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子山山城 编辑
城子山山城,位于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凉泉镇城子沟内,坐东向西,平面呈“∞”形,由石筑城、土筑城两部分组成,城墙总长7197.9米,是唐至辽、金时期的山城遗址。
城子山山城是以石城为主兼有土城的复合式山城,修筑土城更多是为了占据石城西侧的制高点,加强石城西侧的防御。城子山山城是辽北东部山区一处规模较大的山城遗址,在高句丽及夫余史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山城遗迹保存良好,遗物丰富,具有历史、考古和古建筑研究价值。
2013年3月5日,城子山山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城子山山城
地理位置: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凉泉镇城子沟内
所处时代:唐至辽、金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097-1-09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1年,铁岭市文物部门配合辽宁省保单位“四有”工作对城子山山城进行了调查。
2007、2008年,为配合文物本体抢险工程,对城子山山城西门、水门、望台、戍卒营地进行了清理。
城子山山城位置图
城子山山城遗迹图
石城
城子山山城
土城
城子山山城
外围遗址和墓地
城子山山城坐落于群山之中,其外围可供人类生活的区域主要是山谷平地和河流两岸的台地,大致包括“三谷一台”。三谷包括勤廉村至德贤村山谷、凉泉镇至城子沟山谷、福巨村至榆树堡村山谷,一台为碾盘河两侧台地。
勤廉村至德贤村山谷内发现高句丽时期积石墓地3处(德明积石墓、德明河南积石墓、大梨树沟积石墓)、遗址1处(德贤遗址)。积石墓地均分布在季节性河流两侧的平地中,墓圹由粗糙的块石垒砌,内部填充河卵石,破坏严重。德贤遗址位于山谷最内部的季节性河流北侧的台地上,背山面水,面积约5000平方米,地表有大量高句丽时期陶片。其他区域未发现高句丽时期遗存。
1号门址
1号门址,位于石城南墙东段,东距南墙和东墙交汇处约30米。门址所处位置东高西低、门道北侧(城内)为自然山脊顶部平台,南侧(城外)为山脊外陡坡,地表植被茂盛,筑墙石材散落,石缝间有大量夹砂红陶瓦残片。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
门道,坐落于山体基岩上,被门道倒塌堆与门道两侧墙体间填充碎石,局部竖立板石。门道内侧有三级石阶通往城内,石阶均由不规则的板石或碎石单层垒砌。门道外为斜坡,斜坡西侧紧靠门址西墩台用长条石和板石垒砌石护坡,东侧靠近东墩台亦摆放两块板石,与西侧对称,西侧的石护坡抬高了门道外西侧的地势,使门道外侧的道路较为平整。门道外口处用不规则板石平砌一层石阶,将门道和门外道路分开。门道内口和门道中部发现两处门槛槽。门道内口的门槛槽地表为一条黑土带,有两侧的开槽口和底部铺石,西侧槽口宽0.44米、东侧槽口宽0.2米。门道中部的门槛槽平面呈长方形,槽内有红烧土和黑色炭粒(应是木质门板焚烧所致),底部为碎石,西侧槽口宽0.4米、东侧槽口宽0.65米。门道底部铺有黄沙土作为活动面,土质黏性较差,踩踏痕迹不明显。
西墩台,东侧紧邻门道,西侧与西墙相连,墩台平面呈长方形,外立面与西墙平齐,内立面凸出于西墙内立面,南北长4.47米、东西宽3.93米、外高2.73米、内高0.65米、侧高(门道)1.7米。西墙与西墩台连接,清理部分长5.41米、宽3.7米、内高0.34米、外高2.54米。西墩台与西墙砌筑方式相同,系借助自然山脊外侧陡坡修筑,底部坐落于基岩上,局部用碎石找平。外立面由较规整的楔形石和条石压缝垒砌,从下到上逐层内收。内立面所用石材较为随意,所见楔形石和条石不规整,石块间缝隙较大,未填充石片。墙芯全部由梭形石和碎石填充,梭形石之间、梭形石与内、外立面的砌石间咬合较好。
东墩台,西侧紧邻门道,东侧与东墙相连,墩台平面呈方形,外立面与东墙平齐,内侧紧靠自然陡坡,顶部无砌石。边长3.81米、外高2.52米、侧高(门道)2.94米。东墙与东墩台连接,清理部分长4.2米、内高0.53米。东墩台借助自然陡坡的外侧修筑,外墙底部坐落于基岩上,局部用碎石找平,外立面由较规整的楔形石和条石压缝垒砌,从下到上逐层内收;内侧依靠于自然山坡上,无内墙;外墙与自然山坡间由梭形石和碎石填充。东墙砌筑方式与东墩台相近,不同的是东墙内侧有石砌墙体,墙体选用石材和垒砌方式均较随意,石块间缝隙较大。
马道,位于门道内东侧自然山脊上,底部坐落于自然山坡早期山皮土上,由西向东延伸,为1号门址附属的登墙设施。西侧较低,破坏严重;东侧较高,保存较好,接筑于东墩台和东墙结合处。平面呈长条形,由石板和碎石垒砌而成,选用石材和垒砌方式较随意。残长3.9米、宽1.44米、残高0.32米。
护坡,位于门道内东侧自然山脊下,底部坐落于生土上,局部用碎石垫平。护坡围绕自然山体底部边缘修筑,沿山体走势有折角,折角将护坡分为南、北两段。南段靠近门道,保存有2~5层砌石,由方块石和楔形石压缝垒砌。长1.56米、宽0.48米、高0.92米。北段保存有2~3层砌石,由楔形石和不规则板石压缝垒砌,所用石材加工粗糙。长2.74米、宽0.42米、高0.63米。护坡倚靠门道东侧自然山体,缓解了自然山体坍塌对门道的冲击。
灰坑,位于城内自然山脊上,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弧壁,圜底,坑内出土大量夹砂红陶碎瓦残片和碎石,推测为门道建筑构件废弃坑。坑口长3.04米、宽2.58米、深0.74米。
城子山山城是以石城为主兼有土城的复合式山城,修筑土城更多是为了占据石城西侧的制高点,加强石城西侧的防御。
城子山山城出土文物遗存有陶器、铁器及陶质瓦件等,尤以瓦件和铁器数量较多。
陶器
陶器量较少,仅见陶罐1件。夹砂黄褐陶。侈口,口沿下饰一周附加堆纹,短颈,深弧腹,底部残。口径11.4厘米、腹径11.6厘米、残高16.8厘米。
瓦件
瓦件
铁器
铁器数量较多,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工具类,见有铁钉、帽钉、门钉、门包条、门鼻包片、锥,主要出土于门道内;第二类为武器类,有铁镞、甲片,出土于马道北侧山脊台地上。
地理位置
城子山山城位于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凉泉镇城子沟内。
城子山山城
交通信息
自驾:自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城子山山城,距离约32.5千米,用时约50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