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通志 编辑
《陕西通志》,省级地方志书,由明朝陕西巡抚赵廷瑞修,陕西三原籍著名学者马理、高陵籍著名学者吕柟主持编纂,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完成,共四十卷,分土地、文献、民物、政事四纲,下列二十八目,全书共约一百九十万字,另有天象、地理、山脉、河流、城池、物产等附图二百余幅,号称“上下古今,括囊殆尽”。
作品名称:陕西通志
作者:赵廷瑞、马理、吕柟
创作年代:嘉靖二十一年
文学体裁:地方志
卷数:40
总字数:约190万字
主要章节:分土地、文献、民物、政事4纲,共28目
明嘉靖十八年,赵廷瑞(字信臣)出任陕西巡抚,考索陕西旧志,发现成化《陕西志》“顾今阅七十年,板佚其半,即秦城巨家,亦罕有其书矣”。作为陕西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赵深感没有一部系统、完整记述省情的地方志书所带来的种种不便,遂于嘉靖二十年早春“行县”期间,前往三原,与著名学者马理(字伯循,号溪田)谈及纂修《陕西通志》事宜。马理赞同并向其推荐好友、高陵籍著名学者吕柟(字仲木,号泾野)共襄此举。赵即往高陵,“请于泾野,可之”。随后,在赵廷瑞安排下,马理、吕柟二人“卜竹林祠为馆,各率从游之士,载所藏群书,肇纂述之事”。未几,吕柟以母病辞归,后又身染疾疴,“竟伤不起”,于嘉靖二十一年七月一日病逝。“是志也,盖多出溪田先生之手云”。
《陕西通志》的编纂自嘉靖二十年三月六日诸位参与编纂人员“就馆”着手开展工作,至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编纂完成并“散馆”,历时约一年九个月。志稿完成后,经反复斟酌,乃“效之当路诸大君子,求斤正云”,后经校正付梓。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