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塔 编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凌霄塔凌霄塔

凌霄塔,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大众街北侧原天宁寺内,塔身粗壮,塔体巨大,形状如楼阁。凌霄塔因巍峨高崇而得名。又因塔身有多处木结构,故俗称木塔。始建于唐成通年间(860年~874年),历代均有修葺,现存为宋、金时的建筑。

凌霄塔通体砖木结构,为9层楼阁式塔,高41米,平面呈八角形,矗立在八角形台基上。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建其塔身1层至4层,为全砖结构,4层以上则为金代重建,为砖木结构。凌霄塔每层正面各辟拱形洞门或直棂窗、4层到9层的半拱、飞檐皆为木制。凌霄塔从第5层开始,各层高度逐层收缩。凌霄塔的最大特点是在塔身第4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依层位做放射状。八根扒梁与外檐相连,塔刹原本是铁铸,9层相轮呈枣核状。像凌霄塔这样的结构在国内现存仅此一例。在其塔基下发现了地宫。经清理,出土了一批颇有价值的文物,并为断定该塔的确切年代提供了可靠依据。

1988年1月13日,凌霄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凌霄塔

地理位置: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隆兴寺以西

所处时代:唐至宋

保护级别: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3-0139-3-08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凌霄塔因巍峨高崇而得名。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故俗称木塔。

据清光绪版《正定县志》记载,凌霄塔与其所在的寺院同时建于唐懿宗咸通年间(860年~873年)。寺院初名永泰寺,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奉敕改为天宁禅寺。

凌霄塔历代都进行过修葺,即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始进行重修,到金皇统元年(1141年)曾进行过大规模修葺。此后,明代正统十年(1445年)、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天启二年(1622年)和清代的顺治四年(1647年)、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均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整。

民国初年,寺院屡遭厄难,殿堂一一毁坏,主要建筑独存凌霄塔。

凌霄塔

建筑格局

编辑

综述

凌霄塔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九层楼阁式塔,平面呈八角形,高41米,矗立于八角形台基之上。塔身一至四层是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修,全砖结构,其上各层则为金代重建,砖木结构。凌霄塔的最大特点是在塔身第4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依层位做放射状。

通天柱

凌霄塔的最大特点是在塔身第4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依层位做放射状。八根扒梁与外檐相连,塔刹原本是铁铸,9层相轮呈枣核状。像天宁寺凌霄塔这样的结构在国内现存仅此一例。

地宫

1982年,考古学家在勘察凌霄塔时,在其塔基下发现了地宫。经清理,出土了一批颇有价值的文物,并为断定该塔的确切年代提供了可靠依据。

历史文化

编辑

原名由来

1981年11月,凌霄塔开始落架大修。1982年,文物部门于塔心室正中地下98厘米处发现地宫。地宫出土文物57件,其中一件宋崇宁二年(1103年)的石函,盖上可见“藏舍利置慧光塔下,永充供养”的铭文,“慧光塔”原名才为世人所知。

文物价值

编辑
凌霄塔是正定县城内最高的古代建筑物。该塔独特的结构形式中国古代佛塔建筑中也是少见的,这样的结构在国内现存仅此一例。凌霄塔与木塔的结构不同,也有别于一般的砖木结构塔。为研究古代佛塔建筑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编辑
1956年,凌霄塔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凌霄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凌霄塔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大众街原天宁寺内。

天宁寺凌霄塔

交通信息

可乘坐正定公交141路到正定县政府站下车,然后步行前往凌霄塔。

下一篇 中山古城遗址

上一篇 开元寺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