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营子塔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营子塔塔营子塔

塔营子塔,又被称为宝严寺塔,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镇塔营子村古城内中心偏西处,是辽代时期的古建筑遗存。

塔营子塔为砖筑,八角十三级密檐式,高约32米。塔座分为三层,平面皆八角形,分束腰座,勾栏平座、莲花座。第一级塔身高大,转角处用砖砌出圆形角柱。塔身各面中间均雕有圆龛,内雕一尊坐佛。龛上有驾云的童子以及宝盖、飞天等装饰。除一层塔檐用木椽外,其他层均采用砖叠涩出。塔营子塔保存较好,充分反映出当时在建筑技术和风格上继承唐宋特点,并有所发展,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研究当时的建筑、砖雕艺术、宗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2013年3月5日,塔营子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塔营子塔

地理位置: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镇塔营子村古城内中心偏西处

所处时代:辽代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934-3-232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关于塔营子塔的建造年代,史籍中并无明确记载,但从塔的造型风格以及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可以推断,该塔应建在懿州城修建的同时或稍后,约在辽太平三年(1023年)以后至辽清宁元年(1055年)之间。

建筑格局

编辑
综述

塔营子塔塔营子塔

塔营子塔,又称宝严寺塔、懿州塔。塔为砖筑,八角十三级密檐式,高约32米。

塔座

塔营子塔塔座塔营子塔塔座

塔座分为三层,平面皆八角形,周长41.1米,每角面宽5.2米,分束腰座,勾栏平座、莲花座。束腰座立于切削式平台之上,台作束腰的形式,束腰处每面都雕有三个壶门,雕有雄狮。中壶门之间用“隔架科式斗拱”为间柱,铺间有二座,转角各一座。三个壶门之中,雕有佛像。勾栏平座,在束腰基座的上枋之上置四铺座斗拱七朵,铺间五朵,转角各一朵。须弥座内每面有壶门三个,内雕伎乐人,各角砖雕力士。莲花座共两层,做开放的莲花形,上立着八角形塔身。

塔身

塔营子塔塔营子塔

第一级塔身高大,转角处用砖砌出圆形角柱。塔身各面中间均雕有圆龛,内雕一尊坐佛,盘膝坐在砖台之上,右手举作法式,左手放在盘膝之上。头部作宝髻,身着敞胸宽博大衣。龛的上方雕一宝盖为护。左右各雕一胁侍,身躯拱向佛位,头戴宝冠,身着璎珞。其上也有一宝盖。另在北面佛龛的两侧不雕胁侍像,而雕成两个天王像。佛龛宝盖之上有一佛名题额天宫。题着佛名可识者,南面“南光善说□佛”;西南“□光□普天明佛”;西北“明□自在□□仝佛”;北面“□□功德光明□”;东北“南无□□□佛”;余者不清晰。除一层塔檐用木椽外,其他层均采用砖叠涩出。

塔营子塔的形制具有典型的辽代佛塔特点,从体量、做工、砖雕推测,应属辽塔等级较高的佛塔。

文物遗存

编辑
砖雕

砖雕砖雕

塔营子塔须弥座内每面有壶门三个,内雕伎乐人,各角砖雕力士;塔身每面有佛龛,龛上有驾云的童子以及宝盖、飞天等装饰。

文物价值

编辑
塔营子塔保存较好,充分反映出当时在建筑技术和风格上继承唐宋特点,并有所发展,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研究当时的建筑、砖雕艺术、宗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编辑

塔营子塔遗址碑塔营子塔遗址碑

2013年3月5日,塔营子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塔营子塔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镇塔营子村古城内中心偏西处。

塔营子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塔营子塔,路程约52.3千米,用时约61分钟。

下一篇 辽阳壁画墓群

上一篇 东塔山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