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追封和硕忠亲王碑 编辑
清追封和硕忠亲王碑,又被称为“库里碑” “满蒙文碑”“满蒙文石碑”“追封忠亲王曁忠亲王贤妃碑”,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山镇长山村明珠公园清孝庄祖陵陈列馆院内。
清追封和硕忠亲王碑立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五月初七日,是孝庄文皇后生父生母寨桑夫妇的陵碑。碑文为满蒙两种文字,石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组成,通高5.82米。 清追封和硕忠亲王碑是吉林省清代碑刻中规范较大,雕工、艺术处理水平较高的石碑之一,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碑上的满文与蒙文也对研究满蒙两种民族文字的发展、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3年3月5日,清追封和硕忠亲王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清追封和硕忠亲王碑
地理位置: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山镇长山村明珠公园清孝庄祖陵陈列馆院内
所处时代:清朝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516-4-019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8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此碑为吉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名为“满蒙文石碑”。
1981年和1982年,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和前郭县文化局曾两次进行联合调查,经翻译,此碑全称为“追封忠亲王曁忠亲王贤妃碑”。
1983年,清追封和硕忠亲王碑在原地被粘接修复,并建保护围栏,树立标志说明,恢复其历史面目。
2013年3月5日,国家文物局审核通过,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称为“清追封和硕忠亲王碑”。
2012年3月,孝庄祖陵旅游风景区(清追封和硕忠亲王碑所在地)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新建场地、建筑及构筑物改造修缮、服务设施建设等工程开始启动施工。
清追封和硕忠亲王碑
清追封和硕忠亲王碑位于前郭县长山镇长山村明珠公园清孝庄祖陵陈列馆院内,是孝庄文皇后生父生母寨桑夫妇的陵碑。 碑文为满蒙两种文字,又被称为“满蒙文碑”“满蒙文石碑”。 石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组成,通高5.82米。
清追封和硕忠亲王碑碑额
碑身
清追封和硕忠亲王碑
碑身呈板状长方体,高292厘米,宽125厘米,厚34厘米。碑身正面四周为宽12.5厘米的云龙浮雕图案,内刻有小龙十二条,上、下各两条,左、右各四条。每条小龙长约52厘米,最宽处5厘米,龙身凸出碑面约1.5厘米,朵朵流云与碑面相平。上下四条小龙,每组各两首相对,直奔一球;左右八条,皆头向上,身朝内,各逐一球。龙须发倒卷,张牙舞爪,飞腾于流云之中,形象逼真。碑面上,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并排有十五竖行共383个字,单线阴刻,为印刷体满蒙文两种文字。左侧七行为满文,共182个字,右侧八行为古蒙文,共201个字。每种文字第一行皆为“追封忠亲王曁忠亲王贤妃碑”,尾行皆为“大清国顺治十二年五月初七日立”。其字迹清晰,字体遒劲有力,内容完整无损。只由于人为破坏,将下部龙纹边框拖磨致损。碑身碑面四周和正面一样,亦为云龙浮雕,中间无文字。
碑文汉译文:追封忠亲王曁忠亲王贤妃碑 帝王恭贤尊功,必崇封宏世,宪前而存后,广开亲亲之道,铭于铁石,宜究本以示意。圣母明圣仁上恭恂皇太后:王考妣育吾者也,思稽其本,祖获福而子来端,祖母荣贵而福生焉。尔子后济此封王,授以洪恩,今理祖母遗体,念德崇恩,并立册文,追封祖父为忠亲王,祖母为忠亲王贤妃,立碑于墓,永存后世,仁亲荐恩。大清国顺治十二年五月初七日立。
碑座
清追封和硕忠亲王碑碑座
碑座为一完整巨石雕制而成的石龟。首尾长310厘米,高145厘米,最宽处132厘米。龟四足撑地,昂首向前,张口露齿,舌微上翘,两眼前视,神态自若,大有千年负重而无怨恨之姿。身上纹饰雕刻。
碑质
碑质为火成岩。碑额、碑座呈浅褐色,碑身呈深灰色。整个石碑造型得体。其纹饰严谨,布局紧凑,刻工水平较高,主次分明,艺术处理巧妙。
孝庄祖陵旅游风景区
遗址碑
地理位置
清追封和硕忠亲王碑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山镇长山村明珠公园清孝庄祖陵陈列馆院内。
孝庄祖陵旅游风景区
交通信息
自驾:自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清追封和硕忠亲王碑,路程约48.3千米,用时约53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