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牟国故城遗址 编辑
牟国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辛庄镇赵家泉村,面积约32万平方米,是周代至汉代时期的古城遗址。
牟国故城遗址,西、北面濒临牟汶河,南北长约620米,东西长约520米,原城墙高约12米,底宽约15米,顶宽约4米。城墙西北角依河道走势筑成圆角,其他三隅亦是采取对称呈弧形状,有南、北、东3个城门,城东、南墙外有城壕。遗址中曾出土瓦砾、陶鬲、陶罐及其他器物残片,多为春秋时期的文化遗物。牟国故城遗址对研究周代诸侯封地制度及莱芜地区发展历史、沿革变迁有重要意义。
2013年3月5日,牟国故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牟国故城遗址
地理位置: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辛庄镇赵家泉村
所处时代:周代至汉代时期
占地面积:约 3200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247-1-247
清代《重修牟城寨碑》拓片
北齐文宣帝二年(551年),归博城。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隋大业元年(605年),并入赢县。
清代重修城寨碑云:“大清光绪二十五年岁次梅月,重修古牟国城寨。”
20世纪60年代,农民整地时,有钱范、刀币、铁犁、石磨、瓦当、陶器和冶炼残渣等出土。
牟国故城遗址
1992年前,牟国故城遗址城廓尚好,后因当地群众用地和改河造田,东、西、南三面城墙遭到破坏。
1995年5月,考古人员对牟国故城遗址进行了调查。
北城墙遗址
西北城墙遗址
牟国故城遗址出土文物
牟汶河是大汶河的重要源头之一,同时也是莱芜的母亲河。“汶”指的是下游汇入大汶河,而“牟”则是指这里曾经存在的古牟国。牟国又叫牟子国,莱芜古称“嬴牟”,亦是由此得名。牟国一脉是祝融的后裔,祝融是“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相传正是祝融教会人类使用火。牟人最早的发源地应在祝融族原来居住过的地方,即今河南新郑一带,而后陆续迁徙,一支来到山东,与当地土著逐渐融合,成为东夷中的“牟夷”。
周朝进行大规模的分封时,牟人期作为盟邦被分封到莱芜,建立牟国。作为子爵之国,牟国疆域有二百华里,大约包括莱芜的东部、南部及新泰、沂源的各一部分。牟国的都城选址于莱芜辛庄镇赵泉村。牟国故城居牟汶河之阳,地势平坦开阔。
春秋战乱时期,牟国不可避免地成为鲁国的附属国。牟国处在泰、沂一带,长期以来是齐鲁两国的战略平衡线,自然也成为两国军事博弈的焦点。齐鲁两国经常在此有军事动作。齐灵公灭莱之后,攻击鲁国北部边境地区,先后进行了“城之战”“防之战”“崔杼攻鲁”等一系列吞并战争,牟国也沦为了齐国的附庸。到齐吴艾陵之战时,齐军已将牟国的艾邑作为战场,牟地实际已为齐国控制。齐王把以前莱国的一部分土地“赏赐”给了牟国贵族,让他们举家搬迁。牟人最终来到了烟台牟平、福山一带,在那里重建了牟国。最终,齐国继续扩张,一举吞并了牟国,齐国的疆土东扩到胶东半岛。牟国消失后,其国都城内仍有人居住,至清代中期,逐渐荒芜。
牟国故城遗址
地理位置
牟国故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辛庄镇赵家泉村。
赵家泉村村民委员会
交通信息
自驾: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牟国故城遗址,路程约13.7千米,用时约27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