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 编辑

山东省济南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

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纬二路与经二路交叉路口的东、西、南、北侧,建于清末至民国时期。

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包括山东邮务管理局及其办公住宅楼旧址、德国领事馆旧址、德华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济南分行旧址、山东民生银行旧址、德国诊所旧址、小广寒电影院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济南分行旧址。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反映了民国时期济南历史、建筑、人文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及研究价值。

2013年3月5日,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

地理位置: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纬二路与经二路交叉路口的东、西、南、北侧

所处时代:1901~1932年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780-5-173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山东民生银行的旧址

山东民生银行的旧址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所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济南沦陷,银行被日军占领为领事馆驻地。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成为日商横滨正金银行济南出张所。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中国银行接管。20世纪50年代,为中苏友好协会济南分会会址。其后又有济南市文联、济南市亚非拉友好协会等单位在此办公。

小广寒电影院

小广寒电影院兴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2004年,小广寒电影院进行登记保护。

2009年,小广寒电影院进行修复和修缮。

2011年6月,完成修复的小广寒电影院以民办博物馆和主题文化餐厅正式对外开放。

德华银行旧址

德华银行旧址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济南开埠后,各国银行纷纷在商埠区设立分行,其中德华银行为第一家外商银行。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该建筑改为德华银行办公楼,并在这里开行经营。民国十一年(1922年),中国银行山东分行迁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楼相继作为济南市人民银行和济南市工商银行的办公用房。

2008年11月至12月,曾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德华银行旧址墙体和楼顶进行了翻修。

山东邮务管理局及其办公住宅楼旧址

山东邮务管理局及其办公住宅楼旧址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秋天。 民国十一年(1922年)7月,济南邮政大楼,遭受火灾烧毁。民国十二年(1923年),邮政大楼改为二层,平屋面,钢筋混凝土结构。抗战爆发后,该大楼被日军占据,作为其驻鲁日军的指挥机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国民党第二绥靖公署设在这里。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济南战役接近尾声,这里发生了巷战。济南解放后,作为山东省邮电管理局办公楼使用。 1958年,归还济南市邮政局。经历了电信体制改革的变迁后,现为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使用。2009年,建成为“山东省邮电博物馆”,现收藏邮电、通讯类文物200余件,照片400余幅。

德国领事馆旧址

德国领事馆旧址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德国政府在济南建设驻济商办处。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强行升格为领事馆。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德国、日本作为战败国,其驻济领事馆被国民政府接收,最后一任德国领事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被遣送回国。至此,在济南开办了四十余年的德国领事馆关闭。

交通银行济南分行旧址

交通银行济南分行旧址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日伪时期,该建筑曾改为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曾先后用作交通银行、中央银行、北海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作为山东省人民银行办公楼。今为山东省银监局办公楼。

德国诊所旧址

德国诊所旧址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济南分行旧址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济南分行旧址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1952年,该行撤销,业务并入济南市人民银行。后曾作过济南市工商银行华侨服务部(1989年左右)。

建筑格局

编辑
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位于市中区纬二路与经二路交叉路口的东、西、南、北侧,包括山东邮务管理局及其办公住宅楼旧址、德国领事馆旧址、德华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济南分行旧址、山东民生银行旧址、德国诊所旧址、小广寒电影院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济南分行旧址。

主要建筑

编辑
山东邮务管理局及其办公住宅楼旧址

山东邮务管理局及其办公住宅楼旧址山东邮务管理局及其办公住宅楼旧址

山东邮务管理局及其办公住宅楼旧址是济南最早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 该建筑由天津外国建筑事务所设计师查理及康文赛设计,为二十世纪典型的砖木结构德式建筑。俗称“小红楼”,建筑面积约715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并有外饰石板之墙角,房顶盖以红瓦,地板用木铺造,主体地上二层,局部三层为阁楼,地下一层,建筑内部承重结构均为木质,房外部采用红砖间以石料点缀。

