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惨案遗址 编辑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三惨案遗址五三惨案遗址

五三惨案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四路370号,始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

五三惨案遗址占地面积371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47平方米,是一个两层楼房的院落,坐南朝北,为原国民政府驻山东济南交涉公署特派员办事处旧址,一层陈列有蔡公时先生全身铜像,二楼展厅陈列有蔡公时烈士的半身铜像。铜像的上方著有“外交史上第一人”这七个大字。在蔡公时烈士的雕塑周围,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主要向人们展示了蔡公时的生平事迹,分为“有为少年,立志报国”“慨于国危,开设学堂”“革命之路,夫妻同行”“追随中山,投身革命”“劫况古城,浸血惨案”“铁骨铮铮,英雄精神”六个部分。

2019年10月,五三惨案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五三惨案遗址

外文名:Jinan Incident Ruins

地理位置: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四路370号

所处时代:民国

占地面积:371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 号:8-0632-5-116

历史沿革

编辑
民国十七年(1928年),五三惨案遗址是山东济南交涉公署特派员办事处。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为北平军事调处部济南执行小组纪念地(济南饭店)。

1962年,南洋华侨捐资建成蔡公时烈士铜像。

山东交涉公署全体人员合影山东交涉公署全体人员合影

2011年5月3日,蔡公时纪念馆维修保护工程启动。

建筑格局

编辑
五三惨案遗址是一个两层楼房的院落,占地面积371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47平方米。一楼是商埠文化博物馆,二楼是蔡公时纪念馆,西北角是“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五三惨案遗址是一座亭阁式仿古建筑,分上下两层。一层是蔡公时先生全身铜像。背景是“日军炮击后之济南“图,上面镶嵌着毛泽东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有关济南惨案的话。两侧陈列了大量史料,分“风雨如磐““古城喋血““同仇敌忾“等几大部分。

文物价值

编辑
五三惨案遗址是济南现存近现代建筑中建造年代较早、保存较好、艺术价值较高的典型的日耳曼别墅式建筑。建筑营造所采用的西方先进施工技术与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完美的结合、新型现代建筑材料的利用、建筑立面艺术的处理手段等各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文物遗存

编辑
二楼展厅门口匾额“五三堂“是由欧阳中石先生题写。展厅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示了“齐鲁风云““济南沦陷““奋起抗击““民众觉醒“等铜版画。

历史文化

编辑

相关人物

蔡公时

蔡公时年轻时从军的照片蔡公时年轻时从军的照片

蔡公时(1881-1928年),江西九江人。晓诗书善辞令的蔡公时就颇有胆识,以少年有志闻名乡里。面对外强凌辱、内政糜烂的社会现实,蔡公时悲愤满腔,立志于参加救亡运动,以期待自己可以对“光复汉业”有所助益与贡献。此后,无论是护国运动还是护法运动,蔡公时始终跟随着孙中山奔波转战,与孙中山结下了深厚感情。1924年(民国十三年)直奉战争后,段祺瑞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蔡公时一直随行在侧。孙中山因病住院时,蔡公时是孙中山弥留之际亲睹遗容并聆听遗言的极少数国民党人之一。1928年去世时任战地政务委员会委员兼外交处主任、山东交涉员。

相关事件

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3日,日军在济南奸淫捋掠无所不作,蔡公时代表南京政府出面进行调停,然而日军继续进行武装挑衅,并且公然践踏国际公法,闯入山东交涉公署,对驻济的中国外交人员肆意凌辱。蔡公时用日语进行抗议,痛斥日军,日军竟施以暴行,残忍地割去他的双耳和鼻子,又挖去了他的双眼,蔡公时热血洗面,大声斥道:“日本人决意要处死我等,惟此国耻,何日可雪?野兽们,中国人可杀不可辱!”日本兵又旋下蔡公时的舌头,连同其他中国外交官一并枪杀,并焚尸灭迹。他的18名随员,除了一名侥幸逃脱外,其他17人均全部遇难。当时蔡公时年仅47岁。

文物保护

编辑
1995年12月,济南市政府将“五·三惨案蔡公时殉难地”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山东省政府将五三惨案遗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五三惨案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五三惨案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四路370号。

蔡公时纪念馆

交通线路

乘坐济南公交K13路、K29路、K58路、K59路、K101路到山东省眼科医院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