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洛瓦底江 编辑
伊洛瓦底江,流经缅甸南北,是亚洲中南半岛大河之一,也是缅甸境内第一大河。中国古称“大金沙江”“丽水”,为滇缅贸易交通枢纽之一。
其河源有东西两支,东源叫恩梅开江,发源于中国境内察隅县境伯舒拉山南麓(中国云南境内称之为独龙江),西源迈立开江发源于缅甸北部山区。独龙江东南流经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境,然后折转西南,进入缅甸,过贾冈南流,称恩梅开江,两江在密支那城以北约50公里处的圭道会合后始称伊洛瓦底江。整个流域受西部山地和掸邦高原的夹束,呈南北长条状,河口段为扇形三角洲(3万平方公里)。
中文名:伊洛瓦底江
外文名:Irrawaddy River
别名:伊江
所属水系:印度洋
地理位置:中南半岛
流经地区:中国,缅甸
发源地:伯舒拉岭南部金拉山口的拉卡错
主要支流:大盈江、瑞丽江、钦敦江、米坦格江、穆河、尧河以及蒙河等
河长:2288 km
流域面积:420934 km²
平均流量:15410 m³/s
落差:4760.9 m
地位:缅甸的母亲河
源头坐标:东经97°52′21″,北纬28°44′04″
伊洛瓦底江
作为亚洲中南半岛大河之一。整个流域受西部山地和掸邦高原的夹束,呈南北长条状,河口段为扇形三角洲(3万平方公里)。流域地理位置为北纬15°30'~28°50',东经93°16'-98°42'。
伊洛瓦底江
恩梅开江,印度洋水系河流,上源为克劳龙,它是由日东尔美和嘎达曲汇聚而成,日东尔美为伊洛瓦底江正源,它发源于伯舒拉岭南部金拉山口的拉卡错,源头位于中国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境内,源头溪流名为金通。源头坐标:东经97°52′21″,北纬28°44′04″,源头海拔高程4760.9米。向东南流,在德步里西北约6千米处流入云南省,名独龙江,折向西流入缅甸,名恩梅开江,折向南流入迈立开江汇合后始名伊洛瓦底江,最后注入印度洋。
气候
伊洛瓦底江
地形
伊洛瓦底江
两侧为61~91米高的峭壁。江水在曼德勒以北约97公里的抹谷(Mogok)流入第三条峡谷。在杰沙(Katha)与曼德勒之间,河道奇直,几乎流向正南,只是在卡布韦特(Kabwet)附近,一片火山岩造成江流猝然西折。在皎苗(Kyaukmyaung)流出第三道峡谷后,江水沿宽广、开阔的河道流经中央干旱带--古代文化中心地带--这里大片地区由冲积平原组成。江水从曼德勒(前缅甸王国的首都)猛然西折,然后弯向西南,与亲敦(Chindwin)江合流,此后继续朝西南方向奔流。伊洛瓦底江在与亲敦江合流后继续蜿蜒奔流,穿越人口稠密的干旱带,到达仁安羌(Yenangyaung),此后大多南流。其在下游敏巫(Minbu)与卑谬(Prome)之间流经一段狭窄的河谷,两岸为森林覆盖的山岭--西为阿拉干山脉的峰岭,东为勃固(Pegu)山脉的峰岭。
在密支那与曼德勒(Mandalay)之间,伊洛瓦底江流经3条明显的峡谷。密支那下游约65公里为第一条峡谷。江水在八莫以下骤然西折,撇下八莫冲积盆地,切割石灰岩形成第二条峡谷。第二条峡谷最窄处约91米宽,两侧为61~91米高的峭壁。江水在曼德勒以北约97公里的抹谷(Mogok)流入第三条峡谷。在杰沙(Katha)与曼德勒之间。
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可以说始于兴实达(Henzada)以上93公里处。三角洲的顶点,距呈曲线的、面对安达曼海(Andaman)的底边约290公里。三角洲的两边由东面的勃固山脉与西面的阿拉干山脉的南部末梢组成。三角洲最西面的分流为勃生(Bassein)河,最东面的河流为仰光河,缅甸最大城市仰光就建在其左岸。
水文
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及其支流的流量在1年中起伏很大,这主要是由于6~9月间的季风雨影响,同时也因夏季冰川急遽融化,进一步增加了流量。三角洲顶端平均流量在2,300~32,600立方米/秒之间;年平均流量为15,410立方米/秒。最低水位出现在2月份,最高水位出现在8月份。伊洛瓦底江实测最大流量为64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306立方米/秒;各控制站实测的平均含沙量0.62ks/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3.0亿t。伊洛瓦底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860亿立方米,其中缅甸境内4550亿立方米,约占缅甸全国河川径流量的40%。伊洛瓦底江水能资源也十分丰富,尤其是北部高山峡谷,水位落差大;其主要支流钦敦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干流水系
圭道至曼德勃是伊洛瓦底江的上游河段,先后穿过60km长的第一峡谷、23km长的第二峡谷和27km长的第三峡谷;从曼德勒至德耶谬是中游河段,这里是缅甸降水最少的地区,年降雨量在500--1000mm,是全国著名的干燥地带。早在1000年前缅甸的中古时期,人们就在这里筑堤坝修渠道,引水灌溉,种植水稻,中游平原依然产芝麻、花生、棉花和烟草,这里也是缅甸重要的养牛区;从德耶谬至入海口是下游河段。德耶谬至缅昂是下游谷地,缅昂以南,伊江呈伞形分成多支汊河流入安达曼海,形成著名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