德国领事馆旧址

德国领事馆旧址德国领事馆旧址

德国领事馆旧址为典型的日尔曼别墅式建筑。旧址由东、西两楼组成。东楼为办公兼宿舍用,与纬二路东侧的德华银行隔街相望,形式协调。西楼为领事办公室与府邸,两层带阁楼和地下室,采用自由式布局。东、西二楼间为花园,树木茂盛,环境幽静。

德华银行旧址

德华银行旧址德华银行旧址

德华银行旧址主体二层,局部三层,二层以上作为坡度陡峻高大的屋顶阁楼层,其中一层为全石砌筑。由于地处道路交叉口,因而在西南角(即经二纬二路的转弯处)设有八边形的塔楼,以适应地段形状和不同方向观赏的视觉要求。主屋面顶部的小望楼和八角形塔楼均为双层变折式屋顶,其高低、大小、位置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竖向形象。主入口为南向,二层处设圆券式外柱廊,两山墙间的廊子稍为后退,以穿过阁楼层的八边形攒尖望楼作为整个建筑的构图中心。作为金融建筑,德华银行较为注重选材和建造,建筑质量较高。

交通银行济南分行旧址

交通银行济南分行旧址交通银行济南分行旧址

交通银行济南分行旧址设计者为中国人庄俊,风格基本上为早期美国仿希腊古典复兴式。地上主体三层,其主入口位于北侧,北立面采用对称处理,中部采用巨柱式,有六根爱奥尼克立柱直抵三层,结构严谨而气势宏大。

山东民生银行旧址

山东民生银行旧址山东民生银行旧址

山东民生银行旧址是商埠老建筑中保存较好的一座,属于民国老建筑,门前写着“有师书院”四个字,玄关上有“国粹”二字,里面为书院主体。书院共分三层上下打通,一层是舞台和散客区、二三层是独立隔间,约有800平米。整体装修以中式风格为主,书架上罗列着许多图书,细节处点缀着京剧元素。在开设书院之前,老建筑曾是济南市京剧院所在地。旧址建筑上繁下简,以竖向手法为主;北立面有六根带有爱奥尼克柱头的方形巨柱,顶承三角形大山花。

德国诊所旧址

德国诊所旧址德国诊所旧址

诊所分为两层,墙基由方块料石整齐修砌而成,中间为大厅,东西南三面是诊室,诊室和楼梯均为木板铺地。整栋小楼,红瓦白粉墙,门面有东西两座六角形三层阁楼,高出二层主体建筑,阁楼顶部为六边形红瓦罩顶,长圆券形玻璃扇窗,阁楼顶层还各有一扇圆形窗户。

小广寒电影院

小广寒电影院小广寒电影院

小广寒电影院是一座巴洛克风格建筑,弧形山墙,顶部呈曲线的山尖,以及旧青石墙面。小广寒电影院是山东省第一家电影院、中国第二家电影院,也是中国最古老的电影院之一,见证了中国电影的诞生。 它最早叫“小广寒电光影戏”,内设540个座位,还有VIP包厢。最早的放映员是请的德国技师,当时的技术只能是用手摇提包放映机播放无声影片。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济南分行旧址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济南分行旧址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济南分行旧址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济南分行旧址建筑坐南面北,两层,平屋顶。一层层高较高,是营业厅;二层层高略低,为办公用房,现为济南农商银行。建筑立面处理简洁明快,均为现代建筑的手法。立面以横向线条为主。自上向下,女儿墙的上沿作一通长的直线线脚,与主入口相对应的正中部位的三个开间,突起成为一圆曲线。一层和二层的窗上也皆作一通长的直线线脚,唯二层正中部位断开三个开间。一层的下长上方两个层次的窗洞与二层的单个长形窗洞区别开来。主入口上方挑出一条通长约18米的雨罩,格外明显。建筑处理手法统一中有变化。

文物价值

编辑
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反映了民国时期济南历史、建筑、人文特点,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及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标志保护标志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纬二路与经二路交叉路口的东、西、南、北侧。

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小广寒电影院旧址)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路程约1.5千米,用时约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