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镇庙大殿遗址 编辑
东镇庙大殿遗址,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东镇庙内,面积169.2平方米。
东镇庙大殿遗址东西长18米、南北宽9.4米、高2.1米,台面遗存东西向柱础三排,每排4个。东镇庙大殿遗址古祭台是保留最完整的宋式祭台。东镇碑林始于宋元,盛于明清,多幢碑文真实记录了大殿遗址的历史变迁。历代完整碑刻124方。东镇庙大殿遗址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文学、书法、雕刻艺术的珍贵实物。
2019年10月,东镇庙大殿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东镇庙大殿遗址
地理位置: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东镇庙内
所处时代:宋至民国
占地面积:169.2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074-1-074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清光绪《临朐县志·建置》载:“国朝康熙元年(1662年)知县谢赐牧,四十年(1701年)知县陈万相继修。今悉颓圮,存正殿五楹,寝殿三楹,公所道房各三间,瓴甗不具,萌以重茅。”
民国初年,由于道士还俗,少人管理,年久失修,复加外侵内乱,破坏残重。建国前,仅剩正殿、寝殿、鼓楼、斋舍十数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镇庙庙舍改为东镇小学,因取暖不慎,东镇庙大殿被火灾所焚,仅剩四面墙壁。山东省沂山林场建立后,场部设于此,归其管理使用,修复大殿、旧舍,封顶改瓦为茅,并于西公馆处建造新房20余间。砌墙成院,禁止砍伐,保护了劫余残存碑刻和名木古树。
1985年春,文物考古人员对碑碣石雕、残庙旧舍、名木古树及遗址内外一切文物,逐一进行发掘考察。初复碑林面貌,且对9株名木古树砌筑了栏杆围台。1986年春,相继二次复立工程,并重砌大殿祭台前石级。1989年秋,重修元代鼓楼。1993年春,复修钟楼,建筑院墙400米。1994年春,营造正殿,基起旧址,原貌重修。
东镇庙大殿遗址碑廊
东镇庙大殿遗址
东镇庙大殿遗址前廊柱础石
东镇庙大殿
东镇庙大殿为东镇庙的主体建筑。原面宽7间,进深3间;元初因倾重修,缩为面宽5间,进深两间。建造形式为重檐歇山。廊台四面,石栏整齐玲珑,封顶碧瓦,檐楠凌空飞出,瓴甗兽头,砌筑鳞次严整。整个大殿造型、风格、彩绘与北京故宫殿宇相似。殿前祭台,锁钉栏板结构,以青石为料。台之正面及两侧各砌台阶十数级,砌造严紧。台之左,有建隆御碑亭,形式为四角重檐,木架结构,顶覆琉璃。右有元大德御碑亭,体量较小,木架灰瓦顶。两亭之南,分别为东庑、西庑,俗称东、西廊房。两庑规格统,,相与对称,面宽5间,前连廊厦的硬山式,以青瓦封顶,大殿后为更衣殿为3间,硬山式,青瓦顶。
古树
东镇庙大殿遗址古树
古柏,县志上说,“大殿前柏之干霄者,凡十六株”。现仅存五株,皆高标挺拔,有干云摩天之势。
古银杏树,原是银杏树两株的,也有了千来年的岁月,为宋仁宗赵祯景祐三年(1036年)祭祀东镇时手植。西边的雄株高大参天,东边的雌株婀娜多姿。雄株在20世纪60年代被砍掉,雌株未遭诛杀。1995年春,于原雄株位置新植同性银杏一株,以补其缺。
石碑
东镇庙建于宋朝初年,每当帝王将相封祭沂山,总要立碑碣以纪之;又有名人墨客,也往往题诗镌碑以纪之。留下大量碑碣。
东镇庙大殿西侧的元德东安王碑,本是宋代御碑,元灭宋,洗掉了碑上的文字,镌刻了蒙文在上,汉文在下的碑文,钦立加封五镇的封号,并明令“岁时与岳渎同祀,著为定式。”朱元璋灭了元,于洪武三年(1370年)祭祀沂山神,在元德东安王碑的对面蠢立了“语定岳镇海渎神号”碑,批评唐、宋元对沂山崇名美号的做法是“渎礼不经,莫此为甚”,尽去前代所封名号,止于山水本名而称其神,且碑的高阔皆大元碑一倍有余。从这两块御碑上,不仅看到了前后王朝之间的较劲,也看到了文化上的差异。
东镇庙大殿遗址明洪武三年御碑
东镇庙大殿遗址灵气所钟碑
东镇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东镇庙大殿遗址位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沂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东镇庙内。
古祭台大殿遗址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东镇庙大殿遗址,路程约50.7千米,用时约52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上一篇 高密故城遗址