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里集城址及墓群 编辑
村里集城址及墓群,位于山东省蓬莱市村里集镇古城李家、古城苗家、村里集诸村之间。西周至战国时期遗址。
村里集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现存东西长约100米的北城垣,残高4米,残宽10米,用黄黏土夯筑而成。夯层4~6厘米,夯窝直径约为4厘米,分析应为西周时期。城内仅出土少量西周至春秋时期陶片、豆把、鬲(li)足等。西周墓群有三处,分别是柳格庄墓群、辛旺集墓群和站马张家墓群,大约分布西周中晚期墓葬20座,其中有殉人坑8座,车马坑1座。发掘出土文物数百件,重要的文物有铜鼎、铜编钟、铜甗(yan)、铜鬲(li)、玉器等。
2013年3月5日,村里集城址及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村里集城址及墓群
地理位置:山东省蓬莱市村里集镇古城李家、古城苗家、村里集诸村之间
所处时代:西周至战国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597-2-081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村里集城址
1976年、1977年、1984年,烟台市文管会多次对柳格庄和辛旺集墓群进行清理,清理墓葬近20座,年代从西周到战国时期。
村里集城址
村里集城址位于黄水河西岸的二级台地上,东距村里集村约1千米。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500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现存东西长约100米的北城垣,残高4米,残宽10米,用黄黏土夯筑而成。夯层4~6厘米,夯窝直径约为4厘米,分析应为西周时期。城内文化层堆积厚约1~1.5米,地面暴露有西周、春秋时期的陶片。由于未进行详细的勘探和发掘,城址的结构、布局尚不清楚。
村里集墓群
综述
村里集墓群位于古城址以南,黄水河东西两岸的台地上,范围较大的墓群有三处。一处是柳格庄墓群,北距古城址不到2千米,位于黄水河两岸的台地上。一处是辛旺集墓群,位于黄水河的东岸台地上,西距柳格庄墓群约1.5千米。一处是站马张家(包括郝家)墓群,位于黄水河两岸的台地上,北距柳格庄墓群约2千米。另外,在古城址以北约3.5千米的温石汤和古城址以南约8公里的大道刘家都曾发现过周代青铜器。以上发现说明,在村里集一带,南北长约10千米的黄水河西岸,广泛分布着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墓葬。
柳格庄墓群
柳格庄墓群位置
辛旺集墓群
辛旺集墓群清理的8座墓葬,其墓葬的型制及随葬品所反映的文化特征基本与柳格庄墓群一致。大、中型墓葬用重椁单棺或一椁一棺。椁顶上部填土中一般有殉马。二层台,上有的有殉人,殉人多在4人以内。腰坑位于墓底的中部,一般有殉狗。有的大型墓还有墓道,为斜坡形。随葬的铜器、陶器多置于棺椁之间,玉、石饰件、骨串珠等为死者佩戴之器。椁顶置滑石器,棺内为玉器,反映了当时的埋葬习俗。
站马张家墓群
站马张家墓群为一座战国早期墓葬。随葬器物非常有特点,大部分随葬器物不是通常随葬的陶器,而是木、漆器。该墓为土坑竖穴,东西长5.1米,南北宽3.86米。一棺一椁,用膏泥封护,墓底中部有一腰坑。随葬器物放置在棺内和椁内,棺内随葬的均为玉石类饰件,饰件向人体的一面皆有朱彩。椁内随葬品有铜器、玉器和木器,椁室东部主要是放置钟、鼓等乐器,北侧主要放置衔、镳、軎等铜车马器,南侧则全部为豆、罐、几等木器。
柳格庄墓群6号墓
辛旺集墓群仅出土少量铜器和玉石器,陶器均为碎片无法复原。6号墓出土铜器较多,有鼎、鬲、壶、甗、戈、矛、剑、镞、锛、凿、带钩等。
站马张家墓群出土玉石类饰件,有佩龙形饰、冲牙、玛瑙管串饰、玦形管、璜、珙、环、管等,饰件向人体的一面皆有朱彩。有铜器、玉器、木器、乐器等。
2013年3月5日,村里集城址及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村里集城址及墓群位于山东省蓬莱市村里集镇古城李家、古城苗家、村里集诸村之间。
村里集镇
交通信息
乘坐市内公共交通蓬莱c501路。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戚继光祠堂及戚继光墓
上一篇 照格庄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