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国 编辑
滑国(?~公元前627年),周朝姬姓封国,爵位为伯爵。建都于滑(今河南睢县西北)。公元前691年至公元前678年之间徙都于费(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具体何时何因迁于费,因史料的缺乏不得而知。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滑国被秦国所灭。
中文名:滑国
首都:滑(今睢县西北),费(今偃师西南)
主要民族:华夏族
国君姓氏:姬姓
亡国时间: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
爵位:伯爵
夹缝求存
滑国
春秋之际,若干诸侯小国,处于大国之间,欲求自保,不得不有所投靠凭依。滑国,作为郑国附近的一个小国,在今睢县西北榆厢岗一带建立后,经常受到邻国的侵扰。在春秋初期,它并没有被郑国吞并,而是成为了郑国的附庸国。但这样的政策也有过改变。公元前640年,郑国因为滑国的背叛而攻入滑国都邑。于是滑国人服从郑国,但郑国军队回国后,滑国再一次倒向卫国。因此公元前639年,郑国再一次讨伐滑国。周襄王为滑国求情 。触发周王室和郑文公的矛盾,导致周郑之间的战争。
公元前627年,秦国东征郑国的军队灭亡滑国,撤军回国,途中为晋国军队全歼,是为秦晋肴之战。秦国虽灭滑国,却无法占领其土地。滑国土地之后由晋国所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晋人语:“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晋是以大。若非侵小,将何所取?武、献以下,兼国多矣。”可证此处所论姬姓滑国,最终为晋国所取。
被秦所灭
西乞术、白乙丙、孟明视准备进攻郑国,但是上了牛贩子弦高的当,以为郑国真的早已得知消息,有了防守准备,所以不敢再攻打郑国,可是又怕回去无法向秦穆公交差,就顺手灭了滑国,抢了不少玉帛、粮食和男女人口,装满几百辆大车,取道而回。四月十四日,他带领的军队到了地势险绝的崤山地带(今河南陕县东),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晋军杀得全军覆没,他自己和西乞术、白乙丙两名副将也做了俘虏。晋襄公打算把他们几个押到太庙里,宰掉当祭品。幸好孟明视回了秦国。
滑国灭亡后,后人以国为姓,形成滑姓(如汉代人滑兴)、滑伯姓(如陈留汉有滑伯堪,为齐悼王中尉)。
滑国
魏嵩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记载:“滑国:西周,春秋方国之一。原在今河南睢县西北。后徙都于费(今河南偃师县西南)。公元前627年灭于秦。”
《后汉书·郡国志》:“襄邑,有滑亭。”《续汉书郡国志汇释》:“杜预曰:滑,郑地,在陈留襄邑县西北。”
章惠康、易孟醇《后汉书今注今译》:“滑亭:春秋郑滑邑,东汉设亭,故址在今河南民权县西南。”
程发轫《春秋左传地名图考》第二篇《春秋地名今释》和第三篇《春秋地名检查表》中均标注滑国在睢县西北。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表七之二:“案《后汉·志》襄邑有滑,此杜氏所本也。今归德府睢州有滑亭。”竹添光鸿《左传会笺》亦用顾说。
《春秋》载:“庄公三年冬,公次于滑。”注曰:“滑:郑地,在陈留襄邑县北。”
《春秋》载:“冬,十有二月,会齐侯、宋侯、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杜预注:“滑国都费,河南缑氏县也。幽,宋地。”
《说文解字》:“滑,从水,从骨;形声兼会意,谓骨中有水,曰‘髓’。髓,滑而不凝滞也。”其义有四:水名、国名、地名与邑名,又姓也。两汉时期,在古滑国之地置滑亭,属陈留郡襄邑县。”
滑国故城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