洛举夜郎。洛举夜郎曾经统治了10个方国。
撒骂夜郎
洛举夜郎在首领佐洛举死后就断了香火,来自于武部分支的撒骂继任盟主,建立撒骂夜郎。撒骂夜郎曾经非常强大,但频繁的战争消耗了这个王朝的实力。
金竹夜郎
撒骂夜郎统治下的句町部的幕帕汝舍磨部逐渐强大起来,首领金竹于是掌握了夜郎的军政大权,成为夜郎盟主,建立金竹夜郎。
金竹夜郎统治时期是夜郎国有史以来最强盛的时期,也可能是夜郎国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可惜的是,金竹夜郎的最后一代国王不明智地惹怒了汉王朝,引来了国破家亡的大祸。夜郎国大致存在于世300多年,遭灭国于西汉末期。
当时那里的战争非常频繁,其中有关夜郎的战争最多。夜郎的最高统治集团由君、臣、师和匠组成。师有些像祭司,又有些像史官,负责讲解道理、规矩,记载历史事件和君的言行,君则按照规矩发号施令,臣和匠按君的命令行事。臣主要管理行政和领兵征战,匠则专管理经济事务,领导生产、建设。
由此可见,夜郎有一整套严密的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制度。
百科x混知:图解夜郎自大
贵州长顺县广顺镇说
夜郎水寨浮雕——竹王出生
湖南沅陵说
2000年5月,考古学家在湖南怀化沅陵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巨型墓葬群,其年代在战国至汉代之间。专家推断,墓主可能就是夜郎王。而沅陵有很长一段时间为夜郎古国文明中心。 他们提出了自己的依据,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于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被贬为朗州(今常德),期间作《楚望赋》云:“武陵(西汉初年幼黔中郡改名)故郢(楚都,代指楚国)之裔邑,夜郎诸夷杂居。”指的是古黔中境内为夜郎各族杂居之地。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闻王昌龄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里的夜郎指的是今日沅陵。这首诗被收入明代万历年间的《辰州府志》和《沅陵县志》。《唐人七绝诗释》一书为这首诗注解时特别说明:“此夜郎在今湖南省沅陵县。”因沅陵战国时为夜郎都城(中心),故梁天监十年(公元511年)“辟沅陵县置夜郎县”(《沅陵县志》)。
贵州毕节赫章可乐说
在最近发现、整理、翻译、出版的《夜郎史传》等彝文文献中,古夜郎的中心被指为可乐。建国后,考古学家还在可乐发现了大量的战国、西汉、东汉文物。可乐,彝文古籍称为“柯洛倮姆”,意为“中央大城”,史志记做“柯乐”。据彝文古文献记载,两汉时期,与贵州可乐齐名、能称“倮姆”的.可乐地区的建制沿革,前人缺乏考订,但将历史的发掘与文献对照研究推断,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很可能是属于夜郎国的重要“邑聚”或“旁小邑”的境地,也说明可乐在贵州古代历史上曾经占有重要地位。
夜郎国的历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前后约300年。赫章可乐“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发掘,为神秘的夜郎文化揭开了辉煌的一角。 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志》中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西南夷在历史上泛指云贵高原的民族,夜郎文化便是西南民族文化的代表。
据负责可乐墓葬考古发掘的贵州省博物馆研究员梁太鹤介绍,自1958年在赫章县可乐民族乡发现第一批出土文物以来,考古部门先后进行了9次发掘,但再次引起国家和考古界关注的还是2000年的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及历年调查有几方面值得重视,一是可乐墓葬分布面大,涉及范围达3.5平方公里以上;二是墓葬高密集中,在3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掘墓葬80多座,其中有不同时期的墓葬叠压在一起,为省内考古罕见;三是延续的时代长。战国、西汉、东汉时代都有大量的文物出现;四是反映的文化底蕴丰厚。出土的大量文物,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独特的夜郎民族文化。 “可乐”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属性,荣获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可乐遗址·古墓群,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以史书记载及考古成果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后,夜郎国在贵州已成为不争的史实,但夜郎国的都邑究竟在哪里?梁太鹤说,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可乐“西南夷””墓群的发掘,对探究古夜郎族属和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可乐,彝文古籍称为“柯洛倮姆”,意为“中央大城”,史志记作“柯乐”。当地人说,彝族最先进入可乐,他们将这批“西南夷”墓葬叫做“莕人坟”或“莕人洞”。 一直生活在“柯洛倮姆”的百姓们,哪里想到他们捡回家去砌猪圈、盖茅厕的砖瓦,竟是秦砖汉瓦。
据彝文古文献记载,当时与贵州可乐齐名、能称“倮姆”的。贵州考古专家宋世坤研究员分析,将历史的发掘与文献对照研究推断,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可乐地区很可能是属于夜郎国的重要“邑聚”或“旁小邑”的境地。宋世坤说,可乐地处滇、黔边界,交通发达。据文献记载,这里曾是进入贵州的彝族默部(黔西北彝族水西始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贵州何处是夜郎
梁太鹤说,从可乐“西南夷”墓群看,只能说明可乐当时的繁荣,夜郎的都邑究竟在何处,疆域有多大,发掘才刚刚开始。除了可乐遗址外,在周边地区发掘的遗址中,还陆续出土一批夜郎时期地方特色的重要文物。
有着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但由于经费、人才紧缺等问题,使古夜郎文化的发掘、研究进展迟缓。 贵州考古和历史文化研究学家们因此殷切呼吁,希望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对夜郎历史文化发掘的力度。
夜郎国的皇宫在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的一个山上,此山奇特,四周是悬崖深水环绕,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往山上,山上很平,而且有相传夜郎皇帝修造的皇宫,水牢,惩治犯人的滑山刑场,被中原发兵攻打时攻破的半面围墙(养马,养鸡鸭等家禽的大场围墙有部分还在,是篱笆墙),绣花楼等遗址,所有遗址的原貌除了木头建筑没有遗存,其他都很完整。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