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发拨子遗址 编辑
万发拨子遗址位于吉林省通化市郊金厂镇。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为生活居住区,东部则发现数量可观的墓葬。1956年3月至5月,吉林省文化局考古调查组首次发现。
万发拨子遗址的遗存共分六个时期七个阶段。一期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年代在距今5000~6000年间,其又可分为早晚两段,二、三、四、五期分别相当于商周、春秋战国、西汉、魏晋及明。
2001年6月25日,万发拨子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万发拨子遗址
地理位置:吉林省通化市郊金厂镇
所处时代:战国至晋代
占地面积:150000 m²
保护级别: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文号:5-2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58年7月,参加吉林省文物工作现场会议的文物工作者在遗址调查实习,发现两件陶器的器足,一件为方柱形,一件为圆柱形,长10厘米左右,这是浑江中游古代文化遗存中存在三足器的最好证明。
万发拨子遗址
1960年4月,1985年5月和8月,1988年5月,1995年10月,吉林省及通化市文物工作队进行了多次调查与复查,发现并采集到一批石镐、石斧、石刀、石镰、石镞、石矛、石杵、石坠和陶罐、陶钵、陶豆、陶杯、陶纺轮、陶网坠等。
1997年5月~1999年10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通化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万发拨子遗址进行了三年的考古发掘。
万发拨子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为生活居住区,东部则发现数量可观的墓葬。
特点
万发拨子遗址的遗存共分六个时期七个阶段。一期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年代在距今5000~6000年间,其又可分为早晚两段,二、三、四、五期分别相当于商周、春秋战国、西汉、魏晋及明。其中二、三、四期是大致可相互衔接的三种遗存。一、二期遗存分布范围极小,其中三期遗存是遗址的主体,遍布整个遗址,出土的遗迹、遗物亦最为丰富,文化堆积也较厚,遗址的8至4层均属此期,四期遗存面积较大,但堆积较薄;五期遗存的分布面积大大缩小,生活居址只见于西部閩丘的顶部,反映出当时的聚落规模已远远小于三、四期;六期遗存只见墓葬,未见生活居址,在这个时期万发拨子遗址应是作为其墓地使用的。
万发拨子遗址
万发拨子遗址是吉林省东南部、鸭绿江中上游地区最代表性的一处遗存,也是东北亚地区较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
万发拨子遗址
万发拨子遗址年代悠久,大致包含了吉林省东南部、辽宁省东部和朝鲜半岛西北部的文化序列。积石墓、方坛积石墓为高句丽时期的一种特殊葬俗,发现的这两种基葬同期的生活居址对研究高句丽的起源与发展、早期社会生活具有广泛影响。万发拨子遗址对了解东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及朝鲜半岛的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万发拨子遗址
2001年6月25日,万发拨子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发拨子遗址
交通
自驾:从通化市出发途经新华大街、新桥路,全程5.1千米,大约需要16分钟。
公交:在通化市区乘坐D01路公交,全程 6.1千米,大约需要43分钟。下车后步行610米即可到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