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武子 编辑
季武子(?-前535年),即季孙宿。春秋时鲁国正卿,前568-前535年执政。姬姓,季氏,名宿(一作夙) ,谥武,史称“季武子”。
别名:季孙宿
所处时代:春秋
逝世日期:前535
本名:季武子
其父为季文子(季孙行父)。其孙为季平子(季孙意如)。文子、武子、平子三人辅佐鲁国文宣成襄昭定六位国君,位列三卿之首,独专国政。
襄公五年,季文子卒,子宿立,是为季武子。
周礼:“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周成王授周公讨伐管蔡的大权,因此鲁为大国,而有三军。自鲁文公以来,鲁国日渐弱小,而且时常要听从霸主晋国(或者齐国楚国)的号令,如果军多,则贡献也多,这样一来国力不支,于是自减中军,只剩上下二军,属于公室,“有事,三卿更帅以征伐”不得专其民。
襄公十一年,季武子欲专其民,遂增设中军,三桓分三军之民。季氏、叔孙氏、孟氏分三军,一卿主一军之征赋。由此公室益弱而三桓渐强。
襄公十二年,三桓“十二分其国民,三家得七,公得五,国民不尽属公,公室已是卑矣”。
襄公三十一年,季武子不顾叔孙氏的反对,悍然立公子裯为鲁君,是为鲁昭公。
昭公五年,罢中军,而四分公室,季孙称左师,孟氏称右师,叔孙氏则自以叔孙为军名,“三家自取其税,减已税以贡于公,国民不复属于公,公室弥益卑矣”。
自此,季氏专权,三桓日益强大而鲁国公室日益弱小。
季武子是我国古代的政治家、外交家。他巧妙地利用晋、齐、楚三大强国之间的矛盾关系,周旋其中,多次为鲁国化险为夷,不可谓不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他善于利用礼法制度的规定,通过三军的增设罢黜来达到分鲁的目的,不可谓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阴谋家。他从谨小慎微的父亲那里继承季氏,依靠杰出的政治才华,从而稳固季氏在三桓中的首脑地位,并以三桓分三军的实际行动表达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三桓一体的信念,从而紧紧地团结三桓的力量,为季氏的繁荣发展奠定不可磨灭的强大基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