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俄国领事馆旧址 编辑

辽宁省营口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营口俄国领事馆旧址营口俄国领事馆旧址

营口俄国领事馆旧址,位于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八田地街道办事处五大门社区营口市高中院内的西北角。

营口俄国领事馆旧址建筑面积近700平方米,高9.5米,为“人”字架铁瓦顶。整体建筑为砖石木架结构,典型的欧式单层建筑风格,一层帐篷屋顶格局,在建筑的北端建有穹隆顶式二层阁楼,西侧设有拱形门,北侧大门顶有一个造型受新艺术运动影响的铁铸雨蓬挂落,保存完好。 营口俄国领事馆(原民政厅)旧址是东正教堂风格。 营口俄国领事馆旧址是唯一保存完好的外国领事馆旧址,具由较高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2013年3月5日,营口俄国领事馆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营口俄国领事馆旧址

地理位置: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八田地街道办事处五大门社区营口市高中院内的西北角

所处时代:1900年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665-5-05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到中国“租界”港湾,划分“势力范围”,办厂开矿,大量输入资本和货物。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是反瓜分斗争的最高峰,义和团运动在东北地区开展较普遍,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义和团坚持抗俄反对清朝投降,使清朝统治者头疼,更使沙俄恐慌,于是,沙俄借助剿灭义和团之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占领营口,设立民政厅,用道台衙门的建筑材料和拆毁西炮台兵营200多间的建筑材料修造民政厅,建筑面积近700平方米。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旧址临时充作俄国领事馆;民国六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改为苏俄领事馆;民国九年(1920年)撤消该馆;民国十年(1921年),领事馆闭馆。

2024年,营口俄国领事馆旧址进行保护修复项目,对其进行空间布局、维修改造和装修装饰。

建筑格局

编辑

90年代的俄国领事馆旧址

营口俄国领事馆旧址位于站前区八田地街道办事处五大门社区,在营口市第一中学的西北角。 建筑面积近700平方米,高9.5米,为“人”字架铁瓦顶。整体建筑为砖石木架结构,典型的欧式单层建筑风格,一层帐篷屋顶格局,在建筑的北端建有穹隆顶式二层阁楼,西侧设有拱形门,北侧大门顶有一个造型受新艺术运动影响的铁铸雨蓬挂落,青砖砌筑,结实耐用,保存完好。 营口俄国领事馆(原民政厅)旧址是东正教堂风格,有一个穹顶,还有一个拜占庭式的楼亭,组合自由活泼,略有玩具式教堂的意蕴,表现出世俗的欢乐;从铸铁雨蓬挂落和栏杆图案,可以看出新艺术运动的影响。

文物遗存

编辑
营口俄国领事馆旧址建筑的北端建有穹隆顶式二层阁楼,内有一个旋转的铁艺楼梯通其上。

文物价值

编辑
历史上,曾有11个国家在营口设立领事馆或开办领事业务,营口俄国领事馆旧址是唯一保存完好的外国领事馆旧址,具由较高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营口俄国领事馆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建筑物外墙基外东5米,南8米,西3米,北6米以内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外15米以内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Ⅱ类建设控制地带外30米以内为Ⅲ类建设控制地带。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营口俄国领事馆旧址位于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八田地街道办事处五大门社区营口市高中院内的西北角。

营口俄国领事馆旧址

交通信息

自驾:自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营口俄国领事馆旧址,路程约2.5千米,用时约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