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云摩崖石刻 编辑
庆云金代摩崖石刻,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西南约41千米小杨乡庆云村北的半截山之南坡,是中国仅存的几块金代女真字碑之一。
庆云摩崖石刻铭勒在距地表约22米的山半腰一块凸出的砬石上,砬石自上至下有一道裂隙,将石壁表面分成两部分(东侧石壁较另块稍凸出于外),碑文分别镌在两侧的石壁之上。东侧石壁,面南偏东,右上角上刻有“大金太祖大破辽军于节山息马立石”3行15字,右起竖书楷字,字迹清晰。其左侧另有女真字4行23字,大约是汉字的对译;西侧石壁中部刻有女真字7行。女真文碑留存不多,庆云摩崖石刻上镌女真字70余个,除个别剥蚀之外,大部分基本清晰,是研究女真文字的宝贵资料。碑文中所记之事,对于了解梅河口市沿革和研究辽、金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13年3月5日,庆云摩崖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庆云摩崖石刻
地理位置: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西南约41千米小杨乡庆云村北的半截山之南坡
所处时代:金代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515-4-01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60年开始,庆云摩崖石刻得到切实保护。此后,多次拔款进行维修和防护。
庆云摩崖石刻
庆云摩崖石刻
庆云摩崖石刻,是中国仅存的几块女真字碑之一。摩崖石刻位于梅河口市西南约41千米小杨乡庆云村北的半截山之南坡,北距山城镇约10千米。摩崖石刻铭勒在距地表约22米的山半腰一块凸出的砬石上,砬石自上至下有一道裂隙,将石壁表面分成两部分(东侧石壁较另块稍凸出于外),碑文分别镌在两侧的石壁之上。
庆云摩崖石刻两碑都记载了金初一次较大战事。西侧的女真文碑,据孙进己译释,为“我父阿台于收国二年五月五日,率领家族和部落,集合至番安儿之原。擒获颇多,因立谋克为孛堇。”和东侧汉宇碑中“大金太祖大破辽军于节山息马立石”相对照,“收国”为金太祖年号,“擒获颇多〞和大破辽军意思近同,二者所记推测同为一事。据《金史、斡鲁传》:“收国二年(1116年)五月,斡鲁方趋东京(今辽宁省近阳市),辽兵六万来攻照散城。阿徒罕孛堇乌沦石准与战于益褪水之地,大破之。同书卷八十一阿徒罕传中亦记道:“后与乌沦石准援照散城,阿徒罕乘不备急击。遂夜渡益褪水,诸朝大败之”。从时间上看,照散城之战与碑文中所记较为吻合。
庆云摩崖石刻
庆云摩崖石刻东侧石壁,面南偏东,石高2.45米,面宽1.1~2.5米不等,右上角上刻有“大金太祖大破辽军于节山息马立石”3行15字,右起竖书楷字,字迹清晰。其左侧另有女真字4行23字,大约是汉字的对译。
西侧石壁石刻
庆云摩崖石刻西侧石壁高约2米,宽1.1米,面向东南,上部凸出处刻有3行14个女真字,专家破译为“番安儿必罕的谋克堇之文”。中部刻有女真字7行。前5行每行14~15字不等,后两行每行仅4~5字,碑文个别漫漶。共70余字。
遗址碑
地理位置
庆云金代摩崖石刻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西南约41千米小杨乡庆云村北的半截山之南坡。
庆云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庆云金代摩崖石刻,路程约42.9千米,用时约54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