主要支流
伊洛瓦底江
右岸主要支流有亲敦江、穆(Mu)河和蒙河,左有大盈江、瑞丽江、南渡河(米坦格河)、荣河等。
其它支流有萨蒙河、马达雅河、班朗河、昌马基河、伊辛河等。
居民
伊洛瓦底江
经济
伊洛瓦底江从北至南的主要港口有密支那、八莫、杰沙、曼德勒、敏建(Myingyan)、稍埠(Chauk)、仁安羌、敏巫、马圭(Magwe)、德耶谬(Thayetmyo)、卑谬、兴实达与央冬(Yandoon)。其中,曼德勒、稍埠、卑谬与兴实达具有良好的码头设备。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为世界主要稻谷产区之一,水稻成了江上运输的一个主要商品。其他粮食、石油、棉花和土产品也经由伊洛瓦底江运输。柚木原木--缅甸为世界主要柚木出口国--被扎成大筏顺流漂下由于。
交通
伊洛瓦底江
缅甸是盛产石油的国家。缅甸全国原油产量已超过1100万桶,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能少量出口。伊洛瓦底江中、下游谷地是缅甸石油的主要产地,全国油田和炼油厂几乎都分布在伊洛瓦底江沿岸。这些油田生产的石油大部分也是通过伊洛瓦底江水路输送到炼油厂。
伊洛瓦底江及其支流还是浮送木材的重要水路。伊洛瓦底江及其支流沿岸的山区,森林茂密,品种繁多,其中以柚木最为名贵。缅甸是世界柚木的主要输出国,素有“柚木之国”的美称,它蕴藏了世界柚木资源的75%。砍伐后的柚木先用大象运送到附近的河边,雨季时结筏流放直至仰光,而后运往世界各地。
景点
伊洛瓦底江
蒲甘的佛塔,几乎集缅甸一切建筑艺术形式之大成。有的金光闪闪,有的洁白素雅,有的红里透蓝,颜色各异,大小不等,重楼复阁,巍峨壮丽;塔顶有圆有尖,有的既圆而尖,呈金钟形、覆钵形,气势雄伟。伴以高悬塔周的众多银铃,微风吹过铃声丁咚。佛塔内的浮雕,技艺精巧,构图朴素,栩栩如生。
伊洛瓦底江从第悦茂以下为下游。第悦茂至苗旺的沙岩地区,河宽度锐减,河流由于受阿拉干山脉与勃固山脉的紧束,水流湍急,平原窄小阶地发育,景色颇似上游的峡谷。
苗旺以南48公里的娘交附近,伊洛瓦底江开始分流,散作伞形分成多条支流流入安达曼海,形成河道交织如网的著名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三角洲,西从勃生河口东至仰光河口,宽约242公里,南北长约90公里,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三角洲地区除一些高地外,概为现代冲积平原。地势低下平坦,一般与海潮线相等,部分则在海潮线之下。由于每年有约3亿吨的泥沙倾泻海内,所以三角洲向外伸延的速度是惊人的,据测量,平均每年向海洋扩展66米左右。
意义
伊洛瓦底江
航运
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从北至南的主要港口有密支那、八莫、杰沙、曼德勒、敏建(Myingyan)、稍埠(Chauk)、仁安羌、敏巫、马圭(Magwe)、德耶谬(Thayetmyo)、卑谬、兴实达与央冬(Yandoon)。其中,曼德勒、稍埠、卑谬与兴实达具有良好的码头设备。
灌溉
虽然伊洛瓦底江在中央干旱带几乎未被用于灌溉,但其支流穆(Mu)河自9世纪以来即被用来灌溉。穆河谷地灌溉工程为全国最大的灌溉工程之一。
水电
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虽然水能资源丰富,但已开发的很少。已建的水电站有金水达水电站。金水达水电站位于曼德勒市南110km,坐落在伊洛瓦底江支流班朗河上。水电站装机容量6.1万kW,年发电量1.65亿kW·h;主坝为粘土心墙土石坝,坝高75m,长600m,加上3座25~45m高的副坝,形成库容7.65亿立方米的水库。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灌溉和防洪。可灌溉8.44万公顷农田,防洪保护面积4000多公顷。为保证向下游均匀输水,并参加电力系统调峰,在下游建一反调节水库。该工程于1986年竣工。
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和三角洲地区修建了一系列防洪、灌溉工程,具体如下:
①伊辛水坝建于1976年,灌溉农田0.67万公顷,开垦荒地1.06万公顷,同时兼顾伊辛河防洪;
②塞古基水坝位于曼德勒市北部马基河下游,可使近5.3万公顷耕地种双季稻,还可发电和向曼德勒市供水;
③瑞保及耶乌渠系修建于20世纪初,在漠河上建堰,两岸渠系总长1062km,灌溉面积14.5万公顷;
④曼德勒渠系1902年改建,渠首位于谢斗附近的冲马溪上,渠系总长约322km,灌溉总面积4.7万公顷;
⑤藻基渠系位于皎施县,有5条独立的渠道,总长4.6km,灌溉总面积4.6万公顷;
⑥班朗河渠系位于皎施县,渠首为圬工渠,由4条引水渠组成,渠道总长46km,灌溉总面积3.88万公顷;
⑦蒙台恩坝位于密铁拉湖上游16km的蒙台恩溪上,土坝高20.4m,长280m,1962年开工,1967年完建,形成水库库容4280万立方米;
⑧凯特毛克塘坝位于曼德勒区敏建县皎勃东市,土坝高34.3m,长2591m,水库库容8634万立方米,可灌溉1.14万公顷农田。两条干渠总长30.6km,1961~1967年修建;
⑨北奈温灌溉工程位于普龙县,包括位于北奈温溪上的高35m、长1615m的土坝,库容3.59亿立方米,可灌3.90万公顷农田。总干渠长72km,水渠总长447km。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