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字 编辑
本字,读音为běn zì,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原来的字;表示本义的字。
中文名:本字
外文名:the original form of a character
别名:初文
拼音:běn zì
含义:表示造字本义的字
注音:ㄅㄣˇ ㄗㄧˋ
表示本义的字形,也叫"初文"。
基本含义
本字与正字不同。要明白二者的差别,需要先对汉字六书中的"假借"有更深入的了解。假借分为本有其字的假借(某些词已有与其词义对应的字)和本无其字的假借(某些词原本并没有与其词义对应的字),而前者一般称为通假,即通用假借字。通假在共时层面上发生,即当时存在着表示该词义的"正字",也就是本应当用的字,但书写者出于各种原因,并没有采用,而是采用了另一个字,这就构成通假用字,本应当用的字叫做正字,实际采用的字称为通假字或通借字。
而"本字"则用于本无其字的假借。例如在"莫"字的谱系中,其甲骨文字形表示的本义是昏暮,但在后来被借用来表示无定代词"没有"义的对应汉字,后人又另造了"暮"字以表示"昏暮"词义,所以可以说,"暮"在表示"昏暮"的意义时,其本字是"莫"。
在汉字发展中,假借字可发生转换。有三种转换,一种是假借字以其假借义通行,本义则另造字。如“然”本义指燃烧,假借用作代词等,本义则另造“燃”。“然”是“燃”的古字,“燃”是“然”的今字,二者构成古今字关系,在做注视时应写作:然,后来写作燃。另一种是假借义另造字。如"辟"本指刑罚,被假借表示"避免",后为"避免"词义令造"避"字。还有一种情况是,某字被假借后,其本义和假借义并用,如"耳""之"等。
确定本字有赖于正确分析字形结构,找出字的本义。《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一部分析字形结构注释本义的专著,是一部重要的文字学著作。然而其以小篆为参照,故其中解释多有错误,例如“不”字释为“鸟飞不下来也”。据甲骨文、金文资料分析,“不”本义指花柎,《说文》所释不是本义。今作否定词用,是假借字。
引证解释
1.原来的字。2.表示本义的字。与借字相对。如《诗·小雅·六月》:“以奏肤公。”“公”是“功”的借字,“功”是本字。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