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宁陵 编辑
初宁陵位于南京城东麒麟门外的麒麟镇,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陵墓。
中文名:初宁陵
位置:南京城东麒麟门外麒麟镇
修造年代:422年(南朝宋永初三年)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15年的南京麒麟门麒麟铺老照片
载:"自元嘉以来,每正月舆驾必谒初宁陵",但是现在陵园建筑多毁于兵火,仅存陵前神道两旁的天禄和麒麟石雕。天禄居东,已经残缺不全,目嗔口张,昂首宽胸,五爪抓地,双角已失,有须子和双翼,翼呈鳞羽和长翎状,卷曲如勾云纹,极富装饰意味。麒麟居西,四足已失。体态与天禄对称,仅头略向后仰,独角尖已残断,双翼的形状与天禄相似。两售石雕造型凝重、古朴,与汉代石雕刻风格有脉息相通的联系。
初宁陵多次被盗掘,陵冢已经被夷为平地。地宫布局,史无记载,尚待发掘。
初宁陵
初宁陵石刻
宋刘裕初宁陵石刻,位于南京麒麟门外的麒麟镇。陵前现存双翼石兽一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长高各3米,天禄胸、腹部剥蚀严重,缺四肢,股残尾断;麒麟顶、腭残缺,腰、四肢均有裂纹。石兽造型稳健庄重,与汉代石刻的风格相似,是南朝最早的石刻。陵前石刻原来还有石柱等物,时隔不久,石柱便被狂风吹折,现已不存。两石兽原来相距54.5米,1956年9月维修时位置有较大的移动。现相距23.4米,但方向未变。
这两只石兽最早著录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的《嘉庆江宁府志》卷十《古迹志》中,在1935年出版的《六朝陵墓调查报告》一书中,它们被朱希祖考定属南朝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神道前石刻。也有人为石刻属于宋文帝刘义隆长宁陵。理由出自《宋书》:“孝武帝大明七年(463),风吹初宁陵隧道口左标折。”可见宋武帝初宁陵前仅设简易的竹木制的“标”。“标”之制承东晋,是西晋的节葬传统的延续。古文献还记载,刘宋孝武帝刘骏在位时曾对陵寝制度进行了很大的改创,南朝陵墓神道石刻的始创就源自刘宋孝武帝刘骏为乃父刘义隆辟建的长宁陵。所以按理说初宁陵陵前不大应该有石兽的。
天禄头部完整,但是四足不存。南宋有诗云:“地悴天荒丘陵平,难从野老问衰兴。苍烟落日低迷处,折足麒麟记坏陵。”又云:“短樊长堑起寒烟,知是何人古墓田。千载石腐相对立,肘鬃膊焰极依然。”看来千年之前就已经是饱经风霜的模样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