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行仓库抗战旧址 编辑
四行仓库抗战旧址,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的西北角, 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
四行仓库抗战旧址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建筑, 屋宽64米,深54米,高25米,原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联合仓库。 仓库为地上五层,无地下室,片筏基础,上部主要为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体系, 具有银行仓库所具备的坚固耐用军事属性。 淞沪会战期间,四行仓库保卫战鼓舞了抗战士气,四行仓库遂成为抗战遗址,具有重大历史价值。
2019年10月16日,四行仓库抗战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四行仓库抗战旧址
外文名:Four-Bank Warehouse Anti-Japanese Battle Former Site
地理位置:上海市静安区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的西北角
所处时代:民国
占地面积:3000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8-0568-5-052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北四行联合仓库建成,当时称作“四行信托部上海分部仓库”。
位于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抗战旧址老照片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淞沪抗战打响后,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官兵在团副谢晋元的带领下驻防北火车站。谢晋元率领524团1营400余名士兵,自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0月27日下午至10月31日,在四行仓库英勇抵抗了日本军队的进攻,掩护88师撤退到上海郊区。 战争中四行仓库西立面留下了数不清的弹孔和枪眼弹洞,南北立面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淞沪会战失败后,日寇侵占仓库。
1952年,上海商业储运便开始管理、运营四行仓库。在此期间,四行仓库功能仅作为普通仓储之用,中央通廊被层层封堵。
20世纪70年代,为了加建第六层,拆掉了原女儿墙,使得四行仓库难以辨认。
改革开放后,仓库逐渐民用化,变成了一个批发市场。
1993年,四行仓库老员工开始自发集资筹建陈列室。
1995年8月,仓库7楼“上海四行仓库八百壮士英勇抗日事迹陈列室”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1995年)对外开放。陈列室在天台上临时搭建的40平方米四面无窗的彩钢板小屋内,每周五开放两个半小时。虽然展品有限,空间有限,开放时间有限,但员工自发的筹建举措让四行仓库开始从一座简单的仓储建筑向民族抗战历史的记录者转型。
1996年,在天台的陈列室西侧加建保龄球馆,加建部分完全是四周无开窗的违规棚屋。除东部角落外,四行仓库七层完全被覆盖,原始建筑风貌已不复存在。
2002年,七层的陈列室被扩建至120平方米,彩钢板小屋被隔成内外两间,增设一个门厅,入口设谢晋元将军铜像,陈列室内布置历史资料和沙盘。
2003年,百联集团河岸公司成立后,四行仓库并入其中。
2005—2008年,苏州河创意产业区正式挂牌,四行仓库逐步由仓储向商业办公转型。
2008年,上海工业品批发市场迁入四行仓库,1—3层为文具市场,4—7层为办公区。
2014年的上工批文化礼品市场
2010年,四行仓库的文物勘察工作启动,这项工作持续了5年。
2014年4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在四行仓库原址设立抗战纪念地。
2014年7月,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四行仓库保护利用及部分复原抗战遗址设计。
2014年10月四行仓库西墙情况
2015年,上海市政府对四行仓库进行了修缮,拆除顶层7楼,恢复原样, 并在四行仓库西部1—3层辟建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仓库西立面抗战纪念墙按“修旧如旧”保留了原来的样子,墙上的8个炮弹孔、430个大小枪弹孔,全部按照原来面貌及实际位置还原。纪念馆内以浮雕、雕塑、塑胶人、油画等形式,再现当年战斗场景,还原谢晋元和“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战斗史实。
2015年8月13日,在淞沪会战78周年纪念日之际,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落成开馆 ,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上海系列纪念活动的主会场。
2015年8月,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
四行仓库抗战旧址
历史图纸中的租界分界线示意图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位于四行仓库抗战旧址西部, 按照真实生,艺术性、科学性的原则设计,一、二层为永久展馆,三层为临时展馆和办公用房,陈列布展上除了常规的文守字记录外,还有大量沙盘模型、微缩景箱、油面雕塑来展示战斗情节。除了观感真实外,在楼梯间内还结合战士行军的声效来增强带入感,给观众以全新体验与感受。
四行仓库抗战旧址功能流线及周边环境
创新创业园区
除纪念馆外的其余空间已改造成为创新创业园区,在此工作的员工需要从东面的入口进入办公区域,展览流线与工作流线完全分开。为保证办公空间的采光,北面的高窗窗台被调低,室内直接暴露原有的无梁楼盖体系,内部办公环境开放共享的设施,公共区域没有共享厨房、自助打印机、公共休闭空间以及共享教室、讨论间等。每一层由于入住的公司品牌不同,装修风格的差异在所难免,但整体趋向科技,现代化的简约风格。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13日,卢沟桥事变一个月后,中国军队在蒋介石的直接指令下,在上海主动发动了反击日寇的淞沪战役。
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12日开始,伤亡巨大的中国军队逐渐采取守势,到11月4日退至苏州河南岸防守。随着日军在杭州湾登陆,至11月12日,上海地区全部为日军占领。
第524团中校团副谢晋元像
在四行仓库的东面、南面,便是英美租界。蒋介石希望这支部队彰显中国的抵抗决心,以争取外国支持。
当时,谢晋元手下仅有452人,为壮声势,他对外号称有800人,这便是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的由来。日军在战车、炮火的配合下,轮番进攻四行仓库,谢晋元率部搏命抵抗,4天寸土未失。
中国军人完成了最后的荣誉之战。其后,谢晋元部得到撤退命令,退入英租界。淞沪会战落下帷幕。
四行仓库是沿苏州河两岸分布的仓库群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是上海仓储建筑的优秀代表和典型范例 ;其功能、流线、立面结构设计都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体现了设计的先进性。
艺术价值
四行仓库为中国国内早期的工业建筑,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外立面和室内装饰较为简洁。该建筑采用无梁楼盖,八角形柱及柱帽外形美观,简洁大方,体现了近代工业建筑的特色。
科学价值
通过勘察发现,四行仓库的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空间布局的先进性和结构体系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中心通廊设于建筑南北向中轴线上,作为交通空间和采光天井 ;其次,两侧仓储在中心通廊两侧分布仓储空间,沿中心通廊布置各库出入口 ;再次,设计符合物流基本准则,高窗台设计和通透的大空间符合现代仓储空间的功能要求 ;最后,建筑仓储部分采用无梁楼盖结构结构体系,增大仓储容量,体现了结构设计的先进性。
四行仓库抗日纪念地文保碑
2019年10月16日,四行仓库抗战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四行仓库抗战旧址被列为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2015年8月13日,四行仓库抗战旧址入选国务院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名录”,作为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落成开放。
2017年,四行仓库抗战旧址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
地理位置
四行仓库抗战旧址位于上海市静安区苏州河北岸 、西藏路桥西北角。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交通信息
公共交通:在上海市内乘坐地铁8号线,在曲阜路站(2出口)下车,步行330